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占城稻此刻不宜推行?【跪求全订】

    第二百七十二章?占城稻此刻不宜推行?【跪求全订】

    王辰的话语,让李世民开始深思琢磨了起来.

    如果按照这么说的话,那倒的确可以在整个南方进行推行.

    李世民可不在乎什么南北差异,经济重心随便转哪,他不是特别在乎.

    但只要确定一点,政治中心以及权力中心在长安城,在整个关中地带,那他就可以忍受.

    如果南方真的能够成为供应天下粮食的粮仓,那他估计要笑得合不拢嘴,巴不得南方经济迅速崛起.

    到时候直接在南方建几座粮仓,种出来的稻米储存在里面,那简直不要太舒服.

    想到这里,李世民双手搓了搓,然后有些期待性的问道:“那王兄弟,你莫非是准备搞粮食买卖,等到实验成功了就大干一笔”

    王辰捂了捂脑袋,有些无奈的说道:“这想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哪有那么多闲工夫,还搞粮食贸易.”

    “想要贩卖粮食,那最起码也要加大业大,人手充足,而且少说自己也要有一大块地.”

    “偏偏这种稻谷的生意,也需要时间来积累,跟咱们先前搞的制盐不一样.”

    “提炼精盐好歹一搞出成品来,那就能够直接运用到市场上,搞这种稻谷粮食,少说也要等一季吧”

    “有这闲心思我为啥不能躺在家里,静静的等待精盐的分红呢”

    李世民顿时露出苦笑之色,这倒是他没有想到的.

    不过仔细一琢磨,王兄弟还真是这个性格,搞粮食贸易实在太费劲了.

    那耗费的精力简直不是一点点,有这功夫还真不如把提炼精盐的买卖扩大规模.

    李二这下有些无奈了,他本来是想着王兄弟,如果愿意将粮食也当做贸易搞起来的话,那他再以商人的身份参一股,到时候反过来再用皇帝的身份,推行到整个南方.

    这样既保证了王兄弟的利益,又能够不被怀疑和察觉的,将这种粮食作物覆盖整个南方,从而提升大唐的粮食产量和储备.

    但是现在王兄弟不愿意搞这个买卖,那他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够从这直接把秧苗和粮食种子揣回去吧,那左右:也有点不像话.

    琢磨了半天之后,李世民还是干脆问道:“既然王兄弟你不愿意做这样的买卖,那为何把他们从真腊人手里收过来,又都种在这里”

    王辰这回倒是……没说啥,只是比起三根手指.

    “主要还是三个原因,所以才让我对这些东西有了兴趣.”

    “一个是我不愿意做这买卖,但是朝廷一定用得上,天子绝对需要这玩意儿.”

    “现在我当然没办法把这种稻谷,但最起码等到科举考试之后,我进入了朝堂.”

    “想个办法把占城稻的好处点上报给天子,那这不就妥妥的是我一笔功绩吗”

    “这可足够成为我在朝廷仕途中的一块登天石,可比单单用这个来赚钱,那要划算的太多.”

    李世民不由得点了点头,这倒说的一点没错.

    王兄弟将来是要入朝为官的,粮食方面的东西,足够成为他的政治资本.

    自己站在皇帝的身份角度而言,如果有人能够把这种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物献给自己,那加官进爵,大肆封赏是绝对跑不了的.

    不过在李世民看来,无论有没有…这种粮食作物,王兄弟在入朝为官之后,他都会以允许范围内最快的速度,提拔他的官职,晋升他的爵位.

    以他们俩称兄道弟的交情,李世民会想着办法,找一切可能对王辰加以提拔.

    但如果仔细想想的话,王兄弟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自己提拔人总要找点理由,不可能心情一高兴当场就提拔为三品官,那估计满朝文武要把自己的脊梁骨给戳爆.

    如果这个杀招留的以后用,足以封住所有人的嘴巴,顺理成章的给王兄弟提高一步.

    理清了思路之后,李世民又追问道:“那还有两个原因是什么”

    王辰随意的用手指,在地上比划了一个大唐的轮廓图,大致上标出了长江以及秦岭淮河的分界线.

    “南方地区的概念是非常广阔的,尽管相比北方略有不如,但也相当辽阔.”

    “并非一州一县,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所能够覆盖得了.”

    “普天之下能够全面推广稻谷的,也就只有高座九重的那位了,因为他代表了天下,代表了朝廷.”

    “我可不想随意浪费了这些……稻种,因此我还是先种着,由天子来进行推广,比我搞些小打小闹的买卖,实用性强的太多.”

    李世民又是连连点头,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

    好!倘若先前还只能证明王兄弟的眼光长远,为己谋利的能力强悍.

    那么到现在就足以证明,王兄弟其实也是心怀天下的有志之辈.

    居然还会因为担心浪费了稻种,想要等着由天子来推广.

    这要换做任何一个善谋私利的人,管你三七二十一的,自己先把钱赚足了再说.

    至于是不是浪费,又能不能够对大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他们屁事死活.

    所以啊,还是如王兄弟这般的人物,才有资格被称为国之大贤,无双国士!就光用这份崇高的精神境界,一般人那是拍马也赶不上,这才是为国为民的能人志士.

    果然自己还是没有看错人,这样的人物不仅值得深交,还值得自己这个当皇帝的称兄道弟,交托全部的信任.

    李二深吸一口气,然后站起来揉了揉自己,因为蹲着而有一些麻木的腿部.

    然后给王辰比了个赞扬的手势.

    “王兄弟,好样的,你这样的人物将来入朝为官,那才是真正的百姓之福!”

    王辰坦然接受了李世民的表扬,然后挑了挑眉头,同样也站了起来.

    接着背负着双手说道:“前两点说完了,我来给你讲解讲解最后一条,也算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