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9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段珪眉头微蹙,淡漠的开口了。

    董太守,你指控赵太守和段家的事情太大,需要写表上书。

    请你放心,本钦差接到你的表书后,会立即安排人调查。

    好,本官现在就写!

    董卓暗自冷笑,既然段家已经把他逼到了绝境,不管天子是否要处置段家,他都要对段家动手了。

    段珪作为代天巡视的钦差,绝对不敢敷衍此事,肯定会派人去段家调查。

    就算不能把段家打倒,也会让段家付出惨重的代价。

    段顺和段尚父子听到段珪这样说,以为段珪是护着段家,立即升起了对段珪的感激之情。

    晚上一定要找到那个小宦官,然后加倍送上重礼,让董卓偷鸡不成蚀把米!

    赵苞眉头紧锁,思量着前来允吾城前后发生的事情,越来越感觉到不对劲了。

    段熲突然发来消息,让他和段顺前来允吾城向殷家提亲,以便促成段家与殷家,武威郡与金城郡的紧密合作。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就充满了蹊跷,赵苞至今都没有想明白。

    来到允吾城后,在段珪的暗中支持下,段家彻底与董卓翻脸,强行举行了求亲比试。

    在求亲比试中,看似段家占尽了优势,却在比试中屡屡出现意外。

    让赵苞感觉非常不安的是,段珪竟然不让人离开现场。

    要知道,这只是一场求亲比试,不是官方的绝密会议。

    忽然,赵苞感觉一股寒意涌遍了全身。

    因为,赵苞突然想起,段家父子、段家管事和段家精锐护卫都来了允吾城。

    而赵苞也把五名武威郡的武官叫来了允吾城。

    如果,钦差段珪和刺史刘虔,现在派人在武威郡调查,那可怎么办啊?

    圈套!

    难道是钦差段珪和刺史刘虔设下的圈套?

    赵苞看向了段珪和刘虔二人,越来越感觉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怎么办?

    这可怎么办啊!

    诸位继续评判吧。刘虔淡淡的开口了。

    众人经历了刚才的惊险,说话都开始小心翼翼了,评判标准都集中在了文学造诣上,没有一个人再敢提策论的内容了。

    不过,在场大多是殷华的下属和金城郡的世家贵族,当然按照殷华的意思评判了。

    哈哈,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场文比,董睿胜!

    刘虔哈哈一笑,做出了最终的评判。

    段顺和段尚父子脸色铁青,恶狠狠的扫视了一眼评判董睿赢的众人,准备事后找他们算账。

    这时,大厅里响起了小宦官公鸭般的尖锐声音。

    第二场文比开始,规则和比试时间与第一场相同。

    小宦官说完,立即有两个侍从,把两只红漆木盒放在了董睿和段尚的案几上。

    董睿透视了眼前的木盒一眼,心头不由的一颤。

    因为,木盒里放着一张丝绸布条,上写:对上联,并解释。

    后面写着下联的内容: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卧槽!

    这好像是黄巾军起义的口号吧?

    董睿立即在虚拟电脑里搜索,很快就出现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董睿转头透视向了段尚的木盒,其内的布条内容与自己的一模一样。

    段珪用黄巾军太平道的口号做对联,还要解释。

    段珪到底想干什么?

    在历史上,黄巾领袖张角为太平道的首领,太平道为道教一支,奉黄帝、老子为教祖。

    张角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

    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每方设一渠帅,由张角统一指挥。

    熹平五年(176年),司徒杨赐曾上书灵帝,请求诛杀太平道的渠帅,以免酿成后患。

    现在是光和元年(178年),董睿并没有听到陇西郡有太平道的事情。

    不好!

    裴元绍就是黄巾军的将领,现在是自己属下四海商盟的商队队长。

    难道,段珪知道了此事?

    不过,段珪收到的陇西郡锦衣密报中,并没有提到此事。

    但愿,这个时候的裴元绍,还没有加入张角的太平道吧?

    怎样对这个下联呢?

    董睿强行按捺下心中的惊骇,苦思冥想了起来。

    段尚看到文比的题目后,顿时愣住了,这不是昨晚那个小宦官给的题目啊!

    难道,又是刺史刘虔出的题目?

    段尚瞥了眼董睿,见到董睿眉头微蹙,在研究题目,并没有传递木盒,不由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董睿这小子侥幸赢了一场,就当自己是才子了吗?

    段尚原本想自己作答,看到父亲杀人般的目光后,只好把布条放在了木盒里,招呼侍从传递给贾诩。

    算了,还是交给贾诩作答吧。

    既然贾诩是凉州学识排行第一的大师,赢董傻子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钦差段珪和刺史刘虔没有说话,众人也都不敢说话,目光都在董睿和段尚两人身上移动。

    众人都在想一个问题,这次文比,不会再出什么意外了吧?

    董睿在虚拟电脑里打开了对联小程序,输入了: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八个字,很快就出现了很多上联。

    甄选了一番后,选中了八个字:春申乙丑,秋冬丰盈。

    上联还算工整,还有祝愿秋季丰收和冬季盈余的意思,不应该出什么问题吧。

    董睿思索片刻,拿起笔又开始在木板上画了起来。

    坐在后面的李儒,见到董睿已经动笔,不由露出了苦笑。

    看来,董睿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帮助啊!

    贾诩和贾玑父子收到了侍从传递过来的木盒,见到不是段尚提前给他们的题目,并没有太过在意。

    只是,如此简单的下联,私塾里五岁的顽童都能对上,很难分辨出输赢啊!

    加上在座的大多都是金城郡的官员和世家大族,肯定会倾向于董睿,搞不好要输啊!

    贾诩越来越后悔接受段家的邀请,前来允吾城了。

    这次比试后,必须立即离开允吾城,前往内地游学。

    贾诩按捺下杂乱的心情,让儿子贾玑作答。

    没过多久,贾玑就把答案写在了布条上。

    然后,贾玑小心翼翼的把布条放在了木盒里,合上盖子后,交给了侍从。

    侍从接过木盒后,拿过去放在了段尚的案几上。

    段尚打开木盒,拿出布条一看,不由撇了撇嘴。贾诩的答案还没有本公子想的精妙呢!

    贾诩就这水平,怎么就成为了凉州的第一学士?

    段尚真想把自己想的上联写在木板上,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万一自己写的对联输了,肯定会遭到父亲和赵苞的唠叨。

    算了,还是写贾诩的答案吧!

    如果输了,就拿贾诩开刀!

    想到这里,段尚拿起毛笔,开始在木板上奋笔疾书了。

    董睿看到段尚收到了贾诩的答案,好奇的打开透视看了一眼。

    卧槽!

    怎么会是这样?

    董睿心头一颤,手中的毛笔几乎就要掉落在地上。

    咳咳!

    董睿趁机咳嗽了两声,才掩盖掉了心中的震撼。

    木盒中,贾诩写的上联竟然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贾诩想干什么?想要造反吗?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天子早已下发了诛杀太平道渠帅的旨意,以及强行解散太平道的旨意。

    去年贾诩从京城辞官返回了凉州,肯定知道此事。

    就算贾诩不知道此事,也不可能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八个字作为上联吧?

    这句话作为上联,不但词不达意,也不押韵啊!

    在历史上,贾诩是东汉末年排行第三的谋士,改换了五次门庭,都得到了重用,最后的结局也是寿终正寝。

    算是东汉末年中,结局很好的谋士。

    阴谋!

    绝对是段珪的阴谋!

    董睿已经分析出,钦差段珪前来凉州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找段家的麻烦。

    再加上木盒里有精妙的暗盒与机关,更加确认了董睿的判断。

    段尚这次完蛋了!

    只是,贾诩父子也要受牵连啊!

    董睿一直想着把贾诩收归属下。

    如果能帮助贾诩父子摆脱罪责,贾诩会不会归附自己呢?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