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四章:医术、人品 【求鲜花、收藏】

    刚想犹豫着找点什么话的时候,李月儿就把张艳拉了过来,对二夫人说。

    “二婶婶,让阿艳姑娘来看看吧,我听杜夫人说她的医术很好。”

    二夫人没有说话,张艳接受了她的默许,从身边走来走去,仔细端详着老太太的脸。

    脸确实有些肿,眼袋很大,有点蜡黄。

    舌头又厚又黄,仔细一看,它看起来是红色的。

    “老太太在昏睡前是不是总是头痛口干?”

    问了这个问题后,一个十四岁的丫鬟低着头回答。

    “有。”

    “那老太太的大便呢?”

    女孩说:“有一些便秘。”

    张艳问了完后,点了点头,开始小心翼翼地把脉。

    大夫看到她装模作样的样子,眼里变得更不屑。

    如今只想看看她会说些什么。

    张艳没有注意到这些人的眼神,把完脉后,平静地收回了手。

    “确实是中风,但不是风邪入体所致,而是由于脑淤滞,导致脑内血液不畅,经络不通,使整个人失去知觉……”

    中风有很多种,有些确实是风寒侵袭所致,就是大夫刚才说的。

    但如今李老太太显然不是这类,而是由于脑内血堵塞而中风。

    这就是西医所说的脑血栓。

    听了这话,大夫脸色全白了,一个黄毛丫头也敢质疑他的医术?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大米还要多!现在竟然来质问我?”

    二夫人也觉得张艳很傲慢,这位吴大夫是她从县城请来的,她一个黄毛丫头也敢在这里胡说八道!

    张艳的表情非常平静,看着吴大夫的眼睛,使他忍不住觉得有点冷。

    从治病的角度来看,被人进行质疑是不可避免的,像他这样的傲慢在哪里?

    医术是次要的,人品是关键。

    这位吴大夫显然一个也没占到。。。

    在其他方面,张艳不想再和他多做争论。

    但如今与病人有关,必须要妥善处理。毕竟,如果错误的治疗和错误的药方,就算是一个小问题,它也是会杀人的。

    据她现在的年龄,她知道自己太年轻,不能服众。

    然而,张艳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是民国时期的名医,还有一位曾祖父,曾经是官拜太医令,这让张艳的起点就比别人高的多,再加上从小的天赋就比别人钻研半辈子的大夫还要高。

    毕竟,中药不是越老越好。

    她从来没有诽谤过任何人,即使现在有人问她,她也不谦虚,也不专横,她有大家闺秀的风度:“敢问大夫,你是否要给老太太开一个大秦艽汤吗?”

    吴大夫脸上的傲慢,一点也不把张艳放在眼里。

    就当她只是一个小姑娘,懂一些一点皮毛而已。

    冷冷的回答:“是的。”

    “这的确是个好方子,但这个方子不适合老太太。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都是发散之物,老太太不是个风邪入体引起的中风,如果是用了这药方,恐怕病情会恶化……”

    张艳本想在李双儿这里收敛一些,毕竟,她想要对付自己,所以她不能表现得太专业,不然她就入了她挖的坑里,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面对无辜的病人,这种心态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幸运的是,今日有一位吴大夫在,对于那些外行来说,张艳没有一点优势。

    目前与吴大夫的矛盾是,让李双儿认为张艳没有任何医术。至于杜太太的吹捧,应该只是巧合。

    吴大夫的老脸很难看,语气有点冷淡:“你少在这里胡说!就怕你连一张方子也开不出来吧!”

    张艳笑了,声音很坚决:“老太太的病是脑充血引起的。自然,首先要化瘀,通过经络疏通,清肝理气为主。”

    “君药应该是钩藤、决明子、生石膏、瓜蒌,臣药应该是以川芎、红花,最后还要补充生军、土虫和桃仁为辅佐。此外,老太太的大便还有一些干结。可以用三钱泻繁叶泡水喝。”

    在中医学中,以君药为主,即药方中用量最大的药,其次是中剂量药,最后少量称为辅佐药。

    这个药方特别好,可谓是全方位,面面俱到。

    但是吴大夫听到耳朵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如今听到这个他更生气了。

    今日,她是看在二夫人的脸面才来的,没想到,她被一个小姑娘给触犯了霉头。

    心里特别不高兴,向张艳挥了挥手:“好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就让我看看你最后会怎么样!”

    说完,他无视二夫人的挽留,气愤地拎着药箱走了出去。

    二夫人也非常不高兴,她瞪了张艳一眼,又骂了李月儿一顿,既然你想早要出头,你就出头好了。如果你的祖母出了什么事,我唯你是问!”

    说完,她也匆匆带着丫鬟离开了。

    只剩下张艳、李双儿、李月儿和几个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