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9章 城北军的手段

    殷璃怔怔的看着陆遥,硬是将他给看的奇怪了,“为何这样看着我?”

    殷璃道:“我只是没想到会从阿遥你的口中听到这些。”

    陆遥道,“怎么?你觉得这些话只有阿敬能说出来,似我这般江湖出身,无法讲出这种有助于你的话?”

    殷璃脑子里的那根神经立刻绷紧,赶紧摇头否认:“当然不是,我只是发现这次离京之后,你好像变了许多,不像在东宫那样常常一人沉默寡言,眼神中的神采也多了起来。阿遥,你是不是很不喜欢京城,不喜欢东宫,觉得这民间才是最有意思的?”

    陆遥垂下眸子,纤长的睫羽遮住他眼底的感情:“殿下莫不是忘记了?我这个驸马跟其他驸马不一样,我是从民间走出来的,这里的一切,才是我最熟悉的。”

    殷璃一噎,讪讪的笑了两声,“阿遥你自然是跟别人不一样的,在我心目中的份量不一样。好了,我听你的,不冲动行事可以了吧?”

    陆遥瞥了眼殷璃,就继续驾马前行,那神情倒看不出他此时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至于殷璃,则是乖乖地跟在后面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她算是发现了,她的这位三驸马什么都好,可这醋劲儿却是大的惊人;在东宫的时候,就时不时的拿沈墨池和尉迟敬来怼她,本以为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升温,他这醋劲也该小了些,可没想到在来到广源府之后又犯了。

    而且据她观察,他似乎对尉迟敬抱有的某些态度要比沈墨池的还要严重,难道在他的心里,跟沈墨池相比,他更加忌惮尉迟敬?

    只是这些问题她可不敢主动凑上去询问,这小祖宗向来是个清新寡淡的,况且这脾气还不太好,若真将他不小心惹毛了,她才是那个最倒霉的。

    就这样,殷璃一路心事重重的跟着陆遥进了城。

    待二人骑马穿过城楼,看见眼前萧条的景色,殷璃就算是再有心理准备,也被这重灾之后的广源府给惊着了。

    只见曾经富饶平静的城池到处都是一片颓败之象,原本宽敞的大街上,几乎很难见到一个人影,就算是有人经过,那也是身着褴褛的灾民;反观在大街上时不时走过的一队队城北军,各个戎装鲜亮,神情尽是默然;跟这座城池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有着极不融洽的别扭感。

    看到这里,殷璃就愤怒的笑了:“百姓们背井离乡,食不果腹,穿着褴褛破衫在这世道求生,可这些拿着朝廷俸禄的将士们呢?你看见他们那一个个红光满面的样子了吗?看见他们那副事不关己、冷漠无情的神情了吗?他们这是来镇压暴乱的吗?是给像父皇写的奏疏上一般,将民生疾苦感同身受的模样吗?看来掌柜的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些城北军果然藏着猫腻。”

    陆遥为了不招摇过市,扶着殷璃从马背上下来,凑近到她耳边,再次叮嘱道:“看来这广源府真的是被城北军把控的严严实实,我们现在在他们的地盘,一切都还需低调一些为好,记住我刚才交代的话,不能意气用事。”

    殷璃在深深地吸了口气后,就对陆遥点头答应。

    就这样,两个人便装作客商的样子,一边牵着马,一边行走在城中的大街上。

    在二人走了一阵,终于来到光源府衙的时候,就看见了一个施粥的粥棚;在而粥棚前正排着长长的队,许多灾民都手中拿着一个碗,翘首以待着快点到自己。

    看到这里,殷璃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将手中的马缰送到陆遥的怀里,跟着,快快步朝着灾民队伍跑过去。

    陆遥瞅着一溜烟儿就跑开的殷璃,赶紧将手中的缰绳拴在一旁的老槐树上,跟着殷璃的步子就追了上去。

    而此时的殷璃,脸上露着和善的笑容,装作排队的站在灾民队伍的最后面,垫着脚看向其他已经领到食物食用的灾民,“咦?这白米粥怎么这么稀?就跟白水似的,这能吃饱肚子吗?”

    听到殷璃发出的疑问,站在她前面的一位妇人转过身来,在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之后,主动开了口:“公子,你不是我们广源府的人吧?”

    殷璃满面堆笑,点头应道:“是啊,我是北方人,跟着家中兄长出来做生意,听说这广源府遭了灾,我们就来看看,没想到这灾情居然如此严重。刚才我一路走过来,就看见这衙门门口有粥棚,其他地方连个发放食物的地方都没有。”

    妇人长叹一声气,看着殷璃直摇头,道:“公子,现在这广源府不是人能待的地方,你既然不是我们这里的人,那就早早离开吧;免得在这里碰见了流寇或者是其他的坏人,那这性命可就难保了。”

    看见妇人在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眼神害怕的朝着站在不远处手持佩刀正在巡视粥棚情况的城北军,殷璃就知道,她口中的坏人应该就是指这帮兵痞子。

    看来这城北军的名声真的是烂透了,人人提起不是唾骂,就是畏惧。

    殷璃尽量让自己表现的天真随和一些,看着这善良的妇人,道:“大姐,你就是当地人吧?听说,广源府在遭灾之后,有些人还是跑出去逃荒了,你怎么没有跟着一起出去?我看你年纪也不大,应该能跑得动,还是说你舍不得自己的家乡?”

    妇人满眼苦涩,道:“起初是能跑,但是没有跑,可现在就算是想要跑,也跑不了了。”

    “这话是何意?”

    妇人指了指城门的方向,说:“广源府的灾情从一开始并没有这么严重,那时候朝廷还派了钦差来,这位钦差大人身份还不简单,总之是个跟皇家有亲的贵人;钦差大人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二十万旦赈灾粮食,我们这些起初没有离开广源府的灾民就是看在有这二十万旦粮食在,想着性命能够保住,这才没有跟着其他人一起去逃荒;可没想到,这赈灾钦差是个黑良心的,他在广源府只装了几天后,就昧下了朝廷给我们这些灾民的灾粮;我们这些灾民眼见着就要饿死,又怎么可能任由欺压,可就在我们刚刚闹到衙门,城北军就来了。这些当兵的,根本不听我们的诉求,先是封了城,对我们大肆镇压,跟着又派了大量的人守住了城门楼子,对我们这些灾民加以控制,不准我们踏出这城门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