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九章 伞兵空指部2

    就在奥卡河基地战况激烈的时候,莫世科这座苏國首都,出现了伞兵。

    因为担心被莫世科的雷达发现,宁振华选择空投的地点距离市区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以此避开苏军的察觉。

    一百五十个伞兵,全副武装,他们在落地之后,迅速集结,并马上执行宁振华的作战任务,以击杀一切苏军士兵和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电线以及后勤运输补给为作战目的,造成的破坏越大越好。

    这支只有一个连的兵力的伞兵队伍,宁振华并没有多么看好他们,毕竟人数太少了,而莫世科是苏國的首都,宁振华只对他们抱有滋扰敌军的期望。

    但宁振华没想到,伞兵却创造了巨大的战果,他们在途中毁掉了一支辎重部队,并击毙了两百多名苏军士兵,在烧毁敌军二十多辆卡车之后,他们迅速挺进,又在沿途占领了一间医院,处决了医院里八十多名苏军伤兵。

    在这之后,伞兵们继续袭击了多处工厂,在一座莫世科郊外的农庄里填饱了肚子之后,继续向市区挺进。

    763这支伞兵部队的出现,令莫世科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恐慌,因为苏军不知道来的华夏部队究竟只是这一小股,还是有别的部队,还有,他们是怎么突破外围防线,直接杀到莫世科来的!

    莫思科人现在对首都是否安全的信心越来越不足,先是华夏的飞机和坦克进入莫世科,险些打到克里木里宫,现在又有华夏军队进入莫世科。他们对自己的军队越来越感到失望。

    莫世科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史逹林的高度重视,这也因此使得奥卡河基地的压力有所减轻。

    伞兵们终于在市区和苏军防备军干上了,利用失去的复杂地形,他们点燃了很多房屋,最终还击杀了超过一倍都不止的防备军,才终于全军覆没。

    ……

    这时候的北平雁栖湖,已经相当于华夏的白-宫、克里木里宫,一道道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向全国。

    华夏现在的预备役部队,达到了一百七十万人!

    这些士兵都是新征召的,华夏地大物博,人口多,一百七十万新兵根本不算什么,这些部队分别是从各地征召,包括东南亚各地,甚至是远东、茚渡、孟家拉。

    预备役部队即便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才可以放到战场上,但也还可以充当维持地方治安的后备力量。

    现在的华夏一边在积极发展,另一边在随时准备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苏國、米國、鹰国、德意志等国家都已经向华夏宣战过,现在的华夏要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了。

    华夏,终于崛起为世界级强国,民众也更有自信心。

    第一舰队在地中海迅速巩固,华夏人也都响应宁振华的号召,携家带口的迁往科里特岛,华夏人成了殖民者,欧洲人反倒成了被殖民者。

    第一舰队在地中海迅速巩固,华夏人也都响应宁振华的号召,携家带口的迁往科里特岛,华夏人成了殖民者,欧洲人反倒成了被殖民者。

    很多华夏人都还有点犯懵,他们还没习惯这种角色转换呢!

    ……

    苏國简直都要抓狂了,他们没想到华夏人仅仅占了一个相当于普通市镇那么大的地盘,居然就能在那(bjff)么短的时间布置那么防守严密的基地。

    他们越来越怀疑华夏那不可思议的输送能力,不管是加力宁格勒还是奥卡河,这种程度的战斗,是需要消耗海量的弹药和物资的,他们都不敢去想,为什么华夏人开火的时候就好像子弹不要钱一样。

    这是不可思议的战争,他们不敢往深了想,甚至都不敢在公开场合提出。

    苏國是被打怕了。

    为了挽回现在国内的颓势,史逹林一面出兵不听话的乌科兰,一面调兵遣将,坐镇各个藩属国,并全力攻击奥卡河的华夏占领区。

    至于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加力宁格勒,史逹林顾不上了。

    ……

    高智嵩的湘西集团军到了,御林军的四个师也到了。

    目前已经全部抵达了柯尼斯堡的复兴港登陆。

    御林军四个师,几乎没有休息,直接开往布拉聂沃增援,以抵达德军的进攻。

    而湘西集团军,按照宁振华的命令,进入立淘宛,准备和乌科兰独立1师互相呼应,把立淘宛的楚科夫麾下那缺乏弹药补给的八十万大军给吃掉。

    如今的湘西集团军可不光是只有湘西的那些土匪军,不止以前的五个师了,现在的湘西集团军有七个师,其中湘西土匪有五个师,还有两个师来自以前的国民革命军投诚,一个师来自上海的青帮,师长是丁力。

    七个师,七万人的部队,青帮那个师,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曾经接受过改造的改造兵,战斗力不弱,另外两个曾经的光头蒋的部队,虽然战斗力要逊色不少,但也都是老兵,尤其是以川人居多,这两个师,都是高智嵩通过自己在巴蜀的人脉,精挑细选来的能战之兵。

    湘西集团军一出马,就在立淘宛和苏军打了一仗,并获得了一场很值得看的大胜,追敌百里,杀得苏军溃不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