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三章 解“签”

    此时,裕荣公主正乘着轿子来到了广济寺门口,下轿后对着一众侍卫说:你们就在门外候着就行了。说完,便带着一名侍女进去了。

    她拿起装满竹片的签筒,闭上眼睛,虔诚地跪在佛像面前,摇动了手中的签筒,只听一身清脆的响声,一支竹签跳落到地上。

    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顺着竹签落地的方向寻去,却发现了身旁跪着一位剑眉星目的男子。

    只见他弯下腰,捡起那一枚竹签,自顾自地念道:五十三号签,签题,是‘刘备招亲’,不知姑娘求的是什么?

    一旁的侍女说道:放肆!竟敢

    裕荣挥了下手,示意她安静下来,又对着一旁的男子说:听公子这话,像是懂得解签?

    他笑了笑,在下也曾行走江湖数年,对这种签文解语,自然是略懂一二。

    既然如此,公子可否替小女解惑一二?

    当然,这是小生的荣幸,不知姑娘是为何而求?求的是哪方面的事情?

    你都说说看。

    他缓缓地说着:刘备招亲,这签文便是‘上志反成自尊时,龙呤虎啸两相宜;彼苍自有通霄路,许我功名再有期。’

    刘玄德,即西蜀先主也。爲荆州牧时,甘夫人新丧,东吴孙权闻知,诈以妹招赘欲赚其人。吴索讨荆州,孔明料知,乃授赵云锦囊计,保先主进东江招亲,意搞假成真,娶孙夫人以回焉。有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姑娘若是为家中父母而求,那长辈虽然身体抱恙,但只要悉心照料,假以时日,定能康复如初;姑娘若是为心上人而求,那人虽然在进途中会遭遇一些坎坷,但终归也会鲤鱼跃龙门,才子得佳人,名利与爱情双收;

    姑娘若是要求姻缘的话刘备娶得东吴孙夫人,尔后又因两家交恶,终归东吴,与刘玄德再未能相聚,只怕是初期如意,后期失意。

    一旁的侍女听了,愤怒地说道:哪里来的市井狂徒,学了点江湖术士的皮毛,就敢在这里口出狂言了!

    那男子听完,淡然一笑:在下只是略表愚见,若是说得不当,还望姑娘见谅。

    裕荣站起身来,拍拍膝盖上的灰尘,既是小女让公子解签,是好是坏,那都是天意,怪不得公子。公子应该也是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的人,不知是京城哪家的公子?

    在下不是京城人士,祖籍广东,父亲曾是南洋的商人,已故。

    一听这话,裕荣的脸上掠过些许失望,又抬起头来对着侍女说:小梨,取几两银子,给这位公子,当作答谢。

    是。那侍女取出几两银子,没好气地递到那男子面前,只见他轻笑了一声,又推了回来。

    侍女:怎么?你嫌不够?不就说了几句阴阳怪气的话,还想要金山银山不成?我看你就是个江湖骗子!

    在下不要银子。

    裕荣:既然这样,小女也就不强求了,小梨,我们走吧

    她话音未落,那男子就朝他肃然作揖:公主可否留步?久闻公主心善乐施,在下有一要事相求,还望公主济困解危。

    那侍女一听连忙护在主子面前,好啊,原来你早知道我们公主的身份了,还在这里装模作样,我看你就是居心叵测,图谋不轨。

    我可警告你,外面还有大队御前侍卫候着呢,个个都是武林高手,只要我大喊一声,他们就能立马冲进来拿了你的人头,识相的,现在就离我们公主远一点。

    裕荣:你到底是谁?到此见我,所为何事?

    在下慕容湛,任新军骁骑参领一职,是贝勒载洸的亲信。

    裕荣听到这,就什么都明白了,对着侍女说:你到门外看着,没有我的命令,不准任何人进来。

    公主,这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还是

    务须多言,快去。

    奴婢遵命便是

    待到那个侍女走后,裕荣才说:现在除了我们两个,没有其他人了,将军可以畅所欲言了。

    慕容湛:在下冒昧讨扰,是为了贝勒一事而来,不知公主对近日发生的事,是否知晓?

    裕荣:嗯,我都听说了。载洸平日里也都喊我姐姐,对我百般照料,今日他遭此变故,我也不会袖手旁观,你要我怎么帮你?

    还望公主在皇太后面前,替贝勒美言几句,说不定皇太后看在往日情义上,心一软,能网开一面。

    你是说,让我皇额娘解除那门婚事?

    正是。

    她转过身来,愁容满面,沉思了一会儿,摇摇头说:没用的,我这几日,已经劝谏过很多次了,我皇额娘在这个事情上,是绝对不会做出让步的。

    为什么?贝勒如今都已这般模样了,心如死灰,难道皇太后不顾及往日的情义吗?

    我这个皇额娘,平日里,倒也没这么薄情寡义,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面对身边那些与她亲密的人,她是不会把人逼到绝境上的。

    但是,有一个死穴,是谁都不能碰的。那就是权力跟地位,谁要是有了逆反之心,威胁到了她的权力跟地位,大义灭亲的事情,她也是干得出来的。

    贝勒这次杀了张翼,也是为国除害,为了前方的战事着想,皇太后是个深明大义之人,此等关乎国家安危,牵动大局的事情,她不可能看不明白。

    看明白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虽然载洸此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毕竟触犯了皇太后的威严。

    你想想,载洸在同时接到皇上跟皇太后旨意的时候,竟然毫不犹豫地遵从了皇上的旨意,他这样做,就是在挑战皇太后的底线。

    载洸位极人臣,可以说是那些王公大臣的表率,他这次这么做了,如果不得到惩罚,治罪的话,将来那些臣子就是竞相模仿,皇太后这些年维持的权威,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皇太后这样子做,是为了做给下面那些臣子看的?

    裕荣听完,又摇了摇头,也不完全是,关键是,做给另一个人看的。

    能威胁到皇太后地位的,还能有谁难不成是

    她叹了一口气。是皇上,这件事,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皇太后前些日子降旨,将皇上最宠爱的妃子珍妃,以后宫干政为缘由,贬为了嫔。

    皇太后做出这个举动,就是在警示皇上,要对皇太后顺从。然而,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皇太后又不能在珍妃身上再做进一步的惩戒,毕竟那是妃嫔,还没有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过错。

    所以,皇太后只能在其他人身上做文章了,载洸那个心上人很不幸,被皇太后选中了,做了殉葬品。她这么做,就是为了给皇上一个沉痛的例子,谁要是惹得她不痛快,她便要夺其所爱,让他一辈子都沉浸在悲痛当中。

    慕容湛听完,也觉得后背一凉,都说无情帝王家,今日一见,不禁叫人不寒而栗。贝勒现在,为了这一女子,已经丧失了心智,我担心,我会弃整个国家于不顾,携心爱之人远遁江野,浪迹天涯。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