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三十四章 战机

    “将主。大营溃败兵将四散奔逃,咱们一旦进城只恐平东王翻脸动军法,不如绕城往南去收拢兵马。”

    “这…………”

    那偏将的意思很明白,如此惨败必定得有人被推出来顶罪,那孙可望可不是一个肯给麾下军将担责的主,万一他翻脸艾能奇性命堪忧啊。

    艾能奇本来准备进城与孙可望一起出面收拢兵马,听了这话朝四下里看了看,发觉跟随的兵将一个个惶恐地盯着他,很明显大伙很是赞同那偏将的说法,觉得溃兵们确实需要自己去收拢,有了兵才有说话的底气。

    他当机立断把身边的兵马分成东西两队,让那偏将率领西路兵马、自己率领东路兵马沿着溃兵们奔逃的方向追赶,试图在明军前锋赶到前收拢好人马见机行事。

    黑夜里各营地混乱的厮杀还在继续,艾能奇和偏将只能让兵卒们在大营外吆喝呐喊,收拢附近的溃兵加入自己,两支人马慢慢朝西南面退却。

    孙可望第一时间得到禀报,他率领亲卫纵马赶到东城楼察看,发觉城外四处一片火海顿时心急如焚,喝令儿郎们跟随自己出城解救麾下、收拢溃兵。

    东门吱吱嘎嘎打开,令孙可望等人以外的是,聚集在东门外的千余溃兵见城门打开竟然一窝蜂往城门洞跑来,一个个试图逃进城内躲避。

    也不怪他们,不单是营啸后的乱兵疯狂砍杀,这火势竟然朝着西面蔓延过来,尽管大伙已经看到主帅孙可望出现在城头,但本能的恐惧令得溃兵们只想逃到安全区域保住性命。

    孙可望的亲卫在城门口砍杀了一阵见冲不出去,只得与城头的守军配合杀退溃兵关闭城门,等候天亮。

    这会儿三千人的前锋营也不太平。

    北大营靠北的一部份溃兵逃到了前锋营营寨的南门,呼天呛地哀求值守的兵将放他们入营躲避,如此大的动静前锋将自然得出面处置,因此,前锋营的注意力自然而然被吸引到了南面。

    贺珍是什么角色,在山头见贼营陷入混乱觉得有机可乘当即下令儿郎们发起冲击。

    前锋营北门被明军敢死队一举突破,随即七千明军冲入大营一路向南砍杀,贼兵们不得不向南面奔逃,正在南门警戒的主将也被裹挟其中,贺珍轻而易举夺取了贼军前营。

    此时贼军东大营、西大营已经彻底陷入了混乱之中,贺珍当即兵分两路继续追杀,意图扩大战果。

    就在此时,朝西路追杀的明军竟然接到了先前放火敢死队的接应,说他们夺取了西面靠南的一段城墙,请友军火速登城控制通江。

    领军的偏将听了将信将疑,为了谨慎起见派亲卫赶去核实,发觉敢死队的确抢占了一段城墙当即大喜,派人去禀报贺珍的同时自己率领儿郎们从突破口登城。

    孙可望有十万战兵,怎么会被区区百余明军夺了一段城墙呢,说起来都是乌龙惹的祸。

    通江守将麾下有一万战兵,当他收到张献忠军令的时候,当即下令大部份儿郎出城在四面修建临时营寨,恭候孙可望大军的到来,城内只留下两千战兵看守城门、警戒大营以及守将衙门。

    等到孙可望入城,守将为了避嫌同时也是讨好孙可望、表示臣服,因此带着一千亲卫去西城帮助友军看护辎重和老弱,他只在城内留下看守城门的千余战兵,加上孙可望带进城的千余亲卫,通江守军加起来只有两千余人马。

    这个安排一点儿也没错,谁料得到有十万大军护卫的城池会被百多明军攻上城头。

    孙可望可不是个莽将,入城后派出两百亲卫控制了东门与中营保持联络,其余八百亲卫跟随左右护卫,也就是说本地的千余守军需要看护三个城门,还要在城内巡查维持秩序。

    因此通江每一面的守军只有区区两百余人,若情况稳定这个安排自然没有问题,但城外大营都陷入了混乱,守军不足的问题立马显现。

    西城门外当然也有溃兵在城下哀求守军他们进去躲避,有些角色还是互相看着眼熟的本地守军,但是,混乱的局面下擅自打开城门是要被砍脑袋的,必须有孙可望的将令才行。

    值守的将官派人去孙可望那禀报、请求军令,可是城外的溃兵们哪等得及,辱骂的、挥刀威胁的,真是愤怒的人群中什么角色都有。

    “奶奶的,他们不让弟兄们进城咱们自己爬上去。”

    人群中有人如此吆喝顿时引来一片应和,殊不知这是混在贼军中的突袭明军在捣乱,他们本就穿着贼军的战袄,说的也是老资格贼军的陕西话,惶恐愤怒之下溃兵们根本没有人怀疑他们。

    码头附近有梯子、竹竿,十几个明军扛来三架梯子二十几根竹竿,在距离城楼百步远的地方搭上城头,附近的溃兵见状纷纷涌过来攀爬上去,守城的兵卒试图阻拦无奈人数太少,既要防守城门洞又要沿着城墙巡视,两百余人根本顾不来。

    四五百溃兵很快爬上了城头其中有一百多明军,溃兵们大都很快消失在街头巷尾,百多明军想城门将表示愿意协助守城,值守的贼将见他们建制尚在不疑有他,把西城墙南段交给他们巡视。

    当明军偏将率三千战兵杀到西城墙,百余明军放下三家竹梯子同时分成两队朝东面、南面拦截贼军,掩护友军登城。

    贼军本来就只有几十人在四下里巡视,被明军突袭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得不先后溃退,明军登城后立刻杀向西城楼,不到半炷香就夺取了西城门,城外的大队明军顺利入城,通江陷落。

    由于四面喊杀声、哭叫声、嗷叫声响彻天际,因此明军的突袭并没有惊动多少人,一开始孙可望得到禀报时,他还以为是西面的溃兵在作乱,因此派遣亲卫赶过来弹压溃兵。

    四百亲卫赶过来的时候被埋伏在街巷的明军轻易击溃、几乎全军覆没,明军从俘虏口中得到孙可望在城东的消息后马不停蹄杀向东门。

    明军兵分两路,一部战兵沿着东西大街直接冲向东门,另一部战兵沿着城墙往南城门迂回而去。

    几个奔逃回东门的亲卫被带到孙可望面前,这角色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通江即将落入明军之手,但他还不知道到底是哪路人马围了上来,情况紧急、事不迟疑三十六计走为上。

    这会儿孙可望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他喝令亲卫队长再次打开东城门杀出去,要知道城外的溃兵有的是第一时间逃出来的人精、有的是在营啸中杀出重围的悍卒,没一个是好惹的角色。

    东门一打开,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溃兵叫喊着举起刀枪往城门洞闯,两股人马在城门洞内杀成一团,孙可望的亲卫尽管战斗力强悍不过在狭窄的城门洞无法施展,竟然硬生生被溃兵堵住了逃生通道。

    其实,孙可望只要令左右在城头叫喊明军杀进成啦,聚集在城外的溃兵顷刻间会逃得无影无踪,哪会跟他们在城门洞死拼。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