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3】铜镜(二更)

    “怎么,你见过这玩意儿?”

    胡老都还没怎么开口,就被钱老把话截断了。

    “见倒是没见过。但我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见过一个说法。如果装宝物的盒子用得考究,那里面的东西,铁定价值连城。说真的,我也想知道,这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胡老拿着漆盒,还在翻来覆去地观察。

    “这漆盒还挺厚的,都快赶上一本牛津字典了吧?”

    钱老眼神一闪,突然从他手上把东西抢了过去,把漆盒打开,里面铺了一层明黄的绸缎,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他伸手朝盒子里摸了摸,最终又若无其事地把盒子还到胡老手上。

    他不说话,胡老却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

    “你别闷不吭声啊,看出什么来了吗?”

    “整体其实就是一本书,厚度可能就是个款式,雕刻静美,是漆器中的精品。”

    “这还用你说?起拍价都是百万打头吧。”

    胡老斜他一眼,这老东西怕是没说实话吧?

    他肯定知道点儿什么,否则会急慌慌地把漆盒抢过去看?

    既然已经鉴定出是真品,干脆就开始竞拍。

    那个年轻人对此似乎也并未反对。

    反倒是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台下,每一个竞价的人,似乎在他眼里都成了线索。

    直到台下喊到一百八十七万,才停了下来。

    再也没有人举拍,拍价就这么定了下来。

    竞拍这个漆盒的,竟然是萧清远的老师,平教授。

    按照规矩,如果持宝人没有当场提出异议,那这笔交易就算成了。

    之后,也不得反悔。

    只见那美国人深深地看了平教授一眼,就默认了这笔拍卖。

    直到他下台,林小满都没搞明白。

    莫非,这人是想放长线钓大鱼?

    若他真有这样的想法,把漆盒卖给一个考古专家,然后让考古专家代他去找答案,也未尝不可。

    再有两个持宝人,上台拍出了一个最高220万的价格。

    下一个就轮到萧清远了,林小满一直没问他拿的什么东西,他也没主动说。

    这会儿他悠然上前,当着大家的面把盒子打开,林小满才恍然。

    他竟然拿出了一个古铜镜。

    “这是我去年在京城潘家园用五百块钱买到的东西,当时只觉得它花纹独特,后来自己拿回来慢慢研究,发现铜镜上的纹饰跟传说中的昆仑奴似乎相关。”

    昆仑奴?

    三个鉴宝师都愣了一下,昆仑奴的称呼,是古代的说法。

    昆仑(不是昆仑山)在我国古代指印尼,马来一带,昆仑奴主要指从那里来的仆役,其中大多数是东南亚一带的土著人,虽然皮肤较中国人黑,但仍然是黄种人。

    另有少部分是黑人,估计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这种黑人昆仑奴很少,只有一些社会地位很高的人用得起。

    另外据有些学者推测,昆仑奴中也许还有达罗毗荼人(印度的一个民族)。

    昆仑奴个个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贵族豪门都抢着要。

    此外,昆仑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指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早在唐朝,长安就已经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了,各色人种满街走,见怪不怪。

    若说这铜镜上的浮雕有昆仑奴的话,那这铜镜很有可能是唐朝或唐以前的朝代的工艺品。

    里面很有可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我们去研究。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平教授的学生,那你把这个铜镜给你老师看过吗?”

    钱老一边拿着放大镜看铜镜上的浮雕,一边问萧清远。

    “未曾。”萧清远笑了笑,颇有几分无奈,“老师平常工作繁忙,一到研究所就一头扎进考古研究里,我怕耽误他老人家的工作。所以未曾拿给他看过。”

    “那你回去肯定要挨骂了。”钱老也跟着笑了,“若这真的是昆仑奴铜镜,你老师都还没见过,你就把它拍卖出去了,你老师肯定肉疼得要死。”

    “要知道,这里面可是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很值得研究的。”

    按照平国遥的性子,怕是恨不得立马申请一个课题来研究它。

    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

    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