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罗信的理论

    <content></p>

    罗信看着众人愕然的神色,继续说道:</p>

    “种菜的农民没有人买他的菜了,他会怎么样?</p>

    饿死。手机端 m.</p>

    没有人买鱼了,那些渔民会怎么样?</p>

    饿死!</p>

    不买油盐酱醋,那些作坊会怎么样?</p>

    饿死。</p>

    也是说,我们这些有能力赚到钱的人,不管是吃国家俸禄,还是那些商人,世家大族,是要花钱,只有我们这些人去花钱,去吃饭,去买衣服,去花一切能够花的钱,才能够让更多的人不饿死。如我们现在,我们在这里吃一顿饭,可以帮助到这里的老板,帮助这里的伙计,帮助市场的卖肉的,买菜的,买鱼的,买油盐酱醋的,帮助养猪的,帮助养鸡鸭鹅的,帮助渔民,帮助作坊,让他们不至于从温饱状态,变成饿死的人。</p>

    大明之所以立国,是因为勤劳。如果勤劳的人都将赚到的钱无偿的送给别人,会造成什么后果?</p>

    会造成不劳而获的思想,一旦得不到不劳而获的利益,他们会怎么办?自己又不肯去勤劳,便会变成流寇,如此大明的道德会崩溃,会变成和当初的匈奴倭寇。</p>

    我知道你会说灾民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们不勤劳,而是因为天灾。</p>

    那么,所有的市农工商,他们平时交的税的来做什么的?是让国家在这个时候用的。否则还要大明朝做什么?还要我们这些官员做什么?”</p>

    海瑞愣愣地望着罗信,张居正等人也陷入了沉思。半响,张居正望着罗信道:</p>

    “不器,你说的好像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想不明白。”</p>

    包括海瑞在内,所有人都望向了罗信。</p>

    “流通!”罗信沉声道:“一潭死水会变臭,但是活水却永远清楚。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流通。</p>

    如我们今天吃的这顿饭,这是财富的流通,是钱的流通。这一顿饭,我们不仅仅是吃饱了肚子,而且还让我们手的财富流通了出去,从这家酒楼的老板流通到伙计,市场的商人,流通到养殖户,农户,菜民,渔民,工匠。而这些老板,伙计,养殖户,农民,菜民,渔民和工匠并不是不劳而获,而是通过了劳动获得了他们生存下去的资本。”</p>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便是海瑞也紧锁着眉头思索着,不再说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

    罗信拍了拍巴掌,将众人从沉思唤醒道:“各位,今天把大伙请来,还是想要裁军的事情,交换一下看法。”</p>

    海瑞沉声道:“这个有什么交换的?那些卫所的兵丁根本大不了仗,大不了仗的兵丁还叫兵丁吗?这样的人是毒瘤,把他们裁掉是了。”</p>

    “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罗信摇头道:“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裁掉他们可以,但是要给他们安排好以后的生活。如今大明有土地分给他们吗?</p>

    把他们裁掉,却不给他们分土地,不管他们死活,他们立刻会成为灾民。我们不能够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留下一个更大的问题。”</p>

    海瑞的脸色便是一红,他这个人也有优点,是绝对不会隐藏自己的错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p>

    “我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看到卫所从到下已经烂到根了。”</p>

    “是啊!”罗信叹息了一声道:“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还要很好的解决。如今我们面临两个问题。”</p>

    众人神色便严肃了起来,望向了罗信。罗信微微皱着眉头说道:</p>

    “第一个是裁军之后,这些被裁掉的兵丁安置问题。</p>

    第二个是裁军之后,大明必须还有可战之军,能够维护国家的安定。各位都不希望有一天,大明再被兵临城下。”</p>

    温应禄道:“这件事朝堂的各位大人已经议过了三次了,只是是否裁军争议非常大。”</p>

    “是啊!”张居正点点头道:“凡是有识之士,实际都看到了卫所制的彼端,之所以还有一些人反对,只不过是动了他们的利益。”</p>

    罗信摆摆手道:“裁军的事情是必须的,陛下已经定下来了。朝的大臣虽然有所争议,但是他们也看到了陛下的决心,争议的声音越来越小,反倒是提出了一大推裁军之后的弊端和问题,他们期望朝堂解决不了这些弊端和问题,不得不收回裁军。而我们是要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人。”</p>

    望着众人,罗信继续说道:“我们被成为小六部,说不好听的,这件事情如果我们处理好了,我们是真正的小六部,不仅是为国为民解决了问题,也证明了我们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是背黑锅的,这件事不仅关系到大明的国本,也关系到我们的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我的意思是,今天咱们先拿出一个章程,达成一个共识,然后各自回去找自己的尚书大人,向着一个方向来推进此事。”</p>

    听了罗信的话,诸大绶开口道:“好主意。我们这七个人可以代表着朝廷的各个方面,六部加都察院。从某个方面来将,我们七个人是六部和都察院的代表。只要我们能够达成共识,六部基本也有了方向。”</p>

    众人都纷纷点头,然后都沉默了下去,脑子里想着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时间,房间内寂静了下来。</p>

    半响,海瑞开口道:“这件事我由我挑起来的,我想了几个方法。这第一个方法,是将裁掉的兵丁自由谋生,他们可以出仕,可以经商,可以务农。”</p>

    陶大临摇头道:“这个方法不可取。首先那些兵丁都是大字不识,即便是国家开恩,允许他们可以读书科考,但是他们字都不认识,这条路怎么走?</p>

    再说务农,他们连地都没有,怎么务农?</p>

    最后说经商,他们饭都吃不饱,哪里来的本钱经商?”</p>

    罗信摆摆手道:“海兄,还有第二个办法吗?”</p>

    “有!”海瑞点点头道:“我们可以不一下子裁军,可以慢慢的,一批批裁军,这样军方的反弹会少一些,而且每年安排一批裁掉的军队,也相对好安排一些。”</p>

    *</p>

    *</conten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