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5章虎父无犬子,了不得啊!逼吴王李恪离开!(1)

    五更天.

    太极殿门外.

    群臣聚集.

    “嗨,今天咱们这群人要参拜一个小孩子了.”

    “可不是…吗,也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让小唐王辅国,一个六岁6孩子,能做好此事吗”

    “陛下真的不愿意让皇子们辅国,可以让皇长孙辅国,皇长孙八岁,辅国刚刚合适.”

    “老子英雄儿好汉,,咱们看看吴王的儿子能力如何,嗨嗨”

    殿门附近.

    杜如晦听着从后面传来的议论声,眼神余光隐晦的看了眼温彦博,卢赤松等人,就明白,今天的朝堂恐怕是不会太平静.

    因为对吴王李恪的不满和敌视,又偏偏被吴王李恪压得喘不过气这些人.

    在吴王之子,小唐王辅国期间,誓要从这位年幼的小唐王身上找回一点尊严.

    “开朝!”

    三宝熟悉的声音在殿内响起之际.

    吱呀的开门声紧接着响起.

    殿门打开,群臣鱼贯而入.

    便见王德弯着腰,跟在小唐王李贤的身后从大殿后门走了进来,“参见辅国!”

    群臣参拜声响起.

    李贤却没有停下来,顺着台阶往下面走了下来.

    温彦博等人不由面面相觑,相互看看身边的同僚.

    这位…吴王之子,陛下甚是喜爱的小唐王要做什么几乎所有人心中都不解的琢磨着.

    李贤走到李承乾面前,伸手揪住李承乾的袖子,抬头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不由皱了皱眉头.

    瞧着这小子,心中还真有点说不出滋味儿的嫉妒.

    想到了李泰那个…臭不要脸的一句话:都是当孙子的,孙子和孙子的区别咋就这么大“大伯,三叔,你们陪我辅国好嘛,皇祖父病了,我爹不在,满朝之中,李贤就跟大伯,三叔最亲近.”

    “就只能求你们了.”

    李贤的话,让岑褚二人不由会心一笑,瞧着秦王与魏王.

    谁教的!关并两系的人则心中一个激灵.

    魏王代表着并州系.

    秦王代表着关陇系.

    这位…皇孙倒是好计谋,让两位皇10子陪着辅国,给他保驾护航!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教他的!后者到还好,若是前者,大家就不得不重视看待这位…小唐王了.

    三岁3看小,七岁7看老,怕不是真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吧!李承乾与李泰唇角抽抽,这小混蛋不地道,那他们当挡箭牌!二人下意识看向王德.

    王德忍着笑意,微微低头,恭敬说道:“诸位大人,陛下说了,皇孙辅国,朝堂之上的事情,一律由皇孙决定.”

    这话就是说给李承乾与李泰听的.

    “大伯,三叔”

    “遵命!”

    李承乾二人心中腻味极了,却也只能领命.

    李贤高兴的转身往高处沿台阶跑去.

    到了上面后,爬上御案,在群臣的注意中,小家伙坐到了御案上.

    李承乾和李泰一左一右站在两边.

    二人瞧着做好后,就掏出弹弓和琉璃弹珠玩起来的侄子,只觉得自己像是这小混蛋的门神.

    朝臣们看着把大家撇到一边,不管不顾玩琉璃弹弓的小唐王,不由面面相觑.

    温彦博当即走出来,愤怒大声弹劾道:“唐王,你现在是陛下的辅国,请小唐王”

    嗖!奇诡的声音响起,重重的小字小音还没有落下的时候,咔嚓碎裂的声音响起.

    一颗1玻璃弹珠在温彦博脚尖前面重重撞击在大理石地面上砸碎.

    温彦博被吓了一跳,浑身激灵一下.

    群臣错愕的看向上面.

    李贤歉意的连连摆手说道:“对不起温宰辅,小子的手滑了,幸亏没有打中宰辅,要不然皇爷爷一定要打我皮股了.”

    “外面还要传皇家子弟,视臣子犹如草芥,,.”

    站在两边当叔伯的二人听到这话的时候,忍不住狠狠翻了翻白眼,眼神余光瞥了眼坐在御案上的侄子,心中同时暗骂一句:这小子小小年纪,就坏得很!温彦博的面色难堪极了.

    鬼才知道这是手滑还是故意的.

    说他故意的吧,他不过是一个孩子,正是喜欢玩闹的时候.

    说他手滑吧这像手滑吗!真当大家是傻子吗!杜如晦等人暗暗好笑,还真不能把这位…小唐王当一个普通孩子一样对待啊.

    咳咳长孙无忌瞥了眼温彦博难堪的脸色,心中无奈,咳嗽几声,作揖道:“唐王,该议论大将军的谥号了.”

    说着,长孙无忌扭头看向众人,提醒道:“其他与大将军谥号无关的事情就不要在议论了.”

    长孙无忌开口,算是给朝堂定了调子.

    卢赤松站出来,拱手道:“启禀小唐王,大将军南征北战,立下不世功勋,不如追封大将军伐武王,彰显大将军”

    卢赤松说着,话音戛然而止.

    因为李贤举着弹弓,分明瞄准了他!该死!卢赤松心中恼怒暗骂一句.

    杜如晦等人在卢赤松提议伐武王之际不由,此刻看着卢赤松被皇孙举着弹弓瞄准不敢说话了.

    心中不由会心一笑.

    卢赤松这就是给皇孙李.

    伐武王,似乎这个追封的谥号的确很契的一声.

    武王这个称呼也是难得的美谥.

    可是这个伐字却是恶谥!与荒,戾,厉并列的恶谥!李贤要是真的认可了这个谥号,那就等着被军中将领愤怒埋怨,给其父李恪招惹天大麻烦吧.

    “大伯,这个伐武王好不好”

    李贤把弹弓放下,仿佛刚才瞄准卢赤松的举动,真的就是一个随意的玩闹举动罢了.

    他扭头看着李承乾,求助道:“娘亲昨天给我讲过谥号,可是里面的字太多,侄子没有记住.”

    李承乾瞥了眼侄子,心中气的抓狂:小混蛋,和李恪小时候一样冒坏水!现在好了,李贤把问题踢给他了.

    他赞同吗恐怕到时候军中将领就会埋怨他.

    毕竟他与李贤相比,李贤一个孩子不懂,难道他还不懂吗大家都看明白了.

    这位…皇孙会在这件事情上,事事请教两位年长的叔伯.

    玩不下去了!无论是关陇系还是并州系都知道,给这位…皇孙挖坑,让这位…皇孙坑他爹李恪的想法实现不了了.

    可这到底是这个小唐王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教他的李承乾黑着脸摇头道:“武字合适,伐字不合适.”

    “三叔,昨天我看了很多谥号,就记得一个景字,大伯说伐字不合适,景字和武字,配成景武二字合不合适”

    景武王!李绩豁然抬头,眼睛闪过一抹嫉妒之色.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这可是美谥中的美谥了!景武二字,分别代表着文治武功!李靖差点就是十全圣人了!要是真的成了,这为皇孙可是给他爹李恪争了一个好大的面子!李泰能反对吗他要是不想让李靖的门生故吏埋怨,就只能答应.

    真特娘邪性!李泰瞥了眼侄子,心中气的暗骂一句,点头郑重说道:“合适,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谥号了.”

    “臣赞同!”

    岑文本大声说道.

    “臣赞同!”

    很快,就连长孙无忌也表示了赞同,大家都知道,今天的计划落空了,免得像卢赤松一样.

    下朝后.

    李绩陪着长孙无忌从大殿内走出,淡淡说了句:“了不得,,虎父无犬子啊!了不得,,辅机,怕是陛下的一句不隔代传位,并不能让人放心啊.”

    “这些应该是莺莺那个丫头教的.”

    崔宗伯察觉到了李绩的丝丝不怀好意,说道:“那丫头很聪明,她不会考虑不到,今天朝堂可能出现的情况.”

    哈哈太极宫暖阁.

    李贤还没有回来,李世民就听三宝讲述了发生在大殿上的事情.

    他忍不住开怀大笑,扭头对长孙无垢高兴笑着说道:“看到没有,这个小家伙很出色!”

    李世民很清楚,这些不是崔莺莺教的.

    吴王府的管家,盯着崔莺莺的一举一动

    于此同时.

    吴王李恪为大将军治丧的消息飞鸽传讯,传遍天下.

    陇右.

    曹富贵,刘有德等人聚在一起议论着.

    “洛阳同仁传来的消息,吴王为大将军治丧,洛阳商贾闻风而动,我们要不要去呢”

    “冲着大将军的威名应该去,冲着殿下,我们更应该去!大将军的治丧越是盛大,大将军留在军中的关系明白我们这些人是冲着吴王去的,会感激殿下的,殿下好,革新就好,我们大家都好.”

    “对,现在天下繁荣,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也好做了,这都是吴王缔造的,要想不被士族反攻倒算,吴王就要好!”

    “去!”

    “去!”

    岭南.

    五府经略使府还在:暂行,不过四道基本已经各自独立了.

    但今天却聚在一起.

    岭南地方上的名宿全都聚集在薛万彻的府衙大堂上.

    “四位刺史大人,我们想要亲自去长安为大将军送别.”

    “对,吴王给大将军治丧,我们必须去.”

    “刺史大人这样合适吗会不会给吴王惹麻烦”

    一月后.

    大将军出殡之日.

    李恪,苏定方,薛仁贵执弟子礼与李氏家人一起迎接来为大将军送别的各方友人.

    “左武卫将军程咬金送大将军”

    “”

    “顺州都督阿史那什钵苾送大将军”

    “岭南四道刺史代表送大将军”

    “岭南张,王,周十三海商送大将军”

    “陇右”

    王珪,长孙无忌,杜如晦听着不断来为大将军李靖送行的宾客报上名讳.

    王珪不由皱了皱眉头.

    “来给大将军送行的,除了朝中人,恐怕有一半是冲着吴王来的吧.”

    王珪低声对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无忌面露悲恸之色,看着更多的是沉重.

    他没有答话,这番盛况,吴王李恪在民间的影响力,眼前的一幕,展露无遗.

    杜如晦也听到王珪的话了.

    他不动声色的瞥了眼身边二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莫不是如此.

    这是吴王李恪,这些年砥砺前行的成果,汇聚在吴王李恪身后的人都明白,眼前的革新成果,都是来自吴王李恪.

    这不是想要肢解就能够肢解的.

    大将军李靖以空前盛大的治丧仪式下葬昭陵.

    翌日.

    李恪带领着长安留守处百410官前往武庙.

    李恪展开圣旨,在太公神像面前大声宣读道:“今册封景武王李靖,配享武庙”

    在李恪宣读之际,有士卒抬着李靖的神像走入武庙,摆放在太公神像左侧,位列孙武,白起之后.

    “祭!”

    李恪的声音响起,众人持香上前,祭祀武庙.

    结束后.

    李德善走到李恪面前,郑重一拜:“谢殿下!”

    长孙无忌眯着眼睛看着李德善和李德奖兄弟二人拜谢离开,他眼神余光瞥了眼站在旁边的苏定方和薛仁贵.

    他很清楚,李德善兄弟二人对李恪是明着感谢,可军中很多大将军的门生故吏,则是心中暗暗感谢.

    吴王李恪,为大将军治丧,得到太多好处了.

    李恪亲自将李德善兄弟二人搀扶起来,说道:“这是大将军该得的荣耀,非我之功,是大将军为朝廷,为天下应得的,也是陛下的恩赏,我不过是执行罢了.”

    “大将军病逝,陛下有话带给两位兄长,希望两位兄长可以去御林军任职.”

    长孙无忌和王珪再次不由皱眉.

    李靖活着的时候,为了避嫌,不许两个儿子入仕.

    现在李靖死了,什么功高震主都烟消云散了.

    他们更加关心,两个感念吴王李恪的人,去御林军任职对将来他们辅佐的两位王爷的影响.

    陛下一定会重用李德善,李德奖二人的.

    去了御林军,最低都是一个朗将!至少可以统领三千御林军!杜如晦笑着开口说道:“你们二人如果不愿,也只能亲自去洛阳向陛下谢恩辞官,吴王可做不了这个主.”

    李德善冲杜如晦一拜:“多谢杜世叔提醒.”

    从武庙出来后.

    王珪试探询问道:“殿下是与臣等一道回洛阳吗”

    李恪摇了摇头道:“各地商贾到了长安,莫里斯也跟着到了长安,他们双方想见一见面,需要我牵桥搭线,本王会过些时日回洛阳.”

    大将军治丧结束,李恪还在:长安之际,长安忽然传出一股流言.

    “听说吴王原本答应罗马的正使去访问罗马,陛下病了后,就不走了.”

    “陛下病了,吴王当然不能走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听说吴王担心离开后,陛下出现意外,千里之外,无法争储!”

    “吴王就应该克成大统!”

    就在长安传出这种流言之际,几乎同一时间,洛阳也出现相同的流言.

    吴王李恪,担心访问罗马期间,陛下病逝,先以大将军治丧为由拖延时间.

    后借口滞留长安!飞卢提醒您:读书三件事

    记住收藏保存唯一域名,享受高速阅读!

    温馨提示:浏览器阅读模式如果不显示章节内容,点击刷新,找到底部设置菜单,进入设置菜单里点击退出畅读模式即可高速免费阅读!所有浏览器的畅读模式都会影响显示尽量退出畅读模式,阅读体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