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1、种马文里的炮灰

    刘大银笑呵呵:“好东西没带来, 我今天来是跟你要东西的。你电报上说有一批货价钱便宜,这不, 我带着闺女和女婿来找你来了。这是我女婿王成, 王成,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小张。”

    张水生热情地和王成打招呼:“王哥。”

    王成有些腼腆道:“小张。”

    “刘姨,李姐, 王哥, ”张水生说道:“我说的那批货是便宜,可是没什么特点, 就是很普通的白色的确良衬衫。现在这省城已经不时兴白色的的确良衬衫, 时兴花衬衫。李姐, 王哥,你们要是进了货, 我怕不好卖, 还不如进一些贵的衣服呢。”

    这打算做买卖的是女儿女婿,刘大银在一旁坐着喝茶,不插话。

    李莲花兴冲冲地问道:“小张,那的确良衬衫多少钱一件?”

    “李姐, 我和刘姨是老熟人了,我给你四块钱一件,一口价。”

    这白色的的确良衬衫在省城是不时兴了,可在自己家的那个小县城还是好东西,五块钱一件肯定有人要,这一件赚一块, 一天卖出个两三件就是两三块钱,一个月就是六七十块钱,刨除房租什么的,也能赚五十多块钱呢。

    李莲花在心里一算计,问道:“小张,这衬衫你带来了没有,我要先看看货怎么样?”

    张水生道:“那好,等咱们喝好了茶,就去我的仓库看看。”

    刘大银:“那还喝什么茶,咱们这就去吧。”

    李莲花也在一旁说道:“咱们这就去吧,小张你一说有货,我这就坐不住了。”

    张水生站起来,“那好,咱们这就去。”

    出了茶馆,张水生问:“刘姨,李姐,王哥,我的仓库离这里不远,咱们干脆步行去吧。”

    刘大银:“走路去就行,公交还得等。”

    说是仓库,其实也就是一间不大的,只有门没有窗户的屋子。

    张水生开了锁,屋门处扬起一片灰尘。

    屋里杂乱无章的放着两个箱子和几个大包。

    张水生打开两个大箱子,拿出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递给王成:“李姐,王哥,你们看,衬衫就在这里。”

    刘大银也拿起一条衬衫仔细打量,这和她以前在长水生这里进的衬衫没什么区别。

    李莲花和王成看了一番,心里十分满意,这样的衬衫,在他们那个小县城就是卖五块五也有人买的。

    “小张,这衬衫不错,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你再便宜一点。”

    张水生道:“李姐,这真的是最便宜的价格了。别人要,我都是按五块钱的价格出的。我这衬衫从南边进货就是四块钱一件,我这是一分钱也没挣,白搭上运费给你们的。”

    李莲花:“那我和你王哥出去商量一下。”

    刘大银指着剩下的几个大包问道:“小张,你这里面也都是货?”

    张水生回道:“这里面的都是一些小东西,像什么小发卡,贴纸,手绢,头花什么的。”

    “那这个怎么卖?”

    “您要是要,不要钱,我给您一大堆,这个不值钱。”

    刘大银笑道:“我是说批发。”

    “批发?”张水生打开一个大包,包里装着五颜六色的花手绢,“这一袋子是两百条手绢,您要是要,五十块钱您拿走。”

    李莲花在外面和丈夫商量了好了,就按这个价,先要三十件衬衫。

    等闺女和女婿进来,刘大银指着几个大包说道:“你们看看这几个包,这里面有不少好东西,你们看看要不要进一点回去卖?”

    李莲花过来看了一眼,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里面的手绢。

    她拿出一条手绢,问道:“你这手绢怎么卖?”

    张水生道:“两百条,五十块钱。”

    李莲花在县里的供销社见过这样的手绢,一条要五毛钱呢,还得要一张票。

    县城的大姑娘小媳妇可喜欢了,几乎人手一条。这花手绢常常断货,要是来个十条二十条的,不用两天就卖光了。

    她和村里交好的小媳妇们去了供销社好几趟,都没买到。

    “小张,我打算要三十件衬衫,这两百条手绢我也要了,一共给你一百六十块钱怎么样?”

    张水生在在心里算计一番,开口答应了:“那好,李姐,这都是看在刘姨的面子上,要是别人来,这个价钱我是不卖的。”

    “小张啊,我娘在家就跟我说,这多亏在省城遇见了你,才把这买卖做了下来,要不是你,她现在也就在家里卖个烧鸡,哪能干这样大的买卖。小张,你真是我们家里的贵人......

    ”

    李莲花不愧叫莲花,那真是舌灿莲花,不露痕迹的拍了张水生好一顿马屁,张水生被夸得高兴的都找不到北了,又送了她一盒黑色的小发夹。

    这小发夹不值钱,一块钱一大盒,可白捡一块钱的东西,谁不高兴呢。

    从张水生这里拿了货,李莲花借她娘的两百块钱就只剩下四十块钱了。

    “刘姨,上次你托我的那件事,我给您办了。我找了一个姓郑的老师,他说给咱们设计两件皮衣,一件男式的,一件女式的。”张水生说道。

    “那敢情好,”刘大银乐地嘴都合不拢,“小张,我可不能让那个郑老师白忙活,一定得给人家一些辛苦费。”

    “刘姨,这还用你说,你就别操心这个了,一切包在我的身上。”张水生说道:“这郑老师提了一个要求,说是能不能给他找一些羊皮兔皮等皮子,他说有用。”

    这个要求很好办到,刘大银一口答应下来:“好,这个包在我的身上,等下次来省城,我给郑老师带来。你这次在电报里说了,我今天就给你带来了。”

    张水生不好意思道:“我这不是忘了吗?刘姨,这给郑老师的辛苦费,我来出。”

    刘大银连忙道:“怎么能让你出呢?这郑老师是帮我的忙,我来出。”

    “刘姨,其实我这样做也是私心,”张水生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刘姨,我希望您做了皮衣,第一年全部卖给我。”

    “一年的皮衣全部卖给你?”

    “是的,今年一年所有的皮衣全部卖给我。”张水生笑着说道:“当然,这价格刘姨你来订。我跟刘姨认识这么久了,买卖也做了这么多次了,刘姨的人品我信得过。”

    衣服的图样还没到手里呢,张水生就给她出了一个这样的难题。

    刘大银在心里想了又想,最终答应了:“那行,咱们就这样说定了。小张,既然你信得过我,那刘姨也信得过你,今年的皮衣我全都给你。”

    张水生的笑又真诚了几分,“刘姨,您放心,我绝对不会让您吃亏的。”

    “娘,我们那营业执照就快办下来了,你说我们选哪一个日子开张好?”

    “你看老黄历选一个好日子,要不就找你们村的老陈头看一

    个好日子。”

    老陈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先生”,专门给人“看日子”。

    王成道:“等回去,我去找老陈头,让他挑一个好日子,咱们到时候放上几挂鞭炮,整的热热闹闹的,保管整个县城都知道咱家的莲花美衣店。”

    王成背着装衬衫的大包,李莲花背着装手绢的包,说道:“我觉得这手绢比那衬衫还好卖,这手绢比咱们县里供销社卖的还好看,也厚实,就是这张水生这里没有了,要是还有的话,我一定得多进一点。”

    “你这进了两百条,还不够啊?这手绢也就能装在兜里擦擦脸,还有什么用?”

    “你们男人就不懂了吧,”李莲花说道:“这手绢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你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手绢,要是卖好了,不比那衬衫少赚钱。”

    “就这一个赚一两毛钱的手绢?”

    “它是赚的少,可买的人多啊!这五六块钱的衬衫舍不得买的人有的是,可几毛钱的手绢,大部分人都舍得买。”

    从省城回来,刘大银休息一晚,第二天马不停蹄地去了郭老汉家里。

    郭老汉正要出门,见到刘大银和李三顺来,赶紧把他俩让进屋里,“三顺,大银,快进屋里坐。”

    他又喊妻子:“三顺两口子来了,你快去烧水。”

    刘大银笑道:“叔,您别让婶子忙活了,我们又不是外人。”

    郭老汉:“这来了就是客人,哪能一口水也不喝。你们这次来,是有什么事?还是为了羊皮的事?”

    上次刘大银说了要抓紧收购羊皮后,郭老汉就给朱福贵去了电报,要他抓紧时间。

    朱福贵很快就回了电报,羊皮已经收了十几张了,正上色呢,等上好色,他就带着羊皮来这里。

    刘大银笑着道:“郭叔,是这样的,我想找您一起去朱叔那里一趟。”

    “去老朱那里?”

    “对,郭叔,我想多收一些羊皮,咱们这次多做皮衣,不怕做的多,就怕做出来不够卖的。”

    郭老汉一口答应下来:“那行,咱们什么时候去,你订个日子。”

    刘大银:“要不咱们后天就去?”

    “行。”

    “大银啊,你怎么想起要去朱福贵那边呢?他家离咱们这里可不近。”

    刘大银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跟丈夫解释:“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和张水生约定好了,今年的皮衣全部都给他。我就想着,干脆咱买了羊皮,让郭老汉和朱福贵做皮衣,咱给他们开工钱。”

    李三顺猛的停下自行车,回头满脸慌张道:“大银,这可不行,这雇人做工可是资本主义的作风,咱们可不能这样做,这可是犯法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