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章 百味居

    太子讪笑起来,你怕什么?她们两个是旧识,总不至于打起来的。

    他看得出来,上官姌对唐小碗很不一般,虽然她极力的否认,可眼神总不会骗人了。

    我自然是怕的,如今她们就像针尖对麦芒,一不小心就两败俱伤了。

    那场鸿门宴是田泉所为,可瓮中捉鳖却是他们所为,那些人虽然罪大恶极,可罪不至死。

    也不知田泉回去又是如何同上官姌说的,若说他没有搬弄是非,打死他都不信。

    太子承认顾夕朝说得很对,但还是不允许他离开,把正事做完,我自然就准许你回去了,清点好人数,备案,到时候全部移交京都府衙。

    他身上的毒不是小事,依照上官姌说的,他只能尽快赶回京城了。

    太子不同意,顾夕朝也无奈,带着陈获去了卷宗室,认命的办起差事来。

    唐小碗带着上官姌回了院子,两个人拌嘴过后,便是一句话也没有。

    傍晚时分,顾夕朝和太子才回来了,用饭都是分开的,由太子亲自拿了饭食到房间里。

    上官姌也不挑剔,拿起筷子就吃,熟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不禁有些满足。

    这丫头的手艺如旧。

    太子看着她这般,不知是该说她心大还是没心没肺的好。

    你不是厌恶了唐小碗吗?她做的饭菜你竟然还吃得下?

    上官姌将口中的食物咀嚼咽下后才回话,亏了谁,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肚子。

    另一边,唐小碗却有些没胃口,吃了几口就停了下来,顾夕朝将她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不禁有些担忧。

    碗儿,你再吃几口吧!

    本来身子就空有一副骨架子,这再不吃饭,身上就真的没有几两肉了。

    唐小碗摇了摇头,我吃不下,夕朝,小姌,她真的是怨恨了我吧!若不是我,她的弟兄们,的确不会丧命。

    虽然当时已经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了,但是看到上官姌那指责的眼神,她还是有些不好受。

    这也不是你想的,我看她是明事理的,若是把误会给解开了,也就会原谅你了。

    在顾夕朝看来,她们之间就是发生了一些小误会,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总有一日,她们会恢复如初的。

    唉谈何容易呀!

    虽然心中苦闷,不过第二日,唐小碗就恢复了过来,收拾行李,准备回京。

    在外面多日,她有些想娘亲和十三了。

    好在人手虽然不多,但是行李也不多,很快就收拾妥当,上路了。

    不过带了些罪犯,还有一些押解犯人的衙役,行程还是有些慢。

    夕阳西下时,太子便下令就地扎营,休息调整,明日早些赶路。

    太子、上官姌、顾夕朝和唐小碗四人围坐在火堆旁,唐小碗便将干粮拿出来分了。

    这饼子,放在碳火上烤热了才好吃,正好咱们人手一个,自己烤吧!

    唐小碗说着话,递给了上官姌一个,上官姌不想那么没骨气,一拍手将饼子给打掉了。

    不需要你的假好心。

    唐小碗的眸子暗淡了一些,顾夕朝有些看不下去了,便呲了上官姌几句,上官姑娘,你心里再如何不高兴,也不该浪费粮食。

    上官姌还没有开口,太子便替她说了,不过就是个饼子,放在碳火上烤烤就能吃了,用不着对阿姌说教。

    四个人你护着我,我护着她,兜兜转转的,上官姌心里突生一股奇异的暖意。

    这是第一次有人维护她,然而对方还是自己的仇人。

    上官姌呆愣了片刻,害怕被别人看出端倪来,便推说身体不舒服,回了马车。

    没过多久,太子也拿着两张饼子回来了,阿姌,你还真是一只刺猬,诺,刚刚烤好的。

    虽然她不记得曾经的事情了,可这脾性还是一般的别扭。

    明明心里不想如此,还是偏要将人给刺得浑身是伤才甘心。

    上官姌将饼子给接了过来,感受着它的温度,有些不知所言。

    多谢二字就像卡在喉咙里的鱼刺,扎得她生疼,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

    太子料定她不会开口了,微微摇了摇头,便出去了。

    唐小碗看着空手而归的太子,心里总算是好受些了。

    太子,小姌,她可是吃了?

    回京的路上,沿途奔波,她要是不吃东西的话,只怕是受不住的。

    看着唐小碗这般,太子和顾夕朝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出来了深意。

    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

    吃了,小碗,你也别往心里去,阿姌,这个人一直都是别扭得很,只怕她心里也是纠结着的吧!

    一直?太子,莫非你们是旧相识么?

    显然唐小碗没有抓住重点,问了些不着边的话,太子没有回答,只是点了点头后又摇头。

    看得顾夕朝和唐小碗一阵糊涂,既然对方不愿意说,她们也不逼迫。

    火是包不住纸的,终有一刻,隐瞒在夜幕里的真相都会显露出来。

    连续赶了几天的路,终于赶到了京城,唐小碗迫不及待的回了家,顾夕朝则是随着太子进宫复命去了。

    皇上看到他们很是欣慰,顾爱卿,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年纪轻轻,大有作为,太子有这么一个臣子帮衬,将来他也放心将江山交给他。

    顾夕朝拱了拱手,谦虚道,皇上过奖了,这一切还得多亏了太子的相助。

    位极人臣,他实在是太懂帝王的心思了,故而不想认领这功劳,推给太子合情合理。

    皇上心中暗骂顾夕朝是一只小狐狸,不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顾爱卿谦虚了,听说此次破案,有一女子相助,可是真的?

    顾夕朝一时没反应过来,心里细细品味,才想通原委。

    怕是太子在上密信的时候,将唐小碗出的主意也一并说了。

    回皇上,确是真的,多亏了她的主意,此事才能顺利。

    好,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

    正好太子安顿好了上官姌,身着朝服走了进来,听得皇上如此夸赞,不自觉地也扬起了一抹微笑。

    父皇,小碗能得你如此赞誉,看来确实不错,不如由您亲自为她的铺子百味居提个字如何?

    百味居是唐小碗和王少卿等人开的点心铺子,要做的是达官贵人的生意,若是有了皇帝亲自提的字,那相当于有了个活招牌了。

    如此也算是他报答了唐小碗的救命之恩吧!

    不久的将来,或许还有牵线之恩,只是事情还未露脚,他也不好说明。

    百味居?

    皇帝呢喃了几声,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却又让人想不起来。

    一旁随侍的公公便趁机提醒了起来,皇上,那日皇后娘娘宫中用的便是百味居买来的糕点。

    当时皇后娘娘说是娘家侄女觉着这糕点新奇,味道不错,便送进宫里来给她尝尝鲜。

    皇后娘娘献宝一般拿出来的时候,他以为一向不喜欢甜食的皇上必定不会吃,没想到不仅吃了,还吃得不少。

    经过公公一提,皇上便有些印象了,想起那日,他还有些脸红。

    一个皇上竟然跟自己的皇后抢吃的,传出去,的确是个掉面子的事情。

    百味居,人生如尝百味,的确是个好名字,朕准了,李喜德,准备笔墨纸砚。

    顾夕朝没想到皇上答应得如此痛快,遂替唐小碗谢恩,微臣替内子谢过陛下隆恩。

    皇上提笔在宣纸上挥洒,笔走龙蛇,瞬间豪迈的百味居三个大字便立于纸上,颇有些气势。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