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七章 整装待发

    回到醇王府上后,载洸见娟儿正在忙着打包行李,手脚边忙活着边说:这些都是奴婢帮你挑好的衣裳,你平日里常穿的;

    还有这些干粮点心,是福晋给您准备的,她怕您在路上饿着,又吃不惯京城外的粗食;还有这些书籍,王爷怕您懈怠了功课,让奴婢给您一并包上

    载洸看着这些大包小包的东西,眉头紧皱,心里有点犯愁,又不是搬家,用不着什么都带上吧。

    此次去威海卫代天阅兵,来回怎么着也得一两个月吧,还是多带些,有备无患嘛,出了京城,很多东西都买不着了。

    你也知道的,我大事上精细,小事上粗心,平日里丢三落四,就怕东西太多,太乱了,不是路上丢了东西,就是关键的时候找不着。

    用不着主子操行,您挑几个得心应手的奴仆一同随从不就行了。

    载洸朝她使了下眼神说:那,就有劳阿姐陪我走一趟了。

    娟儿一听这话先是高兴,接着又失望,我一介女流,在府上伺候主子尚可,可要是跟着你们这群男人一起出远门,怕是坏了纲常礼教,要遭人非议,。

    载洸笑着说:男扮女装不就行了?

    就算是主子偏爱,但福晋也不一定肯放行。

    不怕,这事我去跟她说就行了。你平日里细心周到,有你在我这里身边陪伴,我额娘也放心许多。

    可是娟儿还是犹豫着,虽然很想去见识下外面的世界,但是也不敢逾越当时的这种世俗观念。

    你不是一直想去看大海吗?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载洸又朝她使了下眼神,说:盛万颐也去哦。

    娟儿脸一红,平日里泼辣的女孩,这会竟然羞涩起来,主子提他作甚?他要去,我反倒,不乐意去了

    载洸知道他们两个平日里眉目传情,私底下想必已经暗生情愫了,正好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两人的奸情。

    果不其然,娟儿嘴上说着不去,但是一回到自己房间就开始各种忙活,准备一起出发了。

    娟儿换上了一身男儿装,带着一顶黑色的圆帽,骑着马欢脱地在路上跑着,她像是在扮演着一个侦察兵的角色,总是要先到前方探好了路,再折回来向载洸禀报,对这种孩童一般的游戏,她乐此不疲。

    禀告贝勒,过了前面那座桥,就是客栈了,我们今晚可以在那里歇下,此处,距离天津还有20里路,若行程顺利,明天就能经过天津了。

    载洸用一种将帅的口吻回道:干得好!再探!

    得令!娟儿如同一名英姿飒爽的将士一般,骑着马朝前走去了。

    盛万颐关心地朝她喊了一声:喂!你慢点骑!

    载洸笑了一声说:别怕,娟儿小的时候就是在呼伦贝尔草原长大的,后来才入京当了包衣。她打小就有骑术的天赋,加上我时常带她到郊外遛马,她的骑术可不比你差。

    盛万颐看着娟儿远去的背影,看得入神。

    你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盛万颐这才回过神来,主子你刚刚说什么?

    载洸朝他使了个眼神,你准备什么时候娶她过门啊?人家也快二十了,大好的青春年华,你可不能耽误人家,什么时候收了你那浪荡的心,下定决心当个好丈夫了,跟我说,我给你们做媒。

    先说好,娟儿十岁就进了王府,跟着我一块长大,我们朝夕相处,情同姐弟,你要是敢让她受半点委屈,你就死定了。

    盛万颐笑了笑说:我哪敢让她受委屈啊你看她平日里对我那嚣张跋扈的样不欺负我就算了只是,我现在想娶,她也不嫁啊

    怎么?你们不是两情相悦?

    娟儿说了,她刚进王府的时候,就在福晋面前立过誓,要将您当亲弟弟一样照顾您长大,直到您成家立业,所以啊,主子,您就发发慈悲,快点娶妻生子吧。

    载洸笑了下说:本贝勒不急,大业未成,哪有心思谈什么儿女情长。

    盛万颐倒是不以为意,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怕您有了心上人之后,就顾不得这天下了。

    胡说,本贝勒是那样的人吗?

    咱们就走着瞧。

    盛万颐看了一眼后方,有个没办法娶妻生子的人,正被八抬大轿地抬着,旁边是一队骑着马的护卫兵,盛万颐在载洸旁边犯起了嘀咕。

    主子,你看这李莲英的架势,多威风,不知道的,还以为代天阅兵的是他呢,要不是这太监拖后腿,咱们的行程的速度,可以比现在快上好几倍呢!几天就能到达威海卫了。

    没办法,李莲英骑不了马,咱们只能放慢速度,照顾一下他。况且,我就是想多花点时间在行程上,沿途考察民情,所以才选择一路骑行过去的。

    不然到天津坐船,直接渡船到威海卫,岂不是更快?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可得好好欣赏一下这大好河山,体验一下各地的风土民情。

    我就纳闷了,到底是他伺候主子,还是主子伺候他。

    李莲英可是皇太后的派来的人,无论是京城官僚,还是封疆大吏,都在想尽办法巴结他,得好生伺候着,怠慢不得。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啊。

    盛万颐打了一下马屁股,走到载洸身边,跟他并驾齐驱,斜着身凑到载洸肩膀旁轻声说:

    主子,你说代天阅兵这么重大的事情,皇太后也不派个得体点的臣子随行,反而叫了李莲英过来,有点匪夷所思啊。

    太监监军,闻所未闻,自古,也就明末的皇帝干过这个事,可是后果呢,这崇祯都吊死在煤山上了。

    小的还听说了,为了此事,翁同龢联合一众翰林御史,上折子劝谏,都被皇太后给驳回了,你说,皇太后为什么就非李莲英不可呢?

    载洸亮了亮眼睛,轻松地笑了下,这你就不懂了,李莲英是皇太后身边最亲密的奴才,只听命于皇太后的,不会轻易被人收买。

    说到底,皇太后就是让他来监视咱们的,从这点上看,换作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比他管用。

    盛万颐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不解地问:可是咱们有什么好监视的,贝勒做的这一切,可都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啊,赤胆忠心,世人景仰,皇太后究竟防着啥呢?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帮助李鸿章发展洋务,建设海军,皇太后自然会怀疑我跟李鸿章之间的关系。

    若是期间我发现了李鸿章的破绽,却又密不上报,皇太后一定会怀疑我拉拢李鸿章,暗地里培植势力,挖她的墙角,这是皇太后不愿意看到了。

    那我们这次前来,是不是应该狠狠地揪住李鸿章的尾巴,等收集完证据之后,就如实上报给朝廷,这样一来,就能洗脱您跟李鸿章结党的嫌疑了。

    既能取得皇太后信任,然后也可以借机讨好帝党?

    不,这样一来,李鸿章可就危险了。泱泱中华,真才实干的人并不多,像李鸿章这样的人才,既懂洋务,又可带兵的人才,着实不多见。若是倒下了他一个,整个大中国可找不出第二李鸿章出来。

    盛万颐摇了摇头,露出了忧愁的表情,这样一来,主子不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了?我怎么觉得,主子干的这些差事,都是步履艰难,错综复杂的?

    载洸叹了一口气说:这也是无奈之举。我既不能得罪帝党跟后党任何一方,也要时刻为了咱们的国运着想,可谓,是在夹缝里,为黎民图生存,为社稷谋发展。

    那咱们要怎么做才好?

    载洸望着前方的路,思虑了一会说:最好,在代天阅兵期间,北洋不要显现出任何劣迹污点,让我无本可参,也让那太监捉不到任何把柄,这样一来,我们也不用里外不是人了。

    盛万颐笑道:还是主子深谋远虑,我只是一个商人,想不到那么多东西。

    不过,要是北洋水师那帮人不争气,该整治还得整治,毕竟如今强国环伺,军队才是立国之本

    盛万颐此刻的魂魄已经被人勾走了,没心思听载洸长篇大论地讲治国之道,转了下眼珠子说:贝勒娟儿一个人走那么前面,我怕她遇到坏人,我跟上去保护她,咱们回头见

    你个见色忘义的家伙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