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百零三章 败局无人能解 只剩一缕希望

    慈禧断了他慷慨激昂的陈词,好了!没事的时候个个都站一边观望,跟着打太极,出了事了,就想着把脏水往外泼。李鸿章是难辞其咎,可是你们一个个又有何功劳于江山社稷?

    说到底,都是半斤八两。李鸿章,念在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这次海战的过失,我先给你记下了,要是接下来再有什么过失,本宫可要一并治你的罪了。

    李鸿章:臣谢皇太后宽恕,定当精忠报国,戴罪立功。

    慈禧:但是,造成今日这样的局面,前线统帅罪大恶极,叶志超谎报军情,临阵退缩,致使大败。下旨,将叶志超革职查办了。

    李鸿章:皇太后,叶志超虽然罪不容赦,但是眼下,前方军队已然溃散,兵勇还需将帅统领,若是无人指挥,恐一败再败。臣请旨革去其总指挥之权,将其留营效力,戴罪立功。

    慈禧愤怒地说:难道没了一个叶志超,朝廷就无人可用了吗!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作答,慈禧提起来的一口气,又渐渐地萎了下去,你们说说,现在这局面,该如何应对吧。

    一众大臣皆低头不语。

    难道还要我这个老婆子替你们上阵杀敌吗!你们真是不忠不孝!庸碌无能!

    一旁惊魂未定的光绪听得一颤一颤的。

    这时候,外面的侍卫冲进来报:报——紧急军报!日军已经攻占了金州,正朝大连方向袭来。

    众臣哗然,慈禧吓得脸色苍白,光绪一听,更是差一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慈禧惊慌失措地说:十日才十日,日军竟然席卷了半个奉天那接下来是不是就是直隶了直隶又能守多久

    你们在下面叽叽喳喳的干什么!到底有什么对策,快点说出来!

    众臣一听,又都沉默了。

    光绪:我大清不是有百万雄师吗!怎么这么轻而易举就被日军给打穿了!李鸿章,你是干什么吃的!

    李鸿章:我大清虽然号称百万雄师,然大多是民兵,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吃空饷的。能作战的军队也是较为分散,遍布全国各地,一时间难以聚集投入前线。

    即便是正处于前线作战的士兵,大多战前也未经战场,不擅征战,武器装备更是陈旧落后,不堪大用,这样的兵,就算是上了前线,也是无济于事。

    光绪:淮军呢!朝廷花重金训练的淮军呢!还有附近各省的军队呢!

    李鸿章:清军一线战场,实际参战部队仍以淮军及少量湘军为主,至于奉字练军,盛字练军等,也是一触即溃,难以阻挡日军的攻势。

    与日军相比较,我军不仅作战能力低下,而且人数也处于劣势,目前在前线的实际参战的陆军总兵力,也就只有二十万人,而日军在国内已经动员了二十多万军队,目前实际参战的陆军,据现有的情报估算,就已经达到了十五至十七万之众。

    然而,由于我军各部不能形成统一有效的指挥,无法协调,秩序混乱,导致我军在许多局部战场上,人数都不及日军,常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在装备、指挥、人数都处于劣势的情况,败局已然注定。

    光绪目瞪口呆,怎么会这样

    慈禧: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究竟何人能御敌!

    现场又是短暂的寂静。

    慈禧慌了,李鸿章!你倒是给个御敌之策啊!

    李鸿章:回皇上,皇太后,为今之计,惟有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北三省之根本;然后聚集兵力,再图大举,以为规复奉天及朝鲜之地。

    如今前线,之所以会呈现出一触即溃的局面,皆因将士毫无斗志,士气低迷,风声鹤泣;将帅更是贪生怕死,每每遇敌,都是临阵脱逃,弃城弃军,能堪大用者凤毛麟角。

    老臣以为,当下我军急需打一场胜战来振奋军心,提升士气。若是一败再败,则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矣。

    慈禧:那你倒是说说!要怎么才能打一场胜战来鼓舞士气!

    李鸿章:当下,唯有一人可力挽狂澜。

    慈禧与光绪双双喊道:是谁!

    李鸿章掷地有声:贝勒载洸。

    听完这话,慈禧与光绪不是喜出望外,反而都双双沉默了,久久,慈禧才吐出了一句:那载洸怎么还没有来,不是让人去宣他了吗?

    李莲英在一旁回道:已经找人去催了好几次了连贝勒的面都没有见着,好像是,在办理丧事呢

    光绪失魂落魄地说: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治丧的事,先让他放一边吧

    李莲英弱弱地问道:那——是否要再派人去催?

    慈禧:你找裕荣公主去,让她说什么都要把载洸给叫来。

    奕劻:载洸在这种关键时刻,竟然敢数次不奉诏,其心不轨,实属不忠不孝。

    本来这时候,众人都怕被问责,不敢说话了,奕劻突然冒出来整这么一出,搞得其他人也跃跃欲试,即便是大难临头了,可是他们仍然不想载洸被重用,恨不得在他有机会抬头的时候踩一脚。

    荣禄:皇上跟皇太后在此召集众臣商议军国大事,可是贝勒竟然借故拖延不来,即便遣人请了数次,也是置之不理,忤逆圣意,不遵礼法,这样的人,还怎么统率三军?

    翁同龢:贝勒如今人在京师,连皇上跟皇太后的话都不听,若是将前线军队都交到他手里,将来还会把朝廷放在眼里吗?心中无君,又怎么肯替朝廷卖命?怕是连我大清这最后一点希望跟机会,都要消耗殆尽了。

    李鸿章:贝勒今早丧父,想必是伤心过度了,遭此变故,谁人又能若无其事?贝勒有这样的表现,恰恰是其忠孝的体现,应该给他点时间。

    奕劻:他要是不来,难道咱们就这样干等着啊!

    荣禄:让皇上跟皇太后等他,也是忠孝?

    翁同龢:自古以来,只有臣子等君,哪有君等臣子的。数次无视诏谕,便是不忠;置江山社稷不顾,便是不义。不忠不义之人,谈何重整军心,谈何力挽狂澜?

    慈禧一怒,够了!你们说够了没有!不让他去,难道让你们去吗!你们谁能够打胜战的,给本宫站出来,让你来说!

    被慈禧这么一说,下面那几个人又都低头默不作声了。

    慈禧: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争论孰是孰非的事情。现在,要有人打胜战,转败为胜,不然,咱们就得向日本人乞降,我们就都成了国家的罪人,你们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这才是大是大非!

    奕劻:难道咱们就这么等下去吗

    慈禧:等!等到天黑也得给我等!今天要是不议出来个决胜之策,你们回去,能吃得好饭,睡得好觉吗!

    下面的人又慢慢地将目光转向光绪,只见他抓起手帕,咳嗽了几声,才弱弱地说道:等等吧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