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二十三章强攻

    三日后,围城明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倾巢出动。

    这期间,刘亘命亲卫营在中军大帐后面搭建了一亩地大小的襄阳城池模型,与吕大器、潘超骧召集军中守备以上军将现场商讨接下来的作战方案和细节。

    每一方面的主将带着麾下军将与水师协调作战细节,随后向刘亘三人禀报本部作战任务,刘亘要求各将回去后召集本部千户以上军将继续商讨作战细节,结果四个方面军回去后全都垒筑了小型城池模型演练,都想着本部第一个冲上襄阳城头。

    刘亘已经许诺,第一支攻上襄阳城的部队将被命名为襄阳营。

    仍旧是高进库部攻打东门、卫文楷部攻打小北门、徐育贤和郭天才合军攻打西门、翟五率部攻打南门,富承祚充任南门攻城锋将。

    攻守双方都明白决战在即,因此都在调整兵力部署、完善作战方案,谭泰除了召集众将商讨军情战事,还与硕塞轮番上城头巡视、宰了牛羊给儿郎们吃喝提高士气。

    根据天象师的推测,刘亘选择了阴天发动大规模进攻。

    寅时三刻襄阳城四周升起连片炊烟,严加戒备的守军立刻禀报谭泰,谭泰下令大军按部就班准备作战。

    卯时三刻,明军东西两支船队同时出动,三面的战兵也开始出营列阵准备今天的战事,驻守樊城的卫文楷部在南门内等候,只有等船队压制了城头的守军他们才会出城登船、越江作战。

    明军两支船队行驶到距离城池近两里地,有两艘战船、两艘轻型楼船组成的诱饵船队越众而出,沿着汉水北岸向襄阳城靠近。

    一直等诱饵船只行驶到城池正前方,守军的火炮一门都没有轰击,楼船顶上的哨探和斑鸠铳手看着城头密密麻麻排列的大炮,只觉得头皮发麻,在后面跟进的快船得了军情立刻掉头赶回去禀报主将。

    守军的火炮只会增多不会减少,今日无论如何得冲过去,祁前程下令船队呈两路纵队拉开队形朝襄阳城逼近。

    “轰。”

    “轰。”

    “轰。”

    进入一里地范围,明军发觉江面上南北两侧的船队同时遭到城头火炮的轰击,狡猾的守军根本不理会其余船只,交叉火力只瞄准重型楼船,一艘接一艘的重型楼船被敌军炮火连续击中坍塌。

    刘亘他们万万想不到,前一次明军的试探性进攻给了守军矫正炮位的机会,今日再次轰击,威力比第一回成败提高。

    “命轻型楼上靠上去掩护。”

    邬六符见重型楼船很难突破下令轻型楼船先靠上去,逼迫守军改变轰击目标,守军依旧不理会,用进程虎尊炮压制轻型楼船,大炮继续封锁威胁最大的重型楼船靠近。

    轻型楼船在六十余步处遭受城头虎尊炮的轮番轰击,斑鸠铳手和哨探几乎连抬头瞄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两人只得举着斑鸠铳一左一右从侧面点火轰击,结果小铅子纷纷飞上天、越过城头落在城墙根大街对面的房舍屋顶、院落中。

    有悍不畏死的角色冒着密如蝗虫的小铅子把铳管架在护墙上铳口斜向上点火,随即快速抬手平托火铳轰击,可惜效果不理想,城头守军早竖起大盾牌、垒筑了胸墙保护炮手和战兵。

    加固的轻型箭楼也只能承受四五轮虎尊炮的轰击,之后上部支撑的粗毛竹会被轰得千疮百孔,导致箭楼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坍塌。

    决死的明军勇士在守军第四轮轰击过后纷纷举铳还击,半数被飞舞的小铅子打个正着当场身亡,剩余侥幸活命的换铳轰击,也打倒了部份填装的敌军炮手。

    守军的第五轮轰击过后,冲上去的第一批三十余艘轻型楼船只剩四艘还在还击,其余的船只箭楼全部被轰塌、折断,折翼的轻型楼船没有一艘退回去,继续向城池靠近,沿着汉水南岸缓慢驶入城东护城河。

    亲自在大东门坐镇指挥的谭泰见此情形立刻下令炮队架上三门虎尊炮赶过去拦截,明军的用意被他看破了,重型、轻型楼船的舱室内都藏着攀城的战兵,只要船只靠岸,战兵们就能在城头虎尊炮的轰击死角一口气冲到城下。

    被轰击的重型箭楼凡是能继续行驶的也都往东西两面的护城河驶去,但是,完好无损顺利通过的重型楼船很少,邬六符部第一批出击的只有三艘顺利驶入西面的护城河,东面赵连胜部只有一艘靠近东城墙。

    翟五和富承祚部只在南门外虚张声势牵制守军,没有楼船的掩护根本无法渡河作战,樊城内的卫文楷更是郁闷,船队在江面被城头的炮火压制,他们连出城吆喝几声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降将徐育贤和郭天才合军攻打的西门成为了明军的主战场,协助他们的是藏在各类战船上已经达到城下的一千三百多祁前程部战兵。

    三艘重型楼船各自带着两艘轻型楼船组成轰击群轮番压制城头虎尊炮和守军的反击,掩护护城河对岸的友军架设三座浮桥。

    徐育贤和郭天才部几乎以零伤亡成功架设浮桥,浮桥抵达对岸的那一刻,早就在船舱内憋了一肚子气的战兵得报迅疾跑上甲板,架设踏板抬着云梯、飞梯、竹制的轻型登城车冲到城下。

    躲在城垛后面监视的守军哨探见明军登岸立刻发出警报,指挥的总旗、百户亲自冒险探头查看明军的动向,一部分角色才探头就被箭楼上的斑鸠铳手轰死。

    剩余的角色见势不妙纷纷缩了回去,躲在城垛后面抬头察看露出来的竹竿,下令麾下战兵朝有竹竿露出来的地方抛礌石、炸雷;威力最大的火油轻易不敢露面,一旦抬举的战兵被对面箭楼上的明军轰倒,则会在城头引燃一片地面误伤同伴。

    笨办法有时候挺管用。

    守军躲在城垛后面只需要确认竹竿子或者铁抓钩是不是在晃动、抖动,就知道有没有明军在攀爬上来,不需要露面抬手把礌石、炸雷扔出去,总能听到城下出来惨叫、闷哼声。

    竹制的轻型登城车是个严重威胁,也是明军重点保护的登城器械。

    登城车并不紧靠城墙,它的顶端有一个翻转的梯子,明军在距离城墙六七步远的地方固定登城车,候在顶部的两个战兵解开翻转的绳索,等下面的战兵跑上来就把梯子搭上城垛让同伴冲击敌军。

    情况危急,城头负责的都司带着预备队赶过来增援,下令左右大盾兵架起两面盾牌掩护战兵冒死站出来泼火油。

    斑鸠铳轰不穿两面大盾牌,在击倒了一批起身露面的守军后,还是被对方找到空档把火油泼洒在登城车上,随后守军躲在大盾牌后面扔出十余个火把,登城车瞬间被引燃。

    尽管第一批冲上去的战兵携带了水桶,但登城车从上到下都淋到了火油,几桶水浇下去几乎没什么作用,火势烧起来登城车上的战兵见势不妙纷纷逃离。

    也有倒霉蛋被火油泼到引燃了战袄,仓皇逃到下面扑倒在地上不停打滚,火头却不见减小,有机灵的同伴冲上去拖着他的腿脚一直冲到河岸把人扔到水中,这才脱离苦海。

    也有被火油淋在头脸后引燃的,登城车上下空间小,遇上这种惨剧同伴只得躲开,眼睁睁看着胡乱扑腾的同伴摔下去与登城车一同焚毁。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