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6章 惊出一身冷汗

    是以,在殷璃来到崇德殿的时候,平康帝早已在殿中等候她多时。

    在她走进去行礼过后,平康帝竟然还宣了早膳上来。

    看着宫人们络绎不绝的将精致的早膳摆在殿中的长桌上,殷璃就站起了身,跟在平康帝的身后落座,虽说在来崇德殿前她已简单的吃了点,但面对眼前这还冒着热气的美味,多少还是有些食欲大振,想要再给自己的五脏庙里塞点好东西。

    平康帝留心观察着殷璃的神情,见她悄悄地吞咽口水,已经寡淡清冷了好几天的眼睛里总算是在这时候露出了几分笑意。

    在平康帝看来,他的这个女儿就算是再聪明机灵,常常将自己折腾出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可这骨子里多多少少还是带着些天真娇憨的,偶尔在行动之间暴露出来,还是挺招人喜欢。这样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真实神态,自然是要比那些煞费苦心之人故意营造出来的虚假一面更让人心生欢喜。

    魏公公就是平康帝肚子里的那条蛔虫,只需抬眼朝着平康帝看一眼,魏公公就能猜出这位深不可测的帝王之心。

    难得见平康帝今日展颜,魏公公一面替主子们布着菜,一面看准时机,是时候的开口道,“殿下,这些膳食都是皇上按照你的喜好专门让御膳房做来的,殿下来尝尝这水晶虾饺,沾醋吃,是不是格外美味?”

    殷璃又不傻,在落座的那一瞬间就知道眼前的这桌早膳是专门为她准备的。

    眼下又听魏公公这么一说,她顺势就夹了虾饺沾了玫瑰香醋,满满的吃了一口,双眸笑的亮晶晶的看向平康帝:“父皇,现在御膳房的手艺真的是越来越好了,这水晶虾饺味美鲜甜,一口咬下去,满口的鲜香真是拦都拦不住,儿臣谢父皇为儿臣准备的这些,儿臣很欢喜。”

    平康帝见殷璃吃的起劲儿,脸上的笑容发自内心,“喜欢吃就多吃点,你马上就要离开京城,这一路且不说危险,怕是这份苦都是你从未吃过的;你这个孩子素来就是个爱挑食的,这些年东宫的小厨房手艺是何等精妙朕也是有所耳闻,想必是将你的胃口养的愈发刁钻。等离开了京城去了广源府,你也不能再像宫里这般挑三拣四了,多吃些东西,每天三餐都不能落下,这样才能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的回来。”

    殷璃又在连吃了几个素丸子之后,才一脸满足的答应道:“父皇放心,儿臣会照顾好自己的;倒是父皇你,儿臣不在宫中的这段时间,父皇也该珍重自己的身体才是。广源府那边的差事,儿臣会办好,父皇不必为儿臣太过忧心。”

    “其实朕不仅是想让你将广源府的灾情彻底稳住,更想让你将城北军的情况调查清楚。”

    殷璃明白平康帝的意思,放下手中的筷子,脸上的笑意也收敛了几分,“父皇是怀疑城北军出现在广源府并非控制暴乱这么简单?”

    平康帝叹了口气,道:“其实,在朕年轻登基时开始,就想要调整我朝军制,我大周军制是太祖皇帝定制的,除了镇守边陲的数十万大军是直接掌握在天子的手中之外,为了维护地方安稳,地方也有屯兵的规制。按照地方地盘的大小,百姓的人口数量,地方屯兵的数量也有着各种变化,并不限制,而这种变化通常都是掌握在地方将领的手中。换句话来说就是,那地方将领若是个野心之徒,他就算是屯上数万地方军,也是有这个能耐的,朝廷这边对他的行径也不好挑出不妥来。谁让我朝军制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这样可供人钻的漏洞,让人拿他们不得。”

    殷璃道:“儿臣明白父皇的意思。太祖皇帝从一开始制定这样的军制,其实是为了保护好地方百姓,稳固一方安宁,全部都是出于一片爱民之心;可这爱民之心若是被不轨之人阳奉阴违的利用起来,那可就是个大大的祸害了。谁让这地方的将领的权力太大,不仅有独自招兵买马的权利,还有自由行动的权利;就比如说这次的城北军,城北军隶属于平凉郡,平凉郡跟广源府可是有着三百里左右的路程,广源府那边刚刚出了事,三百里外的城北军就立刻接到了消息,不先上书朝廷,直接就先行动起来,直奔广源府而去,让本来就混乱的广源府更是乱上加乱,你还不能就他们的行为说出错处来,谁让他们地方军有平叛地方的权利呢;这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都说不出。”

    “皇儿果真聪慧。”

    平康帝并不吝啬的夸赞着殷璃,继续道:“城北军的这一趟行动,让朕十分忧心,试想,将来若是其他地方军也像他们这般无诏令就乱跑,那我大周的江山岂不是要乱起来了?所以,朕定要在有生之年,将这地方军的权利给收回来,绝对不能让不轨之人同有战斗力的地方军狼狈为奸,为祸我大周百年基业。”

    讲到这里,平康帝就眸光深邃的看向殷璃,“阿璃,此次你出京城,营救你的二驸马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朕要你搜集城北军为何突然行动的证据,朕要借着城北军闹出来的这件事,将这些年一直搁在朕心里的地方军兵权,一并收回来。”

    殷璃立刻站起来应允道:“是,儿臣定不辜负父皇的嘱托。”

    说完,殷璃就悄悄抬起头审视了一眼平康帝,试探性的开口,道:“父皇可是怀疑这城北军里,有人跟朝堂上的人勾结?”

    平康帝看了眼殷璃,笑着勾了勾嘴角,“你这个孩子,不用说这样的话来试探朕,难道你就不怀疑吗?而且朕相信,我们怀疑的人定是同一个。”

    殷璃立刻了然于心,看来她的父皇还真是一只彻头彻尾的老狐狸,又是聪明,又是狡诈,利用起她来,还真是一点都不犹豫呢。

    父皇说他们怀疑的人是同一个人,那就证明父皇也在怀疑她的外祖父阮征。

    只有百官之首的当朝丞相,才能是那个除了天子之外,能命令的了城北军行动起来的人,而父皇要她去查城北军,可谓是一石二鸟,因为只要她向城北军开刀,那就相当于在向阮府开刀,同时,父皇还能收回地方军兵权。

    算来算去,这件事若是办成了,最大的赢家绝对是父皇。

    难道他老人家摆了这么一大桌子早膳来给她送行,也难怪当初在她提出要离开京城前往广源府的时候,殷雪珊那个傻女人那般叫嚣阻止,都拦不住父皇的点头同意。

    起初,她还以为是父皇有些偏向她了,现在看来,这分明就是父皇早就算计好的一盘棋,她和殷雪珊那个二愣子都被算计进去了;果然啊,君心似海这句话,真的是一点都没说假,怕是就连外祖父都没想到,父皇早就在打这样的主意吧。

    平康帝打量着殷璃的神情,就知道她已经猜出些他的心思,而他,其实也没有想要瞒住她的意思;相反,若是这个孩子到现在都没猜出来,反而他还要失望呢。

    身为储君,就要有这样高瞻远瞩的心思才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个江山坐稳。

    平康帝夹了一块茄荚送到殷璃面前的白瓷小碟里,看着她流光暗动的眸子,道:“朕听说,你已经筹措好二十万旦赈灾粮食,且这粮食已经在运往广源府的路上,不出三日,应该就能抵达。”

    殷璃抬眸看向平康帝,“当初既然承诺了父皇,儿臣定会全力应诺,父皇应该了解儿臣,儿臣虽然没有大的本事,但向来说话算话。”

    平康帝呵呵笑了两声,“你的本事是大是小,朕心知肚明。只是这次,你倒是让朕见识到了觉鸣山庄的能耐和本事,那可是二十万旦赈灾粮食,就算是由户部来筹措,没个十天半个月根本办不到,而这觉鸣山庄一出手,就像是轻松地从自家的粮库里拉出来一些备用的粮食一样,大气都没怎么喘。拥有这样实力和底蕴的觉鸣山庄,真是让孤刮目相看,阿璃,你倒是会给自己找亲戚,拥有这般能耐的亲戚,这天下间怕是也没几个吧。”

    殷璃脸上的笑容虽然未变,可这砰砰跳动的心却在这个时候慢慢的紧了起来,“父皇此言差矣,这觉鸣山庄就是个小小的江湖帮派,有点钱,也有点人脉,这次之所以能在这种时候帮了儿臣一把,也是那陆庄主早早听了儿臣的吩咐,一早就备下了这些粮食,这才在儿臣需要的时候,立刻拿了出来。要说他们有实力和底蕴,就有些夸大其词了。”

    平康帝微微笑着看向殷璃,手中的筷子也一下一下的戳着桌面,道:“皇儿不必这么紧张,朕是不会对自己的亲家做什么的,朕知道,你爱慕着你的三驸马,三驸马又是出自觉鸣山庄,你想要照顾他们,也想要保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