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三章:借力打力化解矛盾(1)

    “王班长,杨部长让你到办公室去一下”,三部办公室的三圈班长周小姐来到装配一课作业现场通知王冠。王冠放下手中正在调校的眼镜,交待给旁边的组长。

    周班长是原来二部办公室的内务班长,二部重组后,觉得继续留在二部办公室,不带团队了,担心班长职务不保,自愿留在三部参与现场管理,自荐做三部质量内控组长,手下设置八个成员,每个课专设有两名有工作经验的质量检查成员,负责各课入库前的检验。

    他们曾参与二部的绩效改善小组活动,合作还不错。

    “王冠,最近杨部长为订单交期的事很上火,这事要让我们两想办法。”

    “好呀,我们又有合作的机会了。”

    “你一直在生产线办法多,我才涉入时间不长,你得多帮衬”周班长谦虚的说。

    “好说”王冠爽快的回答。

    他们进入部长办公室,杨部长示意坐下,开门见山的说:“王班长,叫你来有件辣手的事,装配三个部门的订单交期,老是延误,管理部李部长整天崔我,日本顾问也询问原因,我已向另外两个部门负责人打过招呼,这事你主要负责,周班长协助,查出问题原因,拿出解决措施,涉及外部协调及日方顾问支持,你们提出来,我来办理。”

    “好的”,王冠和周班长领命而去,除了办公室,王冠问周班长:“你从你质量内控小组那里发现什么问题?”

    “我了解了情况,他们反映,同样的现象,有时候他们认为可以,但到工厂质量检查课那里,有时候就过去了,有时候就不予通过。”

    “那说明我们内控的质量控制标准与工厂最终检查标准掌握不一致。”王冠初步判定说。

    “哪如何处理?”周班长有点着急。

    “不着急,这事涉及到几个环节,一是你们质量内控环节的标准掌握,二是三个课检查标准的执行情况,三是工厂质检部门检查标准及异常问题的反馈是否及时”。王冠分析问题可能出现环节。

    “这样吧,我们先从我们内部找原因,找相关人员了解实际情况”。

    “你说咋办,我来召集人员”。

    “我们先与其它二个负责人聊聊,然后再将各课的一线组长分析,最后根据需要,走访一下工厂质量检查课沟通,你看如何?”王冠说出自己的想法。

    “那行,我通知那两位负责人,到会议室聊聊”周班长说完,去通知相关人员。

    人员到了,王冠对周班长说:“你先给二位说明情况”。

    “二位,最近我们装配部门因为订单不能按时交付,上至公司管理部,下至我们部长,都很关注,责成王班长与我一起和大家商讨应对之策,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积极献策。”周班长说完,王冠补充说道:“二位,一年前那场工厂产品失窃的时候,原来二部将我们从各课抽出来,我们与员工一起经历了那场历练,现在我们又捆在一起,面对眼前的危机了”。

    “就是,你看,现在的都是原来二部各课的精英”,周班长补充说道。

    “根据我的了解,现在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内控小组人员虽然都是从各课抽上的技术骨干,但标准把握不很准;其次格局不高,认为自己从课出来了,产量、质量、进度与自己无关了,服务意识也淡漠了,甚至将以前的小恩怨、小过节夹杂在工作中,互相推诿扯皮,是工作进度为儿戏。”二课四圈班长说。

    三课四圈班长说:“刚才说的,我有同感,我补充一下,据我了解,最近因质量投诉,质检李课长受到日本顾问批评,心里有火,现在是宁左不右,对底下要求,严格控制标准,一丝一毫都不让通过”。

    王冠与周班长交换了一下意见,感谢二位的分析,让二位先忙工作去了。

    待二人离开,王冠对周班长说:“刚才二课班长所说的,我们内部问题,你咋看?”

    “说明了我们内部质量标准的建立很有必要,全局意识统一重塑也很关键。”

    “周大姐不愧是周大姐,轻轻一点提醒梦中人”,王冠伸出大拇指,朝她一晃。

    “别夸我了,你一夸我,我就觉得你肯定给我安排任务,让我啃骨头,说吧,让我做什么?”

    “不让你做什么,是说你的判断与我的想法高度一致,可谓不谋而合”,王冠还给周班长分析了一个例子。

    他对周班长介绍说,他接管原二部二课的装配工序后,有两名组长,起先她俩各负责一片,中间有些矛盾,他还可以调节,后来,他回家休假,其中一名被她抽到质量内控小组,她认为王冠没有把她留下是对她有想法,所以到了内控组,就借工作之便,搞小动作,以发泄私愤。

    周班长听完说:“看来你早了解到了,为啥不和我沟通?”

    “我这不是才回来不久吗?”王冠打趣说。

    “别装了,我也知道,让你继续留下来,你心里很不愿意,但杨部长真的需要你”。

    “需要是相对的,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不对么?”

    “很现实的想法,很务实的做法“,周班长赞同王冠的说法。

    “难道你大姐没有想法,你从行政口下来做业务,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挑战,也说明你的梦想还想有较大的空间。”

    “难怪二部的戴课长,现在的一部长对你另眼看,你不但有法子,了解人也很深刻。”

    “过奖了,我刚才给你说的一个例子,想说明每个人都有想法,这不可厚非,关键是我们善于引导,不让它妨碍大局。”

    “这点我赞成,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这样吧,我找工厂质检科直接负责现场的组长再了解它们对我们现场品质要求,你找一下李课长了解对我们现在质量管控方法的要求,然后,我们两个碰一下,再找企划部刘部长沟通一下,最后我们商定一个解决实施方案,你看还有什么补充?”王冠征求周班长意见。

    “行,我们分头行动,明天下午再碰头”。

    “好”王冠说完,就去找质检现场作业组长小张。

    小张来自广东韶关贫困地区,进厂十年,属于最老的员工,文化程度仅有初中,从一线一个圈级操作工作做起,到两圈焊接组长,再到三圈级质检组长,一步一晋升到这个位置,实属不易,她对工作十分的在意,也十分的珍惜,在工厂一般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一般到这个年龄,不是回家嫁人就是在当地找人结婚。但小张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想再回老家山区,希望能找个有学历的年轻后生,但由于年龄问题,条件好的都望而生威,敬而远之。但小张还是不甘心,她总是相信爱情丘比特之箭总会有一天向她悄悄而来,所以她像百灵鸟一样,每天阳光快乐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与大家和睦相处,工作严格而耐心。

    “小李,你好,最近咋样?”

    “很好,听说你回家办事了,喜糖给大家不能少了”她见了王冠,乐呵呵的问道。

    “少了别人,也不能少你的呀。”王冠有备而来,拿出一盒精致的巧克力糖果給小李。

    “姐妹们,来分享一下王班长的喜糖”,她打开盒子,给来的人员一人一颗,最后还剩下2颗,她合上盖子,放到自己桌子下面,接着问道:“喜糖我们吃过了,有什么事可以效劳?”

    王冠从纸盒拿出两枚眼镜,让小李鉴定,小李看了一下,又让其下负责该型号的人员检查了一下,两人讨论一番,给王冠指出,其中一枚可以,另一枚不可以通过。王冠接过被确认不能通过的眼镜,指着他们标的疵痕问道:“最近是否标准修订了,比以前严格了?“

    “最近有客户投诉较多,课长让我们检查标准严格些。”

    “难怪最近返工特别多。”王冠自言自语说道。

    “你说什么?”小李笑呵呵的问。

    “没有说什么。“王冠感觉刚才失言,忙改口纠正,然后,对小李说:“谢谢了”。

    “不用客气,有事随时接待”,小李礼貌作为回馈。

    王冠又找负责技术质量的副部长刘光,他们是老乡。

    见到老乡,刘光很诧异,说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西北风吧,我刚从西北回来”,说完拿出一包烟给老刘:“没什么给你带的,知道你好这口,给你带一包家乡的风味”。

    刘光也不推辞,打开烟盒问王冠:“你也来一支?”

    “我不抽烟,你是知道的”

    “这我倒忘记了,那我先抽了,不好意思”。

    “别介意,老熟人了”,王冠替刘光点火。

    刘光美美的吸了一口,说:“好久没有抽过我们那里的烟味了”

    “我不知道抽烟是什么感觉,但这里可能有家乡的情怀感觉吧!”

    “对头,”刘光又猛抽一口,问道:“你今天不仅仅是来送我烟吧,还有什么事请讲。”

    “那我就直接问了,希望老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你说,”刘光问。

    王冠将最近部里订单交期保障率很低,检验返工量较大的事说给刘光,刘光一听说,“最近李课长是被大岛顾问批评了一下,说他质量标准掌握前后不一,要他反思,采取措施,没有料想他来个严格把关,把可以让步接收的统统判定不合格了”。

    “就是呀,我记得在二部焊接时有些批量的焊接件,都是经过大岛顾问亲自确任了,如果后道一味严格,那前面那些可以过的肯定是过不了关的。”王冠还拿出了刚才让检验课人员检验的那两枚眼镜,给刘部长看,一边解释说,这是他从被判定不合格的眼镜中随即找出来的。

    “是的,所以掌握标准,并让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把握标准尺度很重要。”刘部长感慨说道:“你来有什么想法?”

    “能否让品质课,对一些常见不和品做标样,定期给三部人员培训辅导,大家对标准通过实物培训讲解统一对标准的尺度把握,有问题及时反馈,也好我们现场改正。”

    “这想法好,需要你我什么?”

    “你能以部长的身份要求一下李课长?”

    “倒不是不可以,那家伙做事比较极端,他真正听到还是大岛顾问,他是质量权威,你们可以以联络票方式提出要求建议,我给你们转交,并让翻译给你们翻译成日文,便于大岛详细了解。”

    “那太好了”,王冠眼睛发亮了,想到外部的问题解决也有了发现,异常兴奋。

    “你不好高兴太乐观了,听说你们部长原来跟李课长相处有点小矛盾,现在你们部长位置高了,为了三部生产经营好转,必要的沟通是要的,你们杨部长能找李课长沟通一下,那效果一定很好。”刘部长说到了做人对做事的互补性。

    “我明白,我会善意提醒部长。”王冠意思听懂了刘部长的用心点拨。

    第二天,下午,周班长来找王冠,王冠问道;“昨天与李课长聊的咋样?”

    “那人难说话急了,我刚一开口,就指出我们这也不对,那也做的不行。”

    “后来结果如何?”

    “我只好耐心的听完他的说教,待他不说了,我又将其夸了一番,给戴了很高的帽子,人家才答应听我建议?”

    “最后那?”

    “那说,你们部长架子很大,一点都不着急.。”

    “看来刘光部长的说法有点道理呀”,王冠将刘光的建议給周班长又解释了一番,不料周班长却说:“杨部长太正统了,要他与李课长沟通有点难吧?”

    “如果在过去,确实有点难,但现在不一样了,部长刚接任三部,如果没有好的开端他也不好交差?“

    ”那倒是,我看他这几天已经上火了。“周班长与杨部长同在一个办公室,感受比较明显。

    “其实,我想你如果怕给他不好说,你可以走夫人路线?“王冠提醒说。

    ”你意思是让我给部长夫人说事情的严重性,并说明他与李课长沟通的必要性?“周班长向王冠求证。

    “你咋想到这一层?咋又知道我与杨夫人的关系?”

    “要得人不知---”周班长接住下半句;“除非己莫为吧,我们也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

    “你太敏感了,我只不过用它来说你们的关系很熟而已,别无它意。”王冠解释不想节外生枝,继续向周班长说明了沟通的必要性,他补充道:“我的意思是让部长从关系部门合作的角度征求李课长意见,即使缓和一下矛盾,也是给足其面子,然后我们后面做事就有利于节,李课长不会不知道杨部长的级别的,日本人很关注这点的。”

    “我还是没有弄明白你的意思,你能告诉我下一步具体做法?”周班长问王冠要具体措施。

    “好,我说完了,你提补充建议?”王冠拿了一张纸,边写边给她解释说:“

    第一步,杨部长与李课长沟通一次,不管结果重在过程程序;

    第二步,提出我们关于检验人员重新掌握标准的建议报告,里边特别提到三点,一是统一标准,二是通过实物定期辅导观摩统一大家认识,三是建议检验课相关人员负责我们部门检验人的辅导培训;

    第三步,建议检验课对我们的检验人员进行定期测试,合格的挂证上岗,不合格的下岗,既强调了检验课的义务和责任,也对我们的检验人员有了评价的依据。“

    周班长说:”我明白了,你这样做让李课长有了足够的面子,还要按日本顾问的意思培训我们人员,间接的承担了共同完成生产任务的责任“。

    ”你还有什么补充的?“

    ”没有了,你这样一说,我给杨夫人照本宣科一解释,保证她会说服部长的”。

    “那好我们分工吧?”

    “第一步想法,我去落实跟进,第二步你做吧,这是你的特长,关于第三步,我们在第一步、第二步得到实施后,在商量吧”。

    “我同意,不过第三步主要是你做吧,我提参考建议,因为那是你的地盘,做好了是你的成绩,做错了,我与你一起挨板子。”王冠特别强调的第三步的责任分工。

    “好,我们就各自行动吧”,他们两个异口同声,相互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