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五百七十一章 丹心显神通

    石放听了一愣,转脸看着窗户外想了想,窗台上的玻璃窗轻轻一晃,老式的窗拴那里啼嗒一声,响了一下。

    月光洒在窗台上,外面树影婆娑山色朦胧,石放看了一笑:以前看过《丹经》,里头有一首诗很有意思。

    什么诗?杨劲松问道。

    石匣初开镜影新,

    高悬暗室醒迷因。

    阴霾解尽山光朗,

    豁眼窗花悟后明。

    嗯,我大概能明白什么意思,二位,辛苦了。石放说道。

    杨劲松听了一笑,此诗出自《丹经》之《解孽》,修道者立志为道,从前就有很多过错,无论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夙世的孽缘,都要了结。

    每日正午要虔心诵持《金光》《玉枢》二咒各十遍,太阳正中时,还要写好五雷符,七七四十九日后,此符成书。

    成书之后呢?石放问道。

    符已成书,道人便将符书挂在单房以镇诸祟。还要预先许愿,说自己求道德圆成,从前有什么瓜葛牵连者,一定提拔拯救。

    也会带他们一起脱离苦海,以免幽冥之苦。此符书一挂,诸多孽缘祟头都不来打扰,此法为恩威并施之举。杨劲松说道。

    老哥可真博学,石放听的津津有味,虽然这个说法与乾坤庙里张老汉说的不一样,但却又异曲同工。

    解了孽,下一步,就是祛魔了。杨劲松说道。

    这个又怎么讲?石放问道。

    所有的修真,都是为了超尘劫,了生死,入大罗,应帝诰。杨劲松说道。

    听到这,石放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帝诰?谁是帝?天帝?那不就是浩天么,他的诰命有什么好应的,面上却不说破,仍然笑脸问道:杨兄,这个帝,是哪一个帝啊?

    此帝为玄天至高之尊,天地父母,杨劲松说道。

    请继续,如何祛魔。石放说道。

    杨劲松摸了摸下巴,看了看桌子,这张新买的八仙桌上早已干干净净,杨劲松一笑,继续说道:

    要极天人之福,何止亿万万年,怎么能不郑重分明,所以要久经艰难之境的考验,所以道人需要入室打坐,称为上单。

    上单之后,就会听到各种悲哭之声,也会听到楼宇崩溃,墙塌壁断,还会感觉到室内的器具动起来,发出各种声音。

    或者看到各种妖相纷纷在眼前闪耀;或者看到房间里堆满了钱财;

    或者看到虎狼猛兽逼近;或者看到雷火烧身;

    或者看到家人眷属身上带着枷锁靠近,或者看到人间的和官员地府阴兵,一个个手提刀刃而来。

    他们来了干什么呢?石放问道。

    他们都会对着静坐上单的道人说:你这蠢货,这样修道,总是十分荒唐可笑的事情,想修神通,没有大福气是修不到的,他们会尽力去劝你不要修道。杨劲松说道。

    呵呵,这是来考验道人的心志。童七在一旁笑道。

    不错,凡此种种,道人总会见到,会有各种邪魔来他心中捣乱,只要道人不理睬,他们会反复不停地骚扰这个静心的道人。杨劲松说道。

    这里,就是魔现了,那,要如何去除他们呢?石放问道。

    这也是天之自然,修道必经之路,完全是为了考验道人的真心的,有的吓到了,就会害怕的出定下单,停止静坐。

    真正的道人,就不会如此,他会百折不回,毫不畏惧,一心持有着自己的定念,对眼前出现的一切财宝美物恶相魔障,一律不闻不问。

    他始终一念端定,心心是道,坚持一时,那些魔障就会知难而退,他们知道自己无论使出怎样的手段,都无法伤害和扰乱眼前这个坚定的道人。

    但是,这种情况会反复出现,所以道人必须日夜守护心,不能因为魔障一消失就放松了警惕,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把幻象中的境界当做真实的境地,而不至于沉迷。

    石放听到这里脸上一红,自己下午就被杨劲松的幻境迷住,还在顾轻舟面前出了丑,虽说没有多大关系,可总归是自己道心不定。

    转念又一想,自己本来也就没有这个道心呀,但是为什么今天会听到这番话呢?

    想到这,石放心中一动,难道这就是触机闻道?

    杨劲松似乎看出了石放的心思,笑了笑说道:呵呵,掌门是凡人,而且道门多通,您大可不必多想。

    石放心思被说中,只得尴尬的一笑,您可真是察微见机。

    哈哈哈,掌门不必客气,那首《祛魔》诗,不知您看过么?杨劲松笑道。

    不如您念给我听听,石放笑道。

    黄芽露颖绿生毛,

    腹有灵珠气自豪。

    六甲风雷三尺剑,

    练光飞处鬼神号。杨劲松念道。

    漂亮,好一个练光飞处鬼神号。石放拍了下桌子说道。

    童七见杨劲松说的神采飞扬,轻轻咳嗽了一声。

    石放听了转脸问道:童老哥有话了?

    有。童七说道。

    请讲。石放说道。

    魔破之后,就该《顺时》。

    怎么顺时?石放问道。

    道人上单静坐,可以通天彻底。但是日夜枯坐,也恐怕灵机不通。童七说道。

    怎么个不通法?石放问道。

    童七把手放在桌上,正了正色道:静坐刻时计度,也该活泼冲和,本性就当适度愉悦,而不是拘泥于苦修。

    比如子时一水阳生,可上单凝练心神;一个时辰有九度,三个时辰之后,正好是二十七度,此功切不可虚。

    到了卯时,为日出之门,于元神不便,不可久恋于此。

    所以卯时要下坐,慢慢的走到门前,可以舒血活络。

    到了辰时就去吃早餐,巳时继续上坐,经过午未申四个时辰,共计四九三十六度。

    到了酉时,日落之门,道人再次下单,这样,就契合了盈虚之运。

    那么,什么是盈虚之运呢?石放问道。

    盈,就是满;虚,就是空。

    盈虚之运,就是满了就要溢出来,空了,就要转进去,道心也是如此,太满则骄傲,太空则怯弱。

    久坐苦修,就容易骄傲;荒废道心,就容易怯弱;这里指的就是,修道也要适中。童七说道。

    听到这,石放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同,自己有了神通如意果,要说打心里会多佩服这二位九宗门的人,他还真做不到。

    虽然说不会瞧不上别人,但在内心深处,他对这二人,还真有些无所谓。

    现在听了二人这番话,心知万事皆败在一个傲字,无论如何,怎能在心里对人产生无所谓的想法呢。

    这不正是一个内心的魔障么,想到这,石放心里很过意不去,冲童七一抱拳:妙,还请继续。

    杨劲松看了,眼睛一眯,嘴角微微一扬。

    童七面不改色,继续说道:嗯,合盈虚之道,便是用了适中的方法。

    道人酉时下坐之后,再次活动一番,再逢戌时用饭,然后在戌时最后一刻上单静坐,即夜里10点45分的上单静坐,到了亥时初刻,共计四度之半。

    如此,则行持有定,修道有方。

    然而,一阳来复的时机,一天之中,只有子时,而丑寅巳午未申戌亥之中,各有一个活动的来复之机藏在自身之中。

    所以我辈修身,常遵循此法。

    这,便是《顺时》。

    石放听到这,手背上忽然有点痒,轻轻挠了挠说道:真是受益匪浅,静坐我也坐过,这样的坐法,我从未有过。

    只不过这样一来,世上恐怕无人能修道。

    童七笑道:石头,我们谈的是本就不是普通的修道,这个方法,本就是已经入道之后的修为法门。并非初学者能学。

    现如今事业繁忙,劳人劳心,哪里有这个时间久坐,可只要能静的下心来,每日坐上个半个时辰,久而久之,自然有缘接洽,这一点,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所以《顺时》篇里,也有一首诗,说的就是这个理。

    什么诗。石放问道。

    十二时分一刹那,

    灵台斗炳近如何。

    不计驹光多过隙,

    山中自有忘年乐。童七笑道。

    听到这,石放里猛然一惊,二人莫不是在传道于我,想想又不对,这番说辞,是自己开的头,他们一路顺着说过来而已,难道,他们连这也能算得到么?

    掌门莫疑,九宗门一向随缘入道,谈谈这些,也是应了您方才念的诗。

    再多去想它,那无心的真,便被疑成了有心的假,我们聊聊而已,您听听就行,日后有机会再参,不必事事都要弄个一清二楚,否则问道的心,岂不是太累了。杨劲松安慰道。

    石放听了一笑,起身走到窗前看了看,白龙和呜咪正在树下说着话,登明和无心看着山下发呆,火麒麟和阿黄不知去了哪里。

    回头看了眼童七和杨劲松,看来不但是广场,就是我这里,也多了两棵树了。石放笑道。

    哦?两棵什么树?童七问道。

    一松一梧桐,二树立双功。石放看着二人,手却指着窗外说道。

    九鼎还丹道。童七说完看着杨劲松。

    十方显神通。杨劲松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