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三十二章 隔靴搔痒

    隔天济尔哈朗整军再战,无奈鞑子二鞑子攻城乏术,军将们面对像小刺猬一样的代县坚城产生了畏战情绪,三轮攻击只有一次杀上城头,随着明军把鞑子悍卒的死尸扔下城,鞑子兵将的士气几乎跌落到了零点。

    回营后众将纷纷向济尔哈朗建言,这些角色不敢说代县城坚兵悍、难以攻克,只是表示照眼下的攻击力度两三天之内肯定可以杀入城内。

    问题在于勇士们的伤亡非常大,按照目前的伤亡推算,夺取代县的代价就是得拼着五六千人伤亡,与困兽犹斗的明军拼伤亡不值得,眼下整个战局不妙若是精锐兵马伤筋动骨,只恐对辅政王不利还请三思。

    济尔哈朗也在那心疼不断加大的伤亡数字,众将表达这般意见他也不好独断专行,毕竟旗丁和包衣乃是将领们立足八旗的根本。

    又有军将上前献计说无论如何,明军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在本就缺粮的晋北地区筹措到足够多的粮秣,大军只要围上一阵等城内没了粮秣明军和义军自然会溃散,眼下重要的是防止明军西路军与中路军合流进犯晋南,若如此,则太原府以南地区就难以控制了。

    济尔哈朗本来想诱使明军深入歼灭其有生力量,可是连续在平阳城和代县碰到硬钉子,令得众将意识到面对的明军再也不是当初南下时驱赶的小肥羊,或许紧守要道与明军对峙才能把战事拖下去。

    若不是李闯攻克顺天府推翻大明朝令得整个北地军民惶然无措,多尔衮大军想要一路杀到江南那是不可能的事,只要河北、山东地区有三五个府县能发挥江阴城一半的守城意志,鞑子恐怕连大河也过不了。

    无他,面对死守的坚城,鞑子除了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之外还真没别的办法,他们浪战和穴攻所获得的战果可谓寥寥无几。

    李闯一路败逃令得多尔衮在一夜之间获得了可战之兵人数上的优势,流寇骨子里的游击战术简直就是鞑子席卷天下的绝配。

    “围城。困死城内明军。”

    济尔哈朗下定决心扬长避短,利用鞑子骑军的机动性使用少数兵力弹性围城,为此他下令降兵降将在四门外挖掘壕沟阻拦城内与外面的联系,绝对不能让一粒粮秣偷运入城。

    这一下城内军民纷纷松一口气,高一功令城头守军轮番下去歇息喘口气,还斩杀骡子给所有守军打牙祭。

    亏得他机灵,在鞑子大军赶到前把千余匹战马送去了五台山,到时候突围时留下的骡马肯定带不走,绝对不会给鞑子留下。

    不过六七千军民每日消耗的粮秣可不是个小数目,高一功他们本来就没有携带多少粮草,而代县城内的粮秣也只是聊胜于无,另外东面村寨和山寨奉送的也没有多少。

    可是面对鞑子大军围城,城内军民吃不饱肚子那是会出差错的,高一功满打满算也就顶个十来天,加上这一批骡子充作添食也不过多个两三天。

    高一功和李来亨本来就没打算坚守代县带最后一刻,主要是为了配合靳胜武的迂回战术,见到鞑子偃旗息鼓知道他们要分兵南下,于是开始在夜间主动出城袭击鞑子。

    第一次出击选择了南面济尔哈朗的大本营,上半夜百余勇士分为两队总旗从东西两侧城墙溜下去,扛着特制的竹制简易浮桥迅速通过护城河,摸到鞑子营盘边上投火随后敲锣打鼓惊扰敌军。

    济尔哈朗似乎早有准备,明军才开干营门内就亮出了一片火把,一股一股的骑军陆续从大营中杀出来,夜袭的勇士见势不妙当即逃离。

    东面的那个总旗队距离城墙近鞑子才出营他们就已经跑过了护城河,西面的总旗队距离护城河有三里多地来不及逃回去,按照事先的应急方案掉头跑进了山沟里。

    鞑子马队追到山脚下黑灯瞎火的也不敢深入,在那堵了一会悻悻然回营复命,双方这一战零伤亡谁也没有损失。

    下半夜约丑时二刻,明军在城头西南角举起火把接连晃动了三回,每回三圈,早就在西南山头等候的哨探见状打击跑下去禀报总旗官,五十个勇士再度出山袭扰鞑子大营,另一边东面城头另外五十个勇士也开始出城。

    这一回济尔哈朗有了防备,鞑子看到了明军在城头举火为号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过他们为了剿杀偷袭者出动了马队,被警觉性很高的西南面明军觉察到,在接触的最后一刻及时撤离。

    绕是如此,担任断后任务负责抛撒铁蒺藜阻敌的小旗队最后被鞑子团团包围,鞑子倒是想抓几个活口了解城内的情况,五位明军勇士抱着必死的决心拼杀到最后一刻。

    鞑子也很狡猾,在最后围杀小旗官的时候刀枪只朝他四肢招呼避开躯干的要害部位妄图耗尽力气抓活的,小旗官将计就计合身扑上去拼命,在对手反应过来之前把刀子捅进了那厮的肚子。

    两侧的鞑子见状一个抡起刀背砸断了他的手臂、另一个鞑子扑上去扭住他的左手,明军小旗官在倒地的那一刻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伤口流失的血液加上嘴巴里大口大口吐出来的鲜血令得小旗官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异常苍白,围上来的鞑子举着火把恶狠狠盯着他,带队的鞑子军将见状下令砍下脑袋。

    第二天鞑子按照计划留下一万兵马围城,其余战兵在济尔哈朗的率领下南下增援太原府,即便只有万余兵马但对城内的明军来说依旧是不可匹敌的存在。

    一连三个夜晚明军虚虚实实不停袭扰鞑子营盘,城外已经增加到了两个百人队在外围虚张声势协助骚扰。

    鞑子在营盘外布下小股埋伏与明军斗智斗勇,尽管击杀了一部份前来袭扰的明军不过无法保证大营不受骚扰,营内的战兵多多少少睡得不甚安稳。

    第四个夜晚,午夜子时。

    东面城墙上一个总旗队全副武装整装待发,锋将李来亨亲自在城头坐镇指挥,而在城下赫然还有五百精锐列队待命。

    “出城缠住拦截的鞑子,本部随后从北侧袭杀过去,不要纠缠在鞑子营内援兵赶到前进山。”

    “是。”

    又是五十位勇士溜出城去袭扰鞑子,当城外锣鼓喊杀声起时,东门吊桥被悄然放下,早已经被清理赶紧的城门紧接着打开了,李来亨亲率五百勇士出城鏖战。

    而在北门城楼下,代县守军余下的战兵以及轻重伤员正分别或坐或躺在地下,当东门留下的哨探收起吊桥赶过来复命,主将高一功当即令守军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出城突围。

    由于明军每次骚扰的人数不过百,因此鞑子也只在东门外布置了两个百人队一左一右拦截袭杀,本部预备队全都在营内待命;因为明军每次都是一触即逃营内预备队基本上没有动过,这回埋伏鞑子依旧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预备队出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