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六章 策问先生

    梁痕道:“这几日里,我出去勘查了一下,走原来的官道,路程有些远,而且还有些险,如今连云山的山贼被平了,可以直接走里面的这处山坳,就省去一个大圈子,还有路也好走很多!”

    梁痕把自己勘查出来的路线画了图,此时递过去给包清看。包清眼睛让一亮,道:“梁兄,你这是帮了我的大忙啊!”

    梁痕道:“算是临走时的一点薄礼吧!”

    包清大笑一声,接着他手一招,道:“大家过来,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梁先生,因为他足智多谋,还表字策问,所以你们也可以叫他策问先生!”

    梁痕带着张小年凭借着智谋平定凌云山山贼的事情,早已传开,当下天云郡的百姓都很好奇,那传说中的梁先生,到底是不是有三头六臂,竟然平定了那让官府都闻风丧胆的山贼。当下众人围上来,满眼好奇的看着梁痕。

    见到本人,他们眼中多少有些失望,毕竟梁痕还只是有一个脑袋,一双手,一双脚而已,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大人啊,您这话把我给听糊涂了,到底咱们该叫他梁先生呢,还是叫策问先生?”一个年纪约在六十岁左右的老翁此时说道。其余的人听了,都是一笑,接着他们眼中又有感激之色。

    梁痕见状,只是暗暗叹息,寻常百姓,确实没有太多的心机,当下他道:“诸位父老乡亲,祝你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多谢梁先生!”众人还是习惯这么叫。此时包清却道:“平定连云山,这是一件奇功,若是直接叫梁先生的话,显不出来梁先生的智谋之奇,我看大家以后都叫他策问先生吧!”

    就这样,策问先生的名声,在天云郡已经传开,而且临着的郡,都知道策问先生的大名。

    梁痕接下来沿着帝都的方向前面,做下许多的事情,全都是以“策问先生”留名,不到半年时间,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大幽方圆上千里的地方,就连帝都,都已经有大臣知晓他的名声,另外,主张唯才是用的燕北山,更不要多说了。此时他的“勤政园”的御书房中,就有他派出来民间的探子送上去的消息,其中有三份折子,都是关于“策问先生”的。

    燕北山看完折子,他发现民间把策问先生说成了神仙一般的人物,说他不仅能预测天下之事,更能解决天下百姓的困惑。燕北山看了,却是连连皱眉,因为他向来最讨厌的就是所谓的仙人,如今却是有人说策问先生是仙人,这让他有些不喜。

    不过民间的传说,只要是有些本事的人,都会被吹得神乎其神,很显然,这位策问先生就是。不过好在这策问先生做的都是为民的好事,是以燕北山虽然有些不喜,但还是想要得到像策问先生这样的人才。

    勤政园是如今燕北山处理政务的地方,能自由出入这里的人,都是与他亲近的,当此之际。陈屏与另外一个中年男子走进来院子中,而后直奔燕北山的御书房而去。

    “丞相和太师过来了,对了,你们看看这几分折子,说说有几分真,有几分假?”燕北山将折子递过去。陈屏和那中年男子各自接过来一份,便开始仔细看上面的每一个字。

    这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大幽皇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萧和。大幽定鼎天下,萧和的功劳犹在两位帝师陈屏、张良易之上,排在第一,向来就是燕北山倚重的人物。当下他看完折子以后,道:“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说自是假的,不过若是这人真的做了这么多的好事,恐怕也是有自己目的的!”

    “说说看!”燕北山道。

    萧和继续道:“若是他是真的隐士,就没有必要做事留下姓名,若是想要建功立业的话,那他的目的就是陛下了!”

    “何以这般说?”燕北山满眼的兴趣。

    萧和道:“此人不走地方官举荐,不走正常考察之路,而陛下求贤若渴的名声天下皆知,他恐怕是想直接上达天听啊!”

    燕北山听了,却是一笑,道:“说得在理,不过此人要是真有本事的话,见他一见又如何?”

    陈屏道:“不错,至少这个影响是好的!”

    “好,既然如此,再有三个月不到就要过年了,待过完年,咱们再去走走,顺便访一下这位策问先生!”燕北山看向陈屏,不由说道。

    梁痕如今离帝都只有八百里不到的距离,此间是帝都以北的第一个郡,名为天水郡,这里还是帝都北大门的最后一道天堑,是北方十三关之中最为关键的一关,过了这里,就是一马平川之地,可以直奔帝都而来。

    “先生,现下咱们还不去帝都吗?”张小年这将近半年以来,修为已经到了脱凡六境,只是到了这个境界之后,要再有进境,实在困难。

    修行就是在登一处险峻的山峰,越是往上面走,越是难走,想要进境,就更为困难。不过有梁痕在,指导张小年修行上的事情,那自然可以让他少走弯路。

    梁痕此时在想,差不多两年前进来帝都的那女子是否已经在帝都站稳脚跟,是不是也像他一般想着她,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到了帝都之后,那女子已经认不出来他了。

    “还不是时候,帝都虽好,但是水之深,也远远超出预料,现在就去,咱们会很被动,只有让你想见的人主动来来见你,才能处在主动的位置上,如此,许多事情才能方便做!”梁痕看着天边游走的闲云,轻声说道。这半年以来,他将黄石公的《太公兵法》、《奇谋良策》已经用得熟练起来。

    他不是一个照搬书上的人,当下这两本奇书,已经成了他自己的奇书,用在了实际之中。他相信,将来那帝都的风云,定然由他来搅动,安定天下,兼济苍生的野心,此时他也有了,而不仅仅是报仇。他想,既然这天下将为我而乱,也将因我而安。

    “明白了,那咱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张小年问道。

    梁痕道:“快过年了,准备一些好东西吧,毕竟一年只有这么一次!”

    张小年闻言,只是淡淡一笑,道:“现在还早着呢,谁家现在就开始准备年货?看来先生也会有犯糊涂的时候!”

    梁痕道:“只要是人,就会有情感,有情感,就会被拘束,也会被某些在意的事情或是烦心事给弄得乱了心神,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坏事,若是一个人连情感都没有了,那就是像这些草木一般,活着也体现不出来多少趣味!”

    “但是这世间也有绝情之人!”张小年道。

    梁痕道:“这世间的事情,常规是常规,但是总会有例外的!”

    张小年闻言,若有所悟的点头。梁痕说出这话之后,也是略微皱眉,如今他的盛名已经传遍天下,燕北山却又是一位不可随意揣测的帝王,许多事情,会不会自己做的有些过了?毕竟,这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希望一切都顺着我的想法发展下去!”梁痕心中暗自念叨,许多事情,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除非有一天他能破灭苍穹,胜过所谓的天机。

    但是这天地生成以来,生灵就生活在上面,若是自己都高出天地了,那将会往何处而去?

    曾经的梁痕,只是想要报仇,如今随着他眼界的开阔,他想的东西却又更多了,也就是因为如此,他的人生才开始变得有意义起来。

    “不管如何,走好脚下的路才是大道!”梁痕自语一声,接着看了看张小年,道:“小年,我们暂时不去帝都,咱们去居胥城!”

    一路走过来,好不容易到了帝都,如今梁痕又要去居胥城,这是一个什么道理?

    “为什么?”张小年问道。

    梁痕道:“还记得邱林吗?我没有想到他竟然去了帝都,两日我截下来一封自北匈来的书信,上面的内容就是要帝都的人邱林配合,在这个冬季,冒都似乎要亲自领兵,欲要再次攻打大幽!”

    张小年闻言,不由一惊,道:“当初先生的猜测是对的,这个邱林,果然是北匈的奸细!”

    梁痕道:“他以邱林为名,而北匈帝国的几大家族之中,恰好有一个丘林氏,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巧合!”

    张小年道:“冒都御驾亲征,这一次可不简单呢,咱们要不要书信通知陛下?”

    梁痕摆手道:“不必多此一举,陛下能定天下,自然有自己的本事,想必现在,他们已经收到书信了!”

    张小年将信将疑,不过既然梁痕这般说了,他自然不会怀疑什么,因为梁痕的判断,向来准确。他收拾了一些银两,还有平常里换洗的衣物,便与梁痕一起朝着居胥城的方向去了。

    梁痕回头看了看近在眼前的帝都,不由轻声道:“还有三个月不到,你一定要等着我,两年了,我们又要再次见面。曾经的我,报仇是唯一活下去的理由,而保护你一生一世,才是我活下去的必要和勇气!”

    当此之际,梁痕转过头去,骑上骏马,向着远方急奔,因为他害怕自己再多看一眼,就不想再启程了。毕竟那两年之约,只有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他真害怕那女子做出一些什么让他遗恨终生的举动来,可是有些事情,他却是不得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