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百六十七 帝皇之术

    岳赋所言,全是猜测,但是,万象镜是上古秘宝,集天地精华而生,极具灵性……这么说来,岳赋的话,确实有其道理。 </p>

    李正元想到这里,问周延耀道:“周大师,那日岳赋以万象镜测试资质,是否真如他所言,血墨画中之人,与游思柔一模一样?”</p>

    周延耀又岂敢欺君,况且,他狡辩也没用,只要岳赋再测一次,事实就会摆在眼前,因此,他只能点头,道了一个‘是’。</p>

    这时,又有人上前启奏,道:“陛下,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世上长相相似的人,多不胜数,游思柔与岳大人血墨画之人一样,不过是巧合,陛下,圣人世家的子孙,又岂会做出通奸生子这种事情呢?”</p>

    此人,当然就是文若海了!他接手游安华弊案,殚精竭虑不眠不休,到头来一无所获,龙卫镇抚司还彻底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不仅‘赔了夫人又折兵’,连师父都折进去了。</p>

    如今岳赋想要救游思柔,他岂能让岳赋得逞?</p>

    文若海向李正元上奏完之后,悄悄朝岳赋冷笑了一下,意思是:我得不到的女人,你也别想得到,想把人救回去?想得太美!</p>

    岳赋愤怒不已,但还是强忍住心中的怒火,上前道:“陛下,微臣还有物证。”</p>

    直到刚才,关于游思柔是圣人子孙的事情,岳赋他自己是不相信的。那是他决心对文若海与游安华展开报复之后,思考如何救出游思柔,才慢慢想出来的一套说辞。</p>

    当然,岳赋本人相不相信,根本没关系,只要他能够说服李正元,让李正元相信,释放游思柔,这就足够了。</p>

    但就在方才周延耀叱骂他的时候,岳赋看到了一个细节……他骇然发现,所有的猜测,居然是真的!</p>

    周延芳在诗词歌赋一道上,有重大建树,他与简直一样,皆为国士监名誉祭酒,本来,这种无实授的虚职,一般没资格上早朝。</p>

    但是,今日是他徒弟判刑的日子,而古玥,也急于找人充撑门面,便由着他进朝堂。</p>

    而岳赋看到的细节是,在周延耀骂他的时候,周延芳斜斜地瞟了周延耀一眼,那表情是相当的怪异。</p>

    原来,游思柔的亲父居然是周延耀,周延芳会收游思柔为徒,并不是因为游思柔‘文心通明’的资质,而是因为周延耀不好亲自出面,只好让自己的亲弟周延芳出马,去悉心教导自己的女儿……</p>

    那日山河歌会上,以周延耀的身份,本不该与一个小辈过不去,更不该骂游思柔骂得那么狠,毕竟不过是一个唱歌比赛,毕竟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女。</p>

    但是,周延耀不仅骂了,还骂得非常狠,那话语的恶毒,根本就不像一位德高望重,道行高深的长者。岳赋一开始还道是周延耀嘴臭,然而,他现在才明白,周延耀是爱之深责之切。</p>

    李正元见岳赋说得言之凿凿,还说有物证,便问:“物证在哪?”</p>

    岳赋不紧不慢,继续道:“物证就在皇宫,就在陛下手上。”</p>

    上一次,岳赋说有人证,就说过人证在皇宫,这一次,又这么个说法,李正元不禁自问,为什么每逢出了大事,人证物证都在皇宫,而他这个皇帝,却完全不知情?</p>

    李正元听此言,甚为恼怒,他现在才终于发现,岳赋最是让人讨厌的一点,就是这小子太过聪明,总是会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p>

    李正元冷哼一声,道:“那证据何在?”</p>

    岳赋再回禀道:“就在皇宫印绶监之中,为光武二年大举地榜考试的宗卷,周延耀定必有份批改游安华的试卷,也必然给了非常高的评价。”</p>

    光武二年,大明初立,百废待兴,文官的官僚系统尚不完善,确实有请周延耀,丁善忍这些世外高人,帮忙批改大举考试的试卷……</p>

    依照岳赋的弦外之音,那就是游安华为了能够榜上有名,以妻子美色娱人,贿赂周延耀。</p>

    李正元先不管这事情真假,劈头先问道:“岳赋,你偷看了印绶监里封存的宗卷?”</p>

    这才是李正元最为关心的问题,印绶监里不知道有多少隐秘记录封存其中,若是岳赋能够偷看到宗卷,那还得了?</p>

    “陛下,微臣只是推理断定,并无偷看宗卷,若微臣的推测错了,愿受陛下责罚,也愿意当着满朝文武面前,向周延耀周大师磕头认错。”</p>

    岳赋确实是猜的,但他很是清楚,游安华就是这一种人!</p>

    无论是最初让游思柔在山河歌会上引诱太子李永龙,还是后来使游思柔侍奉他这个‘皇帝宠臣’,再到后来牺牲游思柔,把游思柔嫁给文若海保存自己的性命,这些事情,无一不是例证。</p>

    当然,岳赋并无百分百的把握,若跟他猜想的不一样,那便只能受皇帝责罚,然后跟周延耀磕头认错了。</p>

    李正元见岳赋信心满满,对黄振道:“阿黄,你带朕的口谕,到印绶监取来光武二年,游安华的考卷。”</p>

    “奴才领旨。”</p>

    黄振回过话,急急脚走出奉天殿,片刻之后,端着一个木盘,上边放着一叠发黄的试卷,恭敬地跪在李正元面前,把木盘举过头,道:“恭请陛下复阅!”</p>

    李正元拿起试卷一看,勃然大怒,果然如岳赋所言,游安华的试卷,由三人批阅,其中之一便是周延耀,而周延耀给出的评价,也是三人之中最高的,而且比其余两人要高出不少。</p>

    万象镜血墨画一事,可能是巧合,周延耀给游安华批改试卷一事,也可以是巧合,但是两个巧合同时发生……呸!世上哪里来这么多巧合。</p>

    “这朝廷百官,不是贪财就是好色……是朕这泥腿子不懂当皇帝,不擅控御之道,才疏德薄,愧对万民啊!”李正元仰天长叹,双眼发红,似有泪光。</p>

    周延耀羞恼得面红耳赤,红得发紫,很想辩驳,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话来,很多事情,能骗得了天下人,却骗不了自己。</p>

    “陛下,这只是巧合,是岳大人砌词狡辩!”文若海还是不甘心,道:“周大师已经九十五岁高龄,游思柔不过十七岁,如此算来,那时周大师也已经七十七岁了!就算他老人家修为高深,老当益壮,七十七岁还能生子……那也实在太过荒谬了!”</p>

    “闭嘴!”</p>

    李正元一声怒喝,文若海再不敢多言。然后,李正元对周延耀道:“大师从大明建立之初,便任国士监祭酒,为我朝养士,十九年来劳苦功高……该是时候荣退了。”</p>

    周延耀无话可说,只能跪拜在地,道:“谢陛下。”</p>

    其后,李正元又道:“既然那女子是圣人子孙,该罪降一等,如此,朕便不杀她……”</p>

    说到这里,李正元对着岳赋笑了一下,岳赋看到那个笑容,全身的汗毛竖起,心中冰凉。</p>

    果然!</p>

    李正元并不打算放过游思柔。</p>

    紧接着,他又对黄振道:“传朕意旨,赦免游思柔株连死罪,改幽禁终生……朕给她留个全尸,以示对圣人子孙眷顾。”</p>

    幽禁终生,那是生不如死……</p>

    照理说,李正元根本没必要为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如此不依不挠,在岳赋原来的设想中,到了这里,李正元该是爽快地释放游思柔才对……</p>

    李正元,根本没有理由与及动机,非得置游思柔这般的一个弱女子于死地不可。</p>

    不!</p>

    岳赋错了!</p>

    李正元有莫大的理由这样做。</p>

    在李正元心目中,岳赋是个人才,真有可能如黄振那日所言,会成为司马无敌、诸葛策、周文命一样的圣人。</p>

    更重要的是,在李正元心中,确实渐渐相信,岳赋会是大明的千古名臣。</p>

    但是,岳赋有着耀眼才华的同时,缺点也同样突出,李正元必须用极其严苛的手段,对这位‘未来的千古名臣’,狠狠地磨练砥砺一番。</p>

    玉不琢,不成器!剑不磨,当无锋。</p>

    岳赋是璞玉,也是未开锋的绝世宝剑,李正元是不打算在光武一朝重用岳赋了,他希望他来当恶人,对岳赋一番磨砺。等到自己殡天,再由他的儿子,当今太子李永龙施恩岳赋,启用岳赋。</p>

    到时候,岳赋定必对李永乐感恩戴德,忠心不二,成为堪用之才。</p>

    岳赋如此年轻,又如此的优秀,李正元不介意花个十几二十年,由他唱白脸,由他儿子唱红脸,演绎一出好戏,把岳赋培养成真正的千古名臣。</p>

    而对于岳赋来说,游思柔则是最好的磨刀石。</p>

    所以,游思柔必须死,就算不能死,也必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p>

    此乃帝王之术,岳赋自然无法猜度,想不透李正元的心思。</p>

    李正元有李正元的想法,岳赋同样有岳赋的心思,他绝对不会放弃!宁死也不会放弃!</p>

    那是他最心爱的女人,他怎么能忍受,游思柔在冰冷黑暗的幽闭室里头,终老一生!</p>

    他被关过五十天幽禁,自然知道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更何况……是一辈子!</p>

    岳赋上前,大声叫喊:“陛下,此例不可开,请陛下收回成命。”</p>

    “岳赋,你就那么喜欢那个女子?”李正元冷笑。</p>

    岳赋,当然就是那么喜欢游思柔……但这个理由,不能说,就算说了,也无法让李正元收回成命。</p>

    因此,他必须要换个说法。</p>

    “微臣出此言,绝非因为私情,而是为了大明江山千秋万载着想!若是此例一开,恐怕是后患无穷,大明朝廷,也可能因此而覆灭!微臣对大明之忠义,可昭日月,请陛下明鉴!”</p>

    不需李正元的命令,岳赋说着说着就站了起来,在朝堂之下,与龙椅之上的李正元对峙,四目针锋相对,他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p>

    “放屁,朕的江山,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女子而毁坏。”</p>

    “微臣全是肺腑之言,请陛下听微臣解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