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43章 拆迁问题

    其实老郑心里堵得慌,自己在里边也有利益,偏偏上面把他派來处置,那个闹心劲就别提了,郑福泉副秘书长也许官阶不高,处干还不至于压制所有人,可是人家位子在那。 </p>

    和老郑叫嚣的那位身边一群人,一个个手持铁锨棍棒,一副捍卫主权的架势:“别跟我谈那些,几十万平米的仓库,只有我这么一点吗,还不是挑柿子拣软的捏,你、你和你,你们就敢说,自己在仓库里面沒有东西!”</p>

    “你不用和别人叫板。”郑福权终于明白为什么把自己派來了,老郑满脑门子黑线,“告诉你,老子在里边有一千多平米,每年省下一万多块钱,现在也吐出來了,你还想和谁比!”</p>

    现场不管是那些货主还是这边的执法者,都被郑秘书长的话惊呆了,感情老郑也算是受害者,还是伤害很重的那种,对面的货主张张嘴,再想说什么,忽然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理直气壮。</p>

    有了一个做样板,再沒有任何人想要挑战二轻工业园规划小组的权威,生产资料公司仓库清理工作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让很多人跌破眼镜。</p>

    在小邓科长的规划中,生产资料仓库外围皮麻厂、印刷厂、铁粉厂、服装厂、鞋帽厂、二轻经理部、美术社和精华化工集团,周边几家区属小厂被收编,还有几十户棚户居民。</p>

    厂子都好说,估计只要在编的企业领导,沒有人会和自己的官帽子过意不去,至于说那些在仓库和工厂夹缝中生存的违章建筑,按照金逸等人的想法,就要直接强拆。</p>

    邓华制止了金副科长:“试想一下,那些居民如果有能力,怎么可能在条件如此艰苦的地方生活!”</p>

    “这几十户,都是借工厂企业院墙,搭建起來的违章建筑。”董怀山颇不以为然,“那些房子沒有房照,沒有土地使用证,连水电都是违规乱搭乱建,对他们沒有必要留情,让市政部门出面,拆掉违章建筑沒有任何阻碍!”</p>

    冷冷扫一眼董怀山,邓华摆摆手:“不要动用强制手段,棚户区的居民除了违章建筑再沒有立锥之地,我们又何必赶尽杀绝呢,清理仓库不是获得部份资金吗,就用那笔资金,安置棚户区的老百姓,不要让他们在新时代流落街头!”</p>

    邓某人的话让董经理有点难堪,生产资料公司周边的违章建筑,曾经是公司的眼中钉肉中刺,那些建筑把公司消防通道全部堵死,只要出现火灾,消防车除从大门冲进去,再沒有任何途径。</p>

    只是邓某人拉虎皮扯大旗,总是拿黄书记的名头來压人,别说他董怀山,就是分管副市长也不敢太过较真,按照二轻工业园规划小组的设想,二轻大市场占据生产资料公司全部,周边则是作为未來的停车场和物流中心。</p>

    “邓组长,沒必要那么破费吧。”二轻局基建技改处处长刘刚相当心疼,“当初生产资料公司供应全市物资,也沒有用到那么奢华的场地停车,所谓的物流中心更是破费!”</p>

    邓华微微一笑:“谢谢顾处长提醒,不过未來的二轻大市场不只是供应江滨市,还要供应整个兴安省,也许有一天会供应关东三省,不要说眼下规划的停车场和物流中心,也许不久的将來,停车场和物流中心扩充一倍,也无法满足现实需要!”</p>

    “怎么可能!”</p>

    不只是刘刚不相信邓某人的话,所有人都怀疑小邓科长危言耸听,李成伟摇摇头:“小邓组长,是不是太过理想化了,据我所知,整个江滨市拥有的车辆全部停在你规划的场地,都要富富有余!”</p>

    不要说李局长,恐怕最乐观的领导干部,都无法想象,几年后华夏的汽车保有量会呈爆炸性增长,邓公子毕竟是重生人士,对未來发展有着清醒的认知,到时候不要说江滨市,就连很多四类城市,闹市区停车位都成了抢手货。</p>

    “那些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邓组长摆摆手,“地下冷藏库一部份改成冷鲜交易区,一部份继续出租,当然租金要借鉴市场价格!”</p>

    二轻局的领导发现,二轻工业园也好,二轻大市场也罢,就连生产资料公司都已经不具备领导权,似乎规划小组成了未來工业园和大市场的掌控者,李成伟忽然有点担心,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何方。</p>

    毕竟李局长刚刚从二轻局地震中受益,从边缘副局长荣升局长,沒想到立马就要进行什么改制,不管改制是不是进行下去,李成伟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未來了,想起自己为了此次调任付出的代价,李局长脸色有点发白。</p>

    张桥主任皱皱眉:“邓组长,生产资料公司已经沒有阻碍,附近的皮麻厂、铁粉厂也都好说,江滨市沒有太大问題,可是二轻经理部、美术社、服装厂、鞋帽厂还有印刷厂,面临诸多问題,恐怕会成为拆迁困难户!”</p>

    “怎么个情况,说來听听!”</p>

    邓某人不是那种不听辩解的干部,说实话他也沒有那个资本和底气,在他看來,企业应该一纸文件全都解决问題,怎么会出现钉子户,难道说企业领导不在乎自己的官帽子,居然胆敢敢和市委市政府的文件做对。</p>

    生产协调处处长何成接过话头:“二轻经理部、美术社、服装厂、鞋帽厂还有印刷厂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它们门市部都在闹市区,从前不起眼的门市部,现在成了各企业单位救命稻草,收入占企业的一半还多!”</p>

    “门市部么,不是问題。”邓华笑道,“未來的大市场可以给门市部留门市房,当然,也可以用地皮交换,差价还是要补偿的!”</p>

    二轻局几位领导一愣,这是什么逻辑,门市部地皮房产全都是二轻经理部、美术社、服装厂、鞋帽厂还有印刷厂自己的,怎么重新改造后,还要花钱。</p>

    财务处处长米菲诧异道:“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地盘开发商业地产,还要补偿差价,二轻局的企业都很穷,连薪水都发不下來,怎么可能有钱购买门市房。” </p>

    请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