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贬回乡

    一夜之间,京中起了很多风言风语,太子与尚书令因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还让暗卫将顾夕朝给丢出了宫外。

    众臣在上朝的路上听闻此事,只当做笑谈,定是别人的谣传。

    谁知在朝堂上,太子竟然上书状告顾夕朝,坐实了这谣传。

    父皇,儿臣状告尚书令,以职谋私,一月前,其父上街伤人未遂,被京兆府尹抓捕,但是因为尚书令的压迫,并未立案。

    京兆府尹站在队列中,听到太子的话,不禁冒了虚汗,这怎么还将他给牵扯进来了?

    顾夕朝心里咯噔一声,跪在了地上,皇上,这事有误会,请皇上明查。

    皇上敛了敛目,将京兆尹给叫了出来,京兆尹,你来说说可有此事?

    京兆尹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也跪了下来,皇上,确有此事,不过当时顾大人说他父亲脑子不正常,因而下官才未立案。

    太子早就准备好了证据,丝毫不给顾夕朝说话的机会,将证据给递了上去。

    父皇,儿臣有证据证明尚书令撒谎,其父根本就没有任何病症。

    太子自己要断左膀右臂,其他人自然是巴之不得,以荣安侯为首的一党,又跳了出来。

    皇上,顾大人纵容其父行凶杀人,罪其一,以职谋私,将罪名压下,这是其罪二,以谎言欺骗京兆府,这是戏弄,其罪三。恳请皇上裁决。

    顾夕朝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竟然多了这么些罪名?不过看到满朝文武,一个为他说情开脱的都没有,不禁有些心凉、失望。

    罢了,自古以来,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他又何必心存侥幸?

    皇上晦暗不明的眸子往朝堂上瞥了一眼,问道,顾夕朝,你可认罪?

    顾夕朝磕了一个头,挺直了身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唐小碗从早上起来,便有些心绪不宁,总觉得要出事。

    果不其然,午时的时候,顾夕朝回来了,身后还带着传旨的太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正一品尚书令顾夕朝,纵父行凶,以职谋私,欺瞒哄骗,本该格杀勿论,但是念其在其位谋其政,于江山社稷有功,特饶一命,罢黜官职,贬其回乡,不得召令,永世不得回京。

    顾家,包括肖芸、唐十三和陈获在内,一共二十八口人,听到这个消息,皆是无比震惊。

    顾济慈更是瘫软在地上,这都是造了什么孽啊?几年寒窗苦读才得金榜题名,如今官职都还没捂热就横生了枝节。

    顾夕朝接了旨意,草民,谢主隆恩。

    传旨的公公,正是李喜德,看到满府的笼罩在哀绪中,叹了一口气,顾大唉,此后珍重。

    一句顾大人差点脱口而出,幸而关键时刻止住了话头。

    唐小碗起身,照旧给了一锭银子,多谢公公美意。

    李喜德哪里敢要,赶紧推了回去,顾夫人,不必客气,咱家走了。

    李喜德走了以后,顾夕朝才怅然若失的站了起来,看着唐小碗担忧的眼神,有些愧疚,碗儿,对不起,往后你就要跟着我受苦了。

    永世不得回京,他便是连再考的机会都没有了,果然是世事无常啊!

    唐小碗无所谓的耸了耸肩,打趣道,没事,一切不过是回到了原点,相公,相信你家娘子,往后让我来养你。

    顾济慈还坐在地上,一脸忏悔,儿啊!这都是爹害的你。

    虽然他对自己做过的那些事,什么印象都没有,可事实摆在眼前,想抵赖都不成。

    顾夕朝将他给扶了起来,安慰道,爹,儿子不怪你。

    唐小碗也跟着安慰,爹,功名没了不要紧,至少还活着,往后咱们回乡去,一家人在一起,幸福快乐就好。

    肖芸也插了进来,亲家,小碗说的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消息传出来,整个京城的人都震惊了,同时也唏嘘不已。

    当初顾夕朝少年得势,不仅是太子跟前的红人,便是皇上也是看重的,一时风头无两,没想到竟落得这个下场。

    王少卿因为有事,向朝中递了假,听到风声,立刻就赶了过来。

    顾府里的下人都给了银两,遣散走了,只有唐十三和陈获还跟着,颇有些冷清,倒是应了那句:人走茶凉。

    其余人都在收拾东西,已经雇好了马车,明日就要回乡去。

    这座宅子是顾夕朝及第的时候,皇上赏赐下来的,罢免了官职,这宅子也要收回去。

    王少卿有些替顾夕朝打抱不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前日,我走的时候还好好的?什么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以职谋私又是怎么回事?

    反而顾夕朝心平气和,不见丝毫的波澜,王兄,日后得了空,欢迎你到药溪村来做客。

    当事人都是这个态度,王少卿还有什么可说的,冲他打了一拳,日后,你若是有难处,尽管写信来,我替你撑腰。

    他们的相识都是因为唐小碗,后来同朝为官,在太子手下做事,他对顾夕朝是打心底里佩服。

    如今他被贬回乡,日后可能再无见面可能,这心里还有些不好受。

    唐小碗亲自拎了一壶热茶来,听到他们的谈话,觉得有些伤感,故意道,瞧你们,这又不是生离死别?搞得这么隆重。

    两个男人这才觉得刚刚有些煽情,一个掩袖咳了咳,一个则是接过了唐小碗手中的茶来倒,颇有些欲盖弥彰的味道,生生将唐小碗给逗笑了。

    顾家离京这日,苏晋安,苏琴雪和王少卿都来送行了,便是躲在深闺的刘芳华也来了。

    看着唐小碗大着肚子,还要在路上奔波,有些心疼,唐姑娘,你这能行吗?

    苏琴雪也是担心唐小碗的身子受不住,小碗,你可千万得仔细些。

    你们放心,路上慢些,不碍事的。

    唐小碗摸了摸肚子,她的孩子乖得很,没有让她遭多少罪。

    一一话别后,众人再不舍,还是要分别,四个人站在亭子里,看着他们的马车远去,才各自回程。

    顾夕朝被贬回乡的消息,不胫而走,便是老家也是听说了的。

    见到顾家的马车,村民们也没有客气,纷纷议论,多年的书,怕是白读了,本以为会是为民的好官,没想到竟然做出这等丢人的事来。

    可不是,脸面都丢了,还敢回来祸害乡里,也不嫌丢人。

    一句比一句说得难听,唐小碗听不下去,便下车与他们理论。

    各位父老乡亲,我家相公为官的时候,逢年过节也没少给你们好处,你们做不到坦然对待,也请不好落井下石,行吗?

    什么好处?我们何时见到了?我看有,也是被你给私吞了,唐小碗,你是罪臣家眷,这里也没你说话的份。

    村民们很是嚣张,对着唐小碗指手画脚,那手都要指到唐小碗的鼻子上来了。

    顾夕朝一看不对,立即下去护着唐小碗,你们别欺人太甚。

    还不知道是谁欺负人呢?你这媳妇说的是什么话?说得好像我们拿了你多少好处似的。

    虽然顾夕朝送回来的米粮不少,但人往往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们的日子过得红火,众人早就心生嫉妒,这会儿见他们落魄了,自然免不了一顿嘲讽。

    不知怎么的,说着话,竟然推搡了起来,唐小碗往后退的时候,动了胎气,隐隐见红。

    相公,我肚子好痛。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