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章滨州建设

    越族人是真惹毛了张汉申了.

    他们正面战场上一败涂地,但在丛林作战,却造成了复兴军较大的伤亡.

    张汉申心疼得滴血.

    毫无疑问,以张汉申护犊子的性格,岂能容得他们.

    以复兴军的强大战斗力,很快组织起了一支专门针对丛林作战的部队,专门进入丛林和越族人血拼.

    大部队在正面战场和多国联军作战.

    特种部队在丛林作战.

    张汉申在后方的占领区协助后勤补给.

    占领区在逐步的扩大,由于张汉申的辅助,后勤压力减少很多.

    捞挝河流多,张汉申为保持运输通道的畅通,一边命令造桥,一边在河道宽的地方放置战神船坞,生产运输舰作为运输工具.

    这一举措,间接的促使了捞挝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更加发达.

    他在捞挝当地征用了很多捞挝人,把他们放进人才训练仓,训练出了大量桥梁工程师,公路工程师,铁路工程师.

    训练这些当地人,为己所用.

    而且这些人的忠诚度,也和系统生产的人一样,绝对忠诚.

    这些人的才能,必将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这些忠诚于张汉申的人,越多越好.

    为了更好的控制捞挝,高棉和安楠,张汉申现在反倒不着急占领法属印支那全境了,他命令东北军团放慢节奏.

    并且,把足足四千多名国战俘运送到安南北部,采伐森林树木,修出一条贯穿安南和广西的公路,以及一条铁路.

    国战俘总算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攻略法属印支那的期间,岛国战俘在枯叶岛的建设也十分的迅猛,毕竟有六十万人在那里!因为放置了气象控制台,那里的环境和土壤都发生了变化,荒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禽畜饲养,渔业捕捞,以及种植稻田,果园,茶园之类的产业,也都逐渐形成规模.

    在枯叶岛,所需的粮食供应,逐步的减少,假以时日,就将能够维持平衡,自产自足.

    这批岛国战俘,把枯叶岛打造成了沃土千里的粮产基地,并在沿海岸线修建起了漫长的防御工事.

    枯叶岛中部和北部,为气象控制台没有建设,就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而岛中,岛北的原住民,也发现了这个神奇的情况,都纷纷往岛南迁徙,乞求收留.

    威锋请示了张汉申之后,分批的接纳了这些原住民,并把他们记录在册,安排他们生产劳动.

    岛南建设得非常好,威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

    锋有点强迫症,规划图纸上是怎样,就要严格按照图纸上做.

    因此,枯叶岛南部已经不再贫瘠落后,而是有了城市该有的样子.

    甚至,比很多国内的城市都更好.

    张汉申下令把战俘调动到滨州,对面积更为广袤的滨州进行建设.

    谭雅坐镇滨州,闲着没事干,亲自找人设计图纸,并实施监督.

    除了基础建设之外,她还通过复兴时报总编安妮的关系,面向全世界征召建筑设计师的图纸,计划把滨州打造成包罗万象的华夏后花园.

    谭雅倒是大气,她一口气买下了大量的建筑图纸,囊括中外,横贯东西.

    她打算把十六万平方公里的滨州,打造成超一流的巨大都市.

    谭雅汇报这个情况,张汉申也很赞成,并表示将全力支持.

    为此,张汉申专门从捞挝驾驶一架虎鲸重轰,辗转在旅顺机场降落,补充了燃油之后,赶往海市机场.

    他在滨州各地放置了若干座气象控制台,安排士兵驻守.

    在完成了这些事情之后,张汉申来到枯叶岛南部视察.

    他对这里的建设非常满意.

    甚至是大吃一惊.

    枯叶岛南部的规划井井有条,农田区,畜牧区,渔场,生活区,警戒区,军营,炮楼,海岸线阵地.

    可见,威锋没少在这里花心思.

    张汉申让威锋留下十万岛国战俘,继续对中部和北部进行建设.

    为此,张汉申特意在库页岛走了一趟,并建设了多个气象控制台,驻兵防御.

    枯叶岛的地形,从北到南,长条形,刚好是围绕在滨州和哈州的外围,中间隔着鞑靼海峡,就好像一个保护层似的.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威锋在枯叶岛南部只有一个师的兵力,如果兵力分散一下,基本上就起不到防御外敌的作用.

    张汉申决定利用当地的土著原住民来分担枯叶岛的防御.

    他开始给原住民分配田地.

    按照人数,每家每户获得一定的农田,鼓励农耕生产.

    原住民对这些华夏人的态度大为改变.

    只要他们走上农耕这条路,就将会慢慢的改变好勇斗狠的民族习性.

    没过多久,枯叶岛的气象控制台一落成,气温就开始蹿升,直接达到最适宜人类生活的温度

    看无下划线版小说请下载飞记住收藏保存唯一域名,享受高速阅读!

    记住收藏保存<a></a>唯一域名,享受高速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