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 黄雀在后(2)

    而荣禄则在一旁添油加醋说:贝勒虽与老佛爷情深义重,但做事太过于执拗,始终不能跟皇太后一条心。

    自贝勒创设新军以来,也不过一年出头的时间,人数便已达两万之众,进展之速,规模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再过一年,恐怕李鸿章的淮军都要给比下去了。

    这么支庞大的军队,握在不听话的人手里,连臣都要替老佛爷捏一把汗了。既然不为我所用,也不能让其他人占了便宜,所幸就趁贝勒离京的机会,遣散得了。

    听完,慈禧又朝他投去了严厉的目光。

    吓得荣禄赶忙低头说:老佛爷说过,不怪罪奴才的。

    慈禧叹了口气说:罢了,你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可是,载洸又会心甘情愿地将自个辛辛苦苦练起来的兵,就这样被遣散。

    况且他日后要是记恨起本宫来,那本宫不就痛失了一个得力帮手了吗?

    荣禄回道:老佛爷不必多虑,咱们可以以静制动,这事不用您亲自动手,先让皇上那边先动手,咱们等到必要的时候,再主动出击,先人一步,顺手牵羊便可。

    顺手牵羊?说得轻巧,怎么个顺手牵羊的法子?

    无论皇上以任何理由接管新军,老佛爷这边可在皇上那边行动之前,先派遣一得力干将,率领军队,前去接收。到时候,这支军队是除还是留,还不是老佛爷一句话的事。

    以什么名义?

    皇上那边给安了什么罪名,咱们就以什么名义。最后,罪名是皇上给安上的,但是最终的受益者,是皇太后。

    慈禧听完,笑了一声说:你这招也是够阴损的,别人处心积虑撒好了网,结果你把人家的鱼,全拿到自己的篓子里去了,还把人家网给捅破了。你可真是只坏猫。

    老佛爷说笑了,这还是不是您喂得好。。

    慈禧听完,又把目光调向其他的几位大臣,笑着说:

    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在你们面前夸荣禄了吧,就是因为这孩子办事踏实,处事机灵,一心一意在为我办事。

    荣禄笑了笑说:替老佛爷办事,那自然得尽心尽力,奴才都是老佛爷一手提携起来的,没有您,我荣禄哪有今天,自然得拼死报答您的恩情。

    你们听见没?这才叫公忠体国。

    慈禧思虑了一会儿,脸上又露出些许担忧的神色来,说:怕就怕,我们这边倒是把网盯紧了,可鱼儿要是不入网,咱们不是白忙活一趟了吗?

    况且载洸对新军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咱们这会,要是片甲不留,载洸他不会记恨本宫吧?

    孙毓文,你看这事,可行么?

    我们的不粘锅先生孙毓文听到自个被点名,先是愣了一下,脑袋里急速地转着弯,心想,慈禧心里早就已经做好决定了,这会之所以会问自己,也只是想确认一下心中的答案,替她消除内心仅存的一丝愧疚感跟疑虑而已。

    他比在场其他人都会猜慈禧的心思,如今载洸手里头握着兵权,对外又强硬,寸土不让,对内又是特立独行,大刀阔斧;这样的人,极其容易失控,慈禧因此感到十分不安。

    但是,就因为有载洸挡在前面,替他干各种脏活累活,抗住清流派的各种枪林弹雨,自己才能像现在这样安稳如山,躲在后台主宰着大清朝这个大舞台。

    因此,慈禧既想掐灭这把熊熊燃烧的火焰,又不想把载洸逼到绝境,导致两人恩断义绝,自断臂膀。

    在各种种利益、情感犬牙交错的情况下,对待载洸的问题上,慈禧始终是矛盾的。

    慈禧现在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有人能站出来,帮她把这个矛盾点给解决了,或者将她内心的愧疚与不安降到最低点。

    捋清楚慈禧的心思之后。我们的不粘锅先生孙毓文才从人群后面站出来说:

    回皇太后的话,下官以为,贝勒虽然胸怀大志,文武双全,但仍是年轻气盛,急功近利,从他办理外交事务时的强硬态度来看,就怕日后容易擦枪走火,挑起与他国的争端。

    皇太后要收回他的兵权,并不是要夺走他的志气,打击他的理想,而是为了他日后能够不铸成大错,全是为了贝勒着想。我想贝勒日后会记起皇太后的好的。

    慈禧听完,心安了许多;但脸上还是挤出些许忧愁来,叹了一口气后,顺着孙毓文的话说:

    我就怕,那孩子不知道本宫的用心良苦啊。我就是怕他乱来,才让你去盯着他点,如今看来,你也管不了他了。

    孙毓文尴尬地笑了下说:恕下官无能,贝勒将帅之才,无人能及,在军中威望极高,且军中要职,大多都是贝勒任命的。

    下官虽然挂着兵部尚书的头衔,但是在军中号召力远不如贝勒,新军只听贝勒的,不知我孙毓文。下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这个,本宫事先早就料到了,就凭你,哪里是载洸的对手。你们有几斤几两我,本宫心里跟明镜似的,就你这点本事,到了他面前,充其量也只能当个马前卒。

    但你怎么着,也是他名义上的上司,新军的首领,关键时刻,还有有些用处的。只要你们几个听我的,朝廷里谁也翻不了天。

    下面的人异口同声地回道:下官旦凭皇太后差遣,绝无二心。

    荣禄转了下眼珠子后,又抬起头来说道:老佛爷,有件事儿我得给您提个醒,这贝勒要是真到江淮去赈灾了,那所耗之资,想必也是颇巨。

    这样一来,皇太后您的万寿庆典可就

    慈禧一听这话,突然猛地站起身来,你说得有道理,天大的事,都不能大过万寿庆典。

    荣禄在一旁继续说着:以往,无论是颐和园工程,还是筹备万寿庆典所需款银,都是商办衙门那边在包办。

    如今,这万寿庆典的事宜,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迫在眉睫,这贝勒要是南下赈灾,奴才害怕这银子一花光,今后这万寿庆典所需银子,可就

    慈禧拍了拍椅子的上的扶手,顿了顿之后说:嗯——你考虑得甚是周到——这样吧,你带着我的懿旨,去找载洸,就说,让他先调三百万两银子,到内务府里面,以备不时之需。

    荣禄低下头,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嗻!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