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5、种马文里的炮灰

    刘大银, 李三顺,李留柱带着李开林连夜就去了省城。

    等到检查结果出来, 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

    医生拿着报告看了又看, 眉头微微皱着, 脸色说不上很好。

    “从报告上来看, 孩子的心脏有了一些新的问题。他最近有没有情绪很激动,比如惊吓之类的?”

    刘大银想了想,这最近家里出了不少事, 难道把孩子给吓着了。

    李留柱回答了医生的话:“家里出了些事, 孩子是有些害怕。”

    医生道:“这心脏类疾病最害怕情绪激动,孩子的手术本来还算成功,只是受到了太大的惊吓,出现了别的病症。”

    “医生, 那怎么办?”刘大银焦急地问。

    医生放下检查报告:“你们去京市吧。”

    “去京市?”

    “是啊, 你家孩子现在的病症比较复杂,还是去京市比较好。”

    孩子的病竟然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了吗, 必须得去京市才能治好?

    刘大银赶紧问:“医生, 这京市的哪个医院看这类病最好。”

    “去谐和医院吧, 那是全国最好的心脏医院了。”

    谢过了医生,李留柱抱着孩子,李三顺背着行李, 刘大银走在儿子旁边,安慰小孙子:“开林,咱们去京市玩, 好不好?”

    李开林年级小,根本就不知道京市是哪里,不过听到能去玩,还是很高兴的:“好,去京市玩。”

    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刘大银带的钱不少,这下要去京市,她庆幸自己带够了钱。

    到了京市的医院,挂号,检查,一番流程下来,两天已经过去了。

    开林的病很严重,医生建议立即住院。

    这李家人当然是听医生的了,赶紧办了住院手续。

    京市医生的说法和省城医生的说法差不多,孩子的手术本来很成功,等两个月再进行一次手术就痊愈了,可孩子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受到了太大的惊吓,导致出现了别的病症,最好立即手术。

    这次手术的费用比较多,最少也需要五千元左右,这孩子到底要不要动手术,还需要他们来决定。

    当时医生咱三强调,这手术是必须得动的,希望他们认真考虑。

    刘大银当即就道:

    “医生,我们不用考虑了,给孩子动手术吧。钱不是问题,请用最好的药。”

    医生开了单子,先去检查,交完费用就可以准备手术了。

    当初出门的时候他们就带了几百块钱,做手术是远远不够的。

    李家四口人找了人少的一个地方坐下,刘大银说道:“留柱,你现在就回去拿钱,咱家的折子都放在我和你爹住的屋子里桌子底下第三块砖头下面,你去取钱,取一万,取了钱就立即回来。路上把钱放严实了,一定要小心。”

    李留柱答应了。

    李三顺在一旁说道:“大银,你和留柱一起回去拿钱,这留柱自己在路上拿这么多钱,我不放心。这开林在医院又不能出去,我自己看着他就行。”

    说实话,让儿子自己拿这么些钱,刘大银也不怎么放心,不是不放心儿子,而是因为那些钱实在是太多了。

    “你自己在这里能行?”

    “怎么不能行,我和开林就在医院里,哪里也不去,你放心吧。”

    想了又想。刘大银还是摇头;“不行,你自己在医院看孙子我不放心。这吃个饭上个厕所什么的,你一个人总有照看不到的时候。这医院人来人往的,万一出点什么事怎么办,还是让留柱自己回去拿钱,咱们两个在医院看孩子。这留柱是个大人了,咱们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留柱也在一旁道:“爹娘,我自己回去拿钱就行。”

    三个人商量一番,最终决定让留柱自己回家拿钱,刘大银和李三顺在医院看着孩子。

    这医院任何时候都是人满为患的,京市的医院更是如此。

    开林住的是一个大病房,病房里有十多个病人,所有的病人都是心脏方面的毛病。

    从病人到家属,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就连走路都尽量拱起脚尖,就怕发出的声音大了影响到病人。

    这京市比省城要繁华的多得多,卖东西的小商贩也多,医院门口就有不少卖小吃的,价钱虽然贵上一点,但是不要粮票。

    出门的时候,刘大银是带了粮票的,只不过这开林一动手术,他们不知道还要在京市呆多久,带来的那些粮票是远远不够的。

    那些小商贩不要粮票,可是方便了李家人许多。

    这该做的检

    查都做完了,就等着李留柱来交了钱,给开林做手术。

    李留柱不是自己来的,是和大姐李荷花一起来的。

    刚见面,李荷花就着急:“爹,娘,开林怎么样?”

    刘大银问道:“你怎么来了?你家里还一大摊子事呢。开林没事,医生说了。只要动了手术就没多大事了。”

    李荷花抱了抱开林,说道:“留柱把开元放到我那里,问他什么事他也不说在,真是气死个人。我去县城跟莲花说了,莲花看到留柱回来了,赶紧通知我,我俩再三追问,才知道开林到京市住院了。这藕花身子不方便,莲花开店还得看着开元,我这不就跟着留柱来了嘛。”

    李三顺和李留柱交了费回来,李留柱去找医生,李三顺回了病房,听见大女儿跟刘大银抱怨,“这不是怕你们担心吗,就没跟你们说,你这来了,家里的孩子谁看着。”

    “三林看着呢,他们都大了,离开我没事。”

    交了费,李留柱和医生沟通好了,开林的手术就在明天。

    手术室的灯亮着,李家人在外面焦急的等待。

    李荷花一个劲的安慰刘大银:“娘,没事的。这京市的医生是全国做好的医生了,技术一定好,咱们开林一定会没事的。”

    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也不错,李家人吊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医生的一番话又重新把李家人的心重新吊了上去,“手术虽然很成功,但患者术后还需要治疗一段时间。”

    刘大银不禁问道:“医生,咋治疗啊,输液吗?”

    医生说了治疗方法,不是输液,是用一种仪器进行治疗。

    李家人集体沉默了一会儿,这种仪器,县里的医院不知道有没有呢。

    刘大银先谢了医生,心事重重地走出了医生办公室。

    “爹,娘,你们别太担心,说不定咱们县里就有那种仪器呢。”李留柱安慰他们道。

    刘大银慢慢走回病房,边走边说道:“这县城要是没有那种仪器,咱们就去省城问,省城没有,咱们就在京市给孩子治疗。九十九步咱们都走过来了,可不能倒在这最后一步上。”

    做完手术一个月后要来复查,没事的话就可以开始治疗了。

    李家人收拾东西回家,回家的第一

    件事就是去县城的医院问,县里的医院还真没有那种仪器。

    孩子的病不能耽搁,李留柱买了火车票,立即去了省城的医院问。

    他倒是带了好消息回来,省城的医院有那种仪器,开林可以在那里治疗。

    京市的医生说了,开林的治疗每隔一天进行一次,最少也要治疗半年的时间。

    两天治疗一次,一个月就得往返省城十几次,不说别的,就是开林的身体都受不了。

    “三顺,留柱,要不我们去省城做买卖?”刘大银想了又想,只能这样了。

    “去省城做买卖吗?我也是这样想的。咱们县里到省城的火车只有一趟,都是晚上发车,凌晨到省城,这要是见天的往省城跑,开林的身子可受不住。”

    李留柱问道:“爹,娘,咱们做什么买卖,卖烧鸡还是做皮衣。”

    “当然是做皮衣了,皮衣赚钱。”刘大银说道:“这皮衣咱们本来就是卖给省城的张水生。咱们到省城做皮衣还省了来回跑的功夫呢。”

    李三顺表示同意刘大银的决定,“就是不知道这郭老汉愿不愿意跟咱们去省城。”

    刘大银:“等明天咱们去问问。他们要是愿意跟着咱们去省城呢,这工资再往上涨一涨,他们要是不愿意跟着咱们去省城,咱们就做烧鸡。”

    “你说得对,咱们做好两手准备。”

    郭老汉知道要去省城做皮衣,有些为难:“三顺家的,我这年纪大了,不想出远门了,这省城太远了。”

    刘大银又劝了几句,郭老汉咬死不松口,他的儿子孙子也都不愿意去省城。

    既然郭家人不愿意,刘大银也没强求。

    李三顺有些不解:“大银啊,这省城又不远,再说了现在又有火车,这郭家人为什么不愿意去?郭老汉年纪大了,他儿子孙子年纪可不大,怎么也不愿意去省城,咱们还给他们涨工资呢。”

    刘大银坐在车后座:“三顺,这郭家可能打算自己做买卖?”

    “自己做买卖?”

    “这给人做工赚的虽然多,到底不如自己做买卖赚的多,我看见郭家院子里有订好晒着的兔皮褥子,这郭家可能打算自己做了兔皮袄去卖。”

    “原来是这样,那就难怪了。咱们发的工资虽然高,可要是自己做了兔皮袄去卖,赚的肯定还得多。”李三顺又想到了朱福贵,“大银,你说这朱家会不会也是打算自己做买卖,所以才不来的?”

    “我觉得是。这倒是也没什么错,谁不想多赚钱啊。”

    作者有话要说:换地图啦感谢在2020-05-30 21:04:49~2020-06-01 12:17: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欢颜、木易 10瓶;暖煖 2瓶;阿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