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章 有人欢喜有人悲

    殷璃笑着瞥了眼幺鸡和陆遥,道:“看把你们紧张的,孤现在强壮的就像一头小牛犊,怎么可能会着凉伤风?放心吧,孤没事。”

    刑部衙门前的衙役在东宫的马车出现在长街的时候就快速进去禀告,是以,在殷璃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刑部官员们就已经成列站好。

    在见到皇太女朝着他们看过来时,纷纷下跪行礼;魏敏已经接到圣旨,自然是要站在最前面恭迎东宫储君。

    “臣等恭候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殷璃走到魏敏面前,亲自伸手将其扶起来,然后才朝着跪在后面的一众刑部臣子道,“都起来吧,孤此次前来刑部冒然打扰,也是因为父皇的旨意;接下来的数天孤都要在刑部审理杨平之和蔡康私卖军械的案子,所以就要打扰诸位大人们了。”

    皇太女将话说的这般客气,就算是真的要打扰刑部上下,在场之人也不敢多言。

    魏敏身为现在刑部最高的长官,自然是要小心招呼这位未来之君的,“殿下客气了,我等也早就收到了旨意,要求配合殿下主审;眼下证人、证物,还有犯官都已经被关押在刑部,殿下可随时传唤。”

    听到魏敏的声音,殷璃朝着这位将来必定会坐上刑部尚书职位的魏大人上下扫了好几眼;相较于一些迈入中年的朝中大臣的大腹便便,魏敏生的着实清瘦了些。一身宽大暗色的官服穿在他的身上,就像是挂在一个衣架子上似的,瞅着空空荡荡的;明明只是四十出头的年纪,可是一张蜡黄的脸和眉宇之间紧皱的眉峰都显示出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郁色,若不是还有这满头的青丝撑着,真的很难相信眼前的男子会正值壮年之龄。

    殷璃虽然在以前没见过魏敏,但是也曾听过下面人对他的描述,他人口中的魏大人那可是个义愤填膺、嫉恶如仇的主儿,工作能力更是不在话下,不然也不会曾任刑部左侍郎的位置。

    可如今出现在殷璃面前的他,一身傲气与铮铮傲骨都像是受到了极大地磋磨,看来左迁的这件事还是对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殷璃收回审视的目光,就像是不知道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似的,慢条斯理的开口:“孤听闻刑部老尚书将要告老还乡,眼下魏大人暂代尚书之职统领刑部上下,看来用不了多久,这尚书的位置就是魏大人你的囊中之物了;到时候,孤定要来向大人讨一杯高升的喜酒尝尝。”

    发生在崇德殿的事随着天子口谕的降下已经让不少人知道,谁的心里都明白,这刑部老尚书突然之间告老还乡是谁运筹帷幄的杰作;眼下,这位当初在崇德殿里一手将老尚书拉下来的东宫储君却跟没事人一样出面恭喜魏敏,且并不居功,可见她并未像他人想的那般,将魏敏能高升上来的契机当成是自己的功劳,要求魏敏为她效忠。

    就连魏敏在听了殷璃的这番话后,诧异的朝着她看了一眼,继而恭敬道:“微臣绵薄之力,只为朝廷效忠,不辜负皇恩厚德,不心寒天下百姓。”

    “说得好。”殷璃朝着刑部衙门里走着,道,“杨、蔡二人的行为如果真的被调查属真,那他二人就算是过去再有功于朝廷,也绝对不能姑息;要知道,此时京城是一片太平,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涣州却是水深火热,明明同样是天子治理的盛世,可在我大周境内我大周百姓的性命却如刍狗一般说没就没了,而且还是死在了我朝兵部督造的军械之下,如此令人发指的情景,简直令人发指、痛恨憎恶。魏大人,此次父皇命令三司会审,就是要让我们给涣州百姓讨还一个公道,要天下的百姓们都知道,谁要是敢当我大周的蛀虫,大周的律法定会让其付出血的代价。”

    魏敏这些年来也算是听说过不少有关于东宫的荒唐言论,所以他的心里,多多少少对这位东宫储君是有些偏见的。

    可是今日,在听见她的一席话之后,魏敏心底快要熄灭的火焰就像是被人重新点燃了一般,一双眼睛晶亮的看着殷璃,掷地有声道:“殿下爱民如子之心,微臣深受感动;微臣定会协助殿下,将涣州一案调查个清清楚楚,给天下人,给涣州百姓一个交代。”

    殷璃看着魏敏微微抖动的手指,清然的笑了,然后就道:“那就请魏大人前面带路吧,我们也不好再耽搁,直接就去大牢,先去会一会杨平之和蔡康。”

    “殿下请跟着微臣这边走。”

    眼瞅着皇太女在魏敏的带领下直奔刑部大牢,其他刑部官员的心中都在这个时候有了自己的小九九。

    这魏敏是太元三年的进士,自打入了刑部衙门之后,就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小的郎中爬到了左侍郎的位置上;别人在朝为官,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就算是没有关系,也会给自己制造点关系出来。可魏敏在这其中当属异类,了解魏敏的人都知道这位魏大人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儿,性格十分耿直,若有人犯事到了他的手里,就算是天王老子来说情,都会被他毫不犹豫的挡回去;要不是看他颇有能力,恐怕这刑部早就没有了他的立足之地。

    虽说曾经任职左侍郎的他也有不少人巴结,可是有更多的人在背后诅咒着他,等着看他将来闯下大祸,捅一个大窟窿,从左侍郎的位置上掉下来。

    很显然,这一天没等多久就来了。

    去年江州知府贪墨一案那可是个烫手的大山芋,就连刑部老尚书都要避上一避,没想到魏敏这个二愣子硬是将这个案子给办了下来,不仅抄没了那知府的家宅,还得罪了不少的人,就连有人上门说情送礼,都被他毫不留情的挡了回去。

    魏敏此举做的也算是够绝,但凡是有点眼色的人都知道那江州知府的背后可是有着大靠山的,他这样做,不就是在打那些身份特殊之人的脸面吗?

    所以,在江州知府一案结束没多久,魏敏就因为‘犯错’被左迁,从左侍郎的位置又掉回到郎中的小职位上,受尽他人嘲笑不说,就连同一个衙门的人都会在这个时候时不时的伸脚踩他几下。

    本以为这个人这辈子就这样了,别想再起来了,没想到今日一大早,就从崇德殿里来了天子的口谕,让这个已经受尽他人白眼和冷遇的魏敏又再次起复,成了天子眼前的红人。

    正如皇太女所言,眼下魏敏虽说只是暂代尚书一职,可是,只要他将这次的案子办的漂亮,再加上有皇太女的美言,这尚书之位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吗?

    此时,曾经对魏敏落井下石过的同僚们都在这个时候惨白着一张脸,冷汗更是早就打湿了身上的官服,恨不能在此刻告老还乡的人是他们才好。

    相较于一些小人心中的惶惶不安、惊恐害怕,魏敏此刻显然是已经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将要协助皇太女主审的案子上。

    刑部大牢里,殷璃走在最前面,方向直奔大牢刑房。

    身侧有衙役与牢头为她掌着灯、照着路,魏敏在一旁为她说着如今掌握到的情况,“大理寺那边已经将证人与证物进行过核实,已经确认无误;只是二位犯官至今都一口咬死,不肯认罪。”

    殷璃道,“这个孤知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已经跟孤汇报过,所以孤才让人将他们两个移到你的刑部来;魏大人,孤不瞒你,既然已经确认了证人与证物,那就证明这两个犯官所犯的罪已经是事实,他们两人至今都不肯俯首认罪,不过是想要再挣扎一下,侥幸的以为只要矢口否认,我大周的律令就不能将他们怎么样。面对这样刁顽的罪徒,魏大人身为刑部官员,应该有不止一种办法让他们开口,叫他们伏罪吧。”

    魏敏说出心中顾虑,“微臣自然是有法子对付负隅顽抗的罪徒,只是这两位犯官身上毕竟还有官职在身,微臣担心不好用寻常的法子来对待他们。”

    殷璃笑了一声,驻足看向魏敏,“杨平之和蔡康就是吃准了你这种心理,所以才敢至今都矢口否认、死不认罪;难道大人要让他们称心如意?或者是等他们缓过劲儿来,钻到空子,逍遥法外?”

    魏敏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躬身认错道:“是微臣糊涂了,差点中了小人的奸计。”

    “你不是中了奸计,而是有所顾虑。”殷璃点拨着他,“魏大人,你知道为什么父皇要突然之间起复你吗?原因很简单,父皇十分满意你在去年办的那件江州贪墨案。”

    魏敏霍然抬首,怔怔的看向殷璃。

    殷璃继续朝着大牢里早已备好的刑房走着,道:“江州知府算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个四品而已,我大周朝四品官员随便一抓,都能抓一大把。可是为什么这起贪墨案却没人敢审呢?还不是忌惮着这知府身后站着的人。可是你却不畏强权,为朝廷追回了千万两的盐税,这份本事与硬气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