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天才不止是说说而已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苏扬仍旧是和开始一样,不紧不慢的思考解题,张亮解题的速度越来越快,神情也越发兴奋起来。

    “苏扬在干什么?”四个小时刚刚过去,就看见苏扬把试题卷子随手放在一边,然后在地下的草纸上写着什么。隔壁会客室的人们不禁好奇的窃窃私语。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苏扬应该是把题目都做完了,他现在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赵伟看看监视器上,苏扬放在书桌上的试题卷说。

    “能调一下摄像头吗?我想看看苏扬在写什么。”赵伟开口说。

    工作人员调整摄像头的角度,会客室的监视器上出现了,苏扬在草纸上写的东西,居然是一段又一段的H文。

    “H语?苏扬居然在默写H语。”会客室里的人们几乎同时一片哗然齐齐惊呼。

    “志杰,苏扬为什么会在默写H语?他要干什么?”苏振邦大声问自己的儿子。

    “苏扬说他要去H国的sr艺术大学留学,然后回国出道当艺人。所以他在学H语。”苏志杰没有办法只好实话实说。

    “当艺人?苏扬说他要当艺人?那么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要出道当艺人?那么多有前途的学科,任他选择他选任何一个都会前途无量的啊!”苏振邦吃惊到下巴都快掉了。

    “爸!苏扬决定的事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改变,我劝过他没用。”苏志杰语气里全是无可奈何。

    “看来是真的做完了,果然最后一道题,用了他自己的解题方法,所以他才会比那位同学少用了很长的时间,这三道题还看不出来什么,等到后面的三道题就会高低立现了。”赵伟仔细看看苏扬的试题卷,终于肯定了自己的看法。

    “怎么解题步骤会差那么多?”西精英校长看看还在奋笔疾书的张亮,不解又怀疑的问。

    “好比从甲地到乙地,有一种很传统的走法,也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走法,步骤虽多,但是很可靠很稳定不会出错。这几乎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选择。

    苏扬的走法就是独辟蹊径那种,省时省力,但是非常冒险,可以说是兵行险招,只要他的思路错一小步,他的整道题就完全无可救药了,他没有特定的常规公式导入,思路完全随着试题的不同而变化,每一步都有他的创新,没有例题可以参考。就算看上去几乎就是很相似的两道题,在苏扬的笔下,就会呈现完全不同的两种解法。”赵伟把苏扬的解题方法尽量用通俗明白的语言解释给大家听。

    “你看过苏扬的解题方法之后,你就马上会产生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啊!这道题居然可以这么解的,我怎么没想到!苏扬的解题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公式代入,靠的就是他自己的逻辑思维,所以别人无法模仿老师更加无法讲解。”赵伟喝了一口水接着说。

    “看看他们两个的答案,这就是天才和高手的区别,天才不是说说而已,天才的能力是一个高手永远也无法企及的,这就是我一直希望苏扬参加Imo比赛的原因,我带的Imo高手太多,可是Imo天才只有苏扬一个。”赵伟指着监视器上苏扬和张亮的Imo试卷做出总结性发言。

    四个半小时的时间到,有老师进去把试卷收了,张亮马上提出要接着解答后面三道题的要求,苏扬也无所谓的跟着附和点头。

    “老同学,你确定你的学生要接着解后面的三道题吗?后面的三道题相当烧脑的,如果精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稍差的话,连续解下去会产生,疲惫,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混乱等等的现象。”赵伟听完张亮的要求,好意提醒西精英的校长。

    “苏扬也会这样吗?”苏志杰担心的问,苏扬一向很理性的,一般不会逞能感情用事的,可是今天他偏偏答应了张亮的要求。

    “他应该不会。他的逻辑思维太过活跃,不会被任何公式原理所局限,他每时每刻的想法都是新的,他根本不会在固定的格式里绕圈子,自然就不会觉得疲惫。”赵伟回答苏志杰的话,他的话让苏志杰放心了些。

    “老同学,你还是问问你的学生吧,我真的没有骗你,后面那三道题真的很变态很难很烧脑,实在不适合在一天完成。”赵伟再次很认真的提醒.

    “好啊!我去问问。”西精英的校长站起身走出会客室,随后他出现在隔壁的会议室,从监视器上可以看出和张亮在说着什么,张亮一再点头坚持,西精英校长见苦劝无果,只好对着摄像头耸耸肩无奈的笑笑。

    西精英的校长在见到后面的三道题之后,终于明白了赵伟让他去劝张亮明日再继续答题的良苦用心,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变态最烧脑的题目,问题之刁钻,解题步骤之繁琐,足可称之为逆天之作。

    就算是苏扬看见这种题目,也不由得愣了愣微微皱了皱眉头,苏扬并没有马上动笔,而是靠在椅子上边揉着太阳穴边闭目思考,足足有二十分钟,苏扬的试题卷上仍旧是一片空白。

    相反张亮那边写的居然很快,见此情景西精英校长不禁再次喜形于色。

    “不用高兴的太早,他这道题的思路压根就是错误的,不只是他,我们这次的队员百分之九十九都栽在这道题上,一般的队员是在解到几乎是最后两步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思路完全是错误的,我们只有两个队员在解到中间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思路完全不对的,整个的解题思路要完全推翻重新思考,可见队员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大部分的时间全都放在这一题和下一题上,从而导致最后一道题没有时间完成,所以才会输了比赛。”赵伟摇头叹气,完全往事不堪回首的样子。

    似乎在印证赵伟的话,张亮在解到最后时停住了笔,接着脸色完全变了,似乎不相信般重新看了一遍题目再看看自己的解题方法,这样确认两次之后,终于沮丧的表情出现在脸上。

    就在这时,苏扬终于睁开了眼睛开始动笔了,开始解题时还是略有踌躇,后来就越来越快越来越顺利。

    “你们看他们前面的解题步骤,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解这道题最最关键的地方,如果按照固定的公式原理习惯性的导入的话,结局就是刚才那个样子。

    可是苏扬就完全不会局限在那些俗成的条条框框里,他居然会运用这个公式代入来解决问题,我如果现在让我的队员看苏扬的解法,他们一定会说,这里怎么可以运用这个公式,老师从来都没讲过,这里可以用这个公式。

    他们的思维就被完全局限在老师讲过的可以用在这里的公式原理上面,他们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老师没讲过不代表不能用,不代表就是错误的。”赵伟指着苏扬和张亮的答案讲解着,对苏扬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