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零二章大魏帝国陆军上将:关羽

    益州。

    关羽、张辽。

    两位大将坐镇蜀汉之地超过半年。

    干掉刘璋,驱逐南蛮,两人的合作之下,蜀郡、巴郡、汉中郡,三郡完全打通

    百姓生活恢复正常,并开始对巴蜀平原进行开发。

    巴蜀平原。

    乃天府之国。

    堪比关中八百里秦川。

    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粮仓。

    曹旭非常重视,令关羽、张辽动用魏军垦荒造田,一部分作为军田自屯, 一部

    分以极低的租金,租赁给当地没有耕地的百姓,既收买人心,又增强生产。

    现在。

    除主粮以外。

    这里还大量培育了花椒、辣椒、桑树这地经济作物,巴蜀最强的特产是名满天

    下的蜀绣,此物极其精贵,在中原很受欢迎,出口到西方更是天价。

    如此重要的产业链。

    曹旭又怎么可能会放过?

    因此又引入新式织布机、以及蒸汽机与技工,为巴蜀打造最先进的纺织工厂,

    用纺织工厂来织布,再招募蜀娘刺绣制丝,很快就能使产量暴增。

    不仅如此。

    巴蜀水源充足。

    水利资源非常丰富。

    这种环境造水力发电战很方便。

    总之,百姓生活日渐富足、流民数量迅速减少,刘璋才死半年多,早就被百姓

    抛到脑后。

    虽然关羽、张辽与益州本地士族集团仍有07摩擦,但魏军在益州驻扎精兵十余

    万,大魏威势如日中天,益州士族集团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魏军收

    割民心。

    "报!

    "禀告刺史大人!”

    “禀告张将军!”

    “孟获上书!”

    关羽、张辽、正与归降的益州别驾张松等益州名士喝茶,希望借张松等益州名

    士的帮助,缓解与士族集团的关系,以免这帮人总是背后使绊子。

    "孟获?这个家伙又想怎么样?”

    关羽露出不屑之色。

    他对孟获显然没好感。

    张辽微微一笑:“云长,不必如此,孟获是自己人,自从被送到许昌改造几个月

    以后,如今对大魏也是忠心耿耿,他被派去安抚诸蛮,几个月下来想必有成果了

    说话间。

    张辽亲自看一遍上书。

    他双眼顿时一亮:“果然,南蛮十六部愿意向大魏称臣,并且皆已经开始信仰道

    教,看来一切进展的很成功啊,这可是大功一件!

    关羽这才满意了。

    曹旭把孟获放回来。

    不是让孟获回去当山大王。

    孟获的主要任务是为大魏稳住西南边陲,说服其他山大王归顺朝廷、不要三天

    两头与朝廷作对,为此曹旭给予很多款待,并且全力输出文化、宗教。

    没想到。

    计划很顺利。

    孟获在南蛮很有影响力。

    当见识许都的繁华、美好、富庶,他对中原文化产生深深的崇拜与向往,甚至

    有一种自渐形秽的感觉。

    以前老是被中原人称之为蛮子。

    孟获还很不服气甚至妇女。

    现在看来确实不假。

    孟获将各种先进的中原产品带到南蛮之地,更请来了许多为道长,在当地建造

    道庙、传道解惑。

    蛮民本迷信鬼神。

    这招杀伤力太大了!

    各大部族首领基本都皈依道教,就连兀突骨这样以凶残著称、拥有数万战无不

    胜藤甲兵的南蛮大首领,如今也心生敬畏,没有了侵略中原之心。

    +几位南蛮首领。

    听说大魏帝国建立。

    他们准备跟随孟获前往中原,到洛阳朝拜魏天子。

    先见识一下天都洛阳的盛景,继续到作为陪都的许昌,前往鸿蒙寺拜访国师张

    鲁,并且进修学习-段时间。

    孟获送信。

    也是解释清楚。

    希望关羽予以配合。

    大家真的是诚心朝拜求学。

    倒时可不要把众首领扣押了。

    益州名士张松在现场,当得知凶神恶煞、生撕虎豹,当年刘焉都无可奈何的南

    蛮众首领,居然就这么归顺了,他感到非常震撼。

    不可思议!

    朝廷几乎没用一兵一卒!

    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

    大魏尽管刚刚建国,其实力与影响力,却是日新月异,张松此刻有一种预感,

    大魏很可能会超越鼎盛时期的大汉。

    关羽当然不会阻挠孟获-伙去中原取经。

    他特意写了一-份信交给各地。

    到时放行也就实力。

    然而。

    就在这时。

    大魏朝廷使者到了。

    关羽、张辽精神都为之一振。

    两人知道大魏在不久前正式于洛阳建国,关羽作为封疆大吏之一,朝廷不可能

    不派人封赏与沟通。

    “你们二人在益州有功。”

    "更在淮南、乌桓等地立有大功。”” 益州刺史关羽保留官职不变,领益州军区司令军职,授予大魏陆军部上将军衔

    ; 蜀郡太守张辽保留官职不变,领益州军区总参谋长军职,授予大魏陆军部中将

    军衔!

    关羽、张辽一脸懵。

    陆军上将,陆军中将?

    军区司令、军区总参谋长?

    这些都是什么鬼,为什么完全听不懂呢!

    原来!

    曹旭不仅推动官制改革。

    他紧接着又推动军队改革。

    一个良好制度必须是文武并举的。

    大魏帝国文官体系、武官体系并行,彼此是两套截然不同的系统,曹操在曹旭

    的帮助之下,设立一套全新的军职制度、军衔制度,打造更高效的军事体系。

    如此。

    可大大提升。

    军队的作战效率、战斗力。

    今后大魏官员最多可拥有四种身份,它们分别是:爵位,官位,军衔,军职。

    爵位是传统分爵,比如国公以及各种亭侯、乡侯、县侯,但不设王爵,爵位有

    封邑、可有条件世袭,但没有任何实权。

    官位是传统官职,以曹旭打造的四大体系为主,四大体系又以最庞大的三省十

    八部为主,分为九品。

    军衔是军功爵,本身并无实权,却代表功勋与资历,可以让军职晋升更加透明

    化,有利于军队的建设。

    军职是军官职务,只不过与传统的校尉、将军不同,曹旭打造一套从“班长" 到“

    司令"的军职体系,将大魏帝国分成十个军事大区,每个大区只设置一位司令。

    关羽就是大魏十大司令之一。

    他同时也是帝国仅有的八位陆军上将之。

    一般情况之下,官职与军职是不能同时担任的,不过由于080益州这边还不稳

    定,所以关羽既是益州刺史、又是益州军区的最高级别官员。

    这充分表现大魏帝国对关羽的信任。

    张辽也不差,大魏一共只有十六陆军中将,他就是这十六为陆军中将之一,在

    中将之内排名数一数二,随时可能晋升上将,同时还担任蜀郡太守的官职。

    搞清这些改动。

    关羽、张辽都很吃惊。

    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样改革重要性。

    两人惊讶发现,军队经过如此重组以后,各层级任务以及协作变得比以前更加

    高效了。

    可以说。

    前这种军队管理方法。

    比秦汉时期不知领先与先进了多少年。

    天子交给关羽的任务就是,让关羽依照官制、军制的新法,改革整个益州各郡

    从军队到官场全部重组,并将重组方案递交朝廷。

    "效率太惊人了!”

    "大魏才刚刚建立! ”

    “竟然就已经有这么大动作了吗?”

    张松等众益州名士将这些都看在眼里,他们对大魏朝廷的改革计划感到非常

    震撼与震惊。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大魏帝国官员、军官如此大刀阔斧的重组一旦成功,最终将互相集合起来,形

    成一台无比精密、无比庞大、无比高效的国家机器。

    如果说这台国家机器是-一个孔武有力的成年人。

    秦汉时的朝廷简直像一个幼稚的早产婴儿。

    从这大胆的改革就能看出来。

    大魏的野心与魄力之大。

    实在是耸人听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