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一章 底部扩张弹

    第一百七十一章 底部扩张弹</p>

    清兵丢出火把,猩红色的火苗燃烧起来,一间间农民、富农和小地主的房子被点燃,很快燃成一片熊熊烈火,吞噬了整座村子。 </p>

    村民们试图冲出去救火,却被如狼似虎般的绿营兵拦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陷入熊熊烈火之。</p>

    亲眼看到自己的粮食被抢光了还不算,连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也被烧毁,村民们跪在地嚎啕大哭。有几个勇敢的村民站出来,其一人怒吼道:“还有没有天理?活不下去了!横竖都是个死,我们还怕什么?”</p>

    十多名勇敢的村民从人群冲出来,想去夺刀反抗。可是这些手无寸铁的村民又如何是绿营兵的对手?转眼之间,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在地。</p>

    八旗参领指着地无头的尸体和悬挂起来的人头,声嘶力竭的吼叫:“你们这些刁民,都看好了!我们巴海将军仁心宅厚,不忍杀害你们!可是你们不思恩图报,反而企图袭击官兵!这是造反!造反的首恶已经伏法!还有谁敢站出来试试的!看看这些刁民!有活路不走,非要走一条死路!”</p>

    十多名青壮被当即砍杀,剩下的村民百姓都被吓住了,除了嚎啕大哭外,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p>

    火势越来越大,已经是到了无法扑灭的地步。亲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于一旦,村民们抱头痛哭,但又惧怕清军的刀子,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天空,浓烟直冲入高空。</p>

    看到村民们都老实了,八旗参领喊道:“巴海将军给你们指明了一条活路!你们往南走!还想活命的,一路往南,去找吴老狗去!”</p>

    说完,八旗参领带着八旗兵和绿营兵扬长而去,留下跪满一地,痛哭流涕的村民。</p>

    “我们没有活路了啊!还有没有天理啊!”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哭喊道。</p>

    有人说道:“我们还算好了!官兵扒开黄河大堤,南面几个县才叫凄惨啊!多少人被洪水冲走了!活下来的人饿死无数。”</p>

    “往南走吧,或许那是一条活路。”一名当地族长模样的人说道。</p>

    等到火势逐渐变小,村民们冲入村子内,提起水来救火。火苗逐渐熄灭,最终村民们扑灭了大火,他们冲入废墟,想要找到一点可以活命的东西,可是整个村子都已经被全部烧成一片废墟,从废墟下几乎找不到什么可以食用的东西。</p>

    “走吧,往南走吧。”族长含着眼泪说道。</p>

    数百名村民踏了往南的路途,他们身除了少数人携带了一点干粮之外,大部分人身一粒粮食都没有。沿途过去,只见无数村庄被烧毁,越来越多的村民汇入了逃难的人群,汇集成十多万人的队伍。人们拖着沉重的步伐,跌跌撞撞往南逃难。</p>

    ……</p>

    海黄浦江对岸,后世的浦东一带。</p>

    一栋被兵营和炮台拱卫的建筑物大门口,大门面写着海枪炮研究所几个大字,门口站着身披重甲,手持线膛枪,腰间挂着迅雷短铳的精锐士兵看守。这座研究所原本是东番枪炮厂下辖的研究所,现在全部搬来海。随着研究所一起迁来海的还有戴仓戴梓父子、徐正明、薛凤祚、梅鼎、宋士慧宋士意兄弟等当代著名的科学家。</p>

    王羽站在研究所的靶场边,他面前的桌子摆放着数支不同式样的枪械。王羽是听说底部扩张弹,也是米尼弹已经研制成功,所以专程赶来。</p>

    “大帅!”薛凤祚打开了一口盒子,指着盒子介绍说,“学生已经造出了可以定型制造子弹的机械,这种是最新的底部扩张子弹。这种子弹口径略小一些,这也解决了线膛枪难以装填的麻烦!使用这种子弹,原本一分钟只能发射一发子弹的线膛枪,可以把效率提高到一分钟发射四发到六发。”</p>

    边的戴仓笑着拿起另外一支枪,指着枪介绍道:“一分钟四发到六发太慢了!我这支改良过的后装火枪,一分钟可以发射十到十五发!而且也是线膛枪!”</p>

    薛凤祚哈哈大笑:“戴先生,您那后装枪一点都不好用!造价太高!因为漏气的问题,射程太近了!我这底部扩张子弹装填入线膛枪,精确射程可达一百五十步!有效射程都在两百步左右!最远射程可达四百步!你的后装枪,造价贵,漏气严重,射程太近,老夫也试过你的枪,精确射程只有七十步,只有我这底部扩张弹的一半!”</p>

    “薛叔叔,可是您并没有改进火枪,只是改进了子弹!”戴梓不服气的说道,“我们父子研制的这是快枪,射速一点不弓箭慢!”</p>

    “哈哈哈!”薛凤祚大笑道,“正因为我只是改进了一下子弹,原来我军部分装备的线膛枪能用了!射速提高了许多!而且很多普通燧发枪只要拉膛线,都能成为线膛枪!即便是从鞑子那缴获的鸟铳,质量好,口径统一的鸟铳,拉出膛线,换燧发机,再配我的子弹,都是威力巨大的线膛枪!射速又提高许多,成本嘛,你们低多了!你们的什么后装枪,价格贵还不说,射程不到我们一半!”</p>

    底部扩张弹,是米尼弹。之前的线膛枪无法使用米尼弹,是因为子弹制造技术不过关,子弹口径的精度太低,不同的子弹口径不可能都一样的,那时候还无法把误差降到最低。如今薛凤祚改进了机械,使用数学方法进行精确计算,加宋士慧和宋士意兄弟在材料学的帮助,又解决了挂铅的问题,使得米尼弹可以投入批量生产。</p>

    王羽点了点头道:“使用底部扩张弹,有个最大的好处,不仅是我们目前使用的线膛枪可以用这种子弹来提高射速,而且我们目前服役的大量滑膛燧发枪都可以改成线膛枪,连缴获的鞑子火枪也能拿来改!这个成本很低,可以马大量投入使用!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火枪手方队全部装备这种子弹,在两百步外能对集群的骑兵射击了,鞑子骑兵能冲到跟前吗?”</p>

    薛凤祚笑着抚摸着胡子:“还是我们的实用!”</p>

    “不!”王羽却摇了摇头道,“这个未必!本藩以为,还是要大量生产后装枪!”</p>

    /html/book/30/3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