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走后门儿

    好不容易逃脱了亲娘的魔爪, 齐晟只觉得院子里的空气都比往日新鲜。

    这个时候, 即将离别伤感什么的, 是半点儿都不剩了。

    他现在就盼着自己的四个伴读赶紧选出来,他也能赶紧搬走。

    哪怕早起上学,他也不怕了。

    萝莉装什么的, 他是真的真的, 不想再有下一次了!

    但给皇子选伴读, 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皇子伴读,天然就是一层光环。

    如果这个皇子将来有本事,那么这些自小一块儿长成的伴读,自然会在仕途上更加顺畅一些。

    哪怕跟随的皇子平庸,崇文馆里教皇子的老师, 也比教普通贵族子弟的要强上许多。

    每当给给皇子选伴读的风声传出来,各家族的子弟在内部就会先有一个竞争。

    内部竞争脱颖而出者,才能代表家族, 和别家的子弟争夺有限的名额。

    这次给六皇子选伴读,也不例外。

    哪怕六皇子给出的条件一看就是在为难人;哪怕成了六皇子的伴读,十有□□少不了顶锅受罚。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大晋立国之初九设立的崇文馆了。

    大晋太-祖是草根出身, 当年跟着他打天下的老兄弟很多都是同乡, 有的更是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打天下的时候, 人家给他拼命, 他得了天下之后, 也不好翻脸不认人。

    太-祖自己就是泥腿子出身, 跟他一块儿玩儿到大的那些, 又有什么好背景?

    连读书识字都是后来边打仗边跟着军中的书吏学的。

    这些人自己吃够了读书少的亏,轮到自己儿孙的时候,就想着给他们找个好先生,将来也做个受人尊敬的文学大家。

    但是吧,每个朝代刚立国的时候,都是人才紧缺的时候。

    别看现在齐覃在位,每年多少二甲进士都只能谋个候补。刚开国那会儿,一个秀才都能当县令。

    这人才少了,老师就不好找了。

    毕竟,能当官的,谁去给你当教书先生啊!

    没办法,一群老兄弟就求告到了太-祖那里。

    当时,太-祖已经有了几个皇子,同宗的兄弟有孩子该上学的也不少。

    太-祖就圈了一处前朝用来的藏书的宫室——蓬莱阁,改做了尚书房,让皇子公主和宗室子女在里面读书。

    先生都是现成的,是前朝教导皇子的老学究。

    一众勋贵就是听说这件事,才会蜂拥而至。

    一群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儿,排成队跪在乾清宫的东南阁,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哎呀呀,那个场面,真是太辣眼睛了!

    太-祖被烦的没办法,只得松口,让勋贵家的子女也去上学。

    但这样一来,“尚书房”这个名字就不合适了,当时的太傅重新取了名字,就叫做“崇文馆”。

    这是崇文馆的雏形。

    后来,随着太-祖和第一代的老国公司老侯爷们相继陨落,皇室越发地高高在上,崇文馆虽然没有废除,但皇子公主读书的地方,已经不和大臣们的子女一起了。

    不用多说,教皇子公主读书的先生,肯定比教其他人的强。

    说白了,那些高门重臣之家,看重的不是皇子伴读这个身份,而是教皇子读书的老师。

    所以说,齐晟想象的,靠着自己两句话就把人刷下去,纯属个人想象。

    甚至于,淑妃还没来得及选人,齐覃就背着手来到了钟粹宫。

    “爱妃呀,小六不是该选伴读了吗?”

    正在舔颜的淑妃猛然清醒了些,明眸流转,问道:“怎么,可是陛下这里,有人走后门儿了?”

    “爱妃何必说的那么直白呢?”齐覃没有半点儿羞愧之色。

    他轻轻握住淑妃的纤纤素手,一边慢慢摩挲,一边温柔一笑,“小六是朕的儿子,朕选的,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一笑倾城。

    淑妃顿时就受了会心一击,只觉得整颗心脏“噗通、噗通”,好像要从胸腔里蹦出来一样。

    迷迷糊糊的,她也没听清齐覃到底说了什么,只会一个劲儿地点头,嘴里应着,“好、好、好。”

    齐覃得意一笑,“朕就知道,还是爱妃最懂朕的心。明天,朕就让人把沈家那孩子领过来。”

    “沈家?哪个沈家?”

    淑妃陡然清醒,暗暗懊恼,自己竟然又中了美人计。

    陛下真是太坏了,明知道她最受不得这个。

    齐覃难得的有些不好意思,“咳,就是户部郎中沈愿的儿子,嫡长子。”

    淑妃心里有数了。

    ——陛下只说了官职,就说明这沈家肯定是没有爵位的。而且官职也不高,才正四品,说明不是高门大户。

    看得出来,齐覃自己都觉得,让一个四品官的儿子给皇子做伴读太勉强,还特意强调了是嫡长子。

    但真到了外边,小门小户的嫡长子,怕是给高门大户的庶子端茶倒水,人家都嫌弃他不懂茶道。

    不过嘛,这个人选,正合了他们母子的意。

    只是,淑妃觉得奇怪,齐覃怎么就注意到了一个四品郎中,还特意选了人家的儿子呢?

    可别是准备重用人家吧?

    “陛下的眼光,妾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

    淑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咱们小六您也知道,虽然有几分小聪明,性子却最是惫懒。这还没入学堂呢,就惦记着怎么逃课了。”

    齐覃脸色一黑,“哼”了一声。

    淑妃赶紧给他端了杯茶水,冲他讨好地笑了笑,“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等他脸色好了一点儿,淑妃才接着说:“能被陛下看中的,必然有过人之处。若是被咱们小六给带坏了,那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一番苦心?”

    一听这话,齐覃又升起了护短的心思。

    “他一个小官的儿子,能给朕的儿子做伴读,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代主子受过,那也是他的福气!”

    他到底还是说了为啥会选中沈介。

    “是张卿求到朕这儿来了。”

    朝中姓张的官员有很多,但能让齐覃私底下还叫得这么亲热的,就只有暨阳侯张敷了。

    张敷原是齐覃的伴读,还是伴读里最得齐覃心意的。

    至于原因,除了他会来事儿之外,就是嘴巴甜。

    同样得力的官员,不用多说,齐覃肯定是更喜欢嘴巴甜的那个。

    说起张敷怎么会推荐沈介呢?

    实在他们两个的关系有点儿复杂。

    张敷的现任妻子,是沈愿的前妻,也就是沈介的生母。

    认真算起来,沈介是张敷的继子。

    张敷爱重后妻,而后妻惦记着长子,张敷也不得不为了这个继子的前程奔波,冒着风险求到齐覃面前。

    张敷了解齐覃,知道这位陛下虽然喜欢听好话,但内心却极有原则。

    找陛下走后门,一不小心,就会被厌弃。

    好在皇子的伴读不是太子的伴读,不必很考究家世,齐覃也就给了张敷几分薄面,答应到钟粹宫当说客。

    了解了这沈介的来历之后,淑妃是彻底放心了。

    不过,既然这沈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背景,淑妃这里就有要求了。

    “要这沈介跟着小六也不是不行。但小六说了,他的伴读,必须得能陪他玩儿蹴鞠。”

    齐覃道:“这个容易,回头让沈介自己学就是了。”

    这年头,想当官还得考科举呢。想给皇子做伴读的人那么多,沈介已经靠走后门免了话甘拜下风。

    但偏偏,这两个当事人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淑妃当既转嗔为喜,柔声道:“陛下问湘嫔妹妹做什么?”

    提起湘嫔,齐覃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痛苦之色。

    他抓住淑妃的手,满脸殷切地说:“你能不能给湘嫔说说,让她不要三天两头地去御花园葬花了?花开花落自有其时,万物枯荣自有其规,又何须人为收敛?”

    淑妃一呆:“葬花?这是湘嫔的新爱好?”

    “朕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

    他只要一想到刚刚过来钟粹宫的时候,路过御花园,被湘嫔那凄厉的堪比鬼哭狼嚎的歌声吓得浑身一哆嗦,就觉得不堪回首。

    词儿明明也是极好的词儿,湘嫔究竟是怎么唱出那个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