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二十一章 观念不同

    阳光与沙滩,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之中,清凉的泳衣、窈窕的身躯、银铃般的轻响、明媚的春意,还有那软绵绵的丰满应该充斥其间,如果是在和平世界中的话。

    沙滩上,狰狞的铁丝网与拒马随处可见,有效减缓敌人的行进速度,不管是人还是丧尸,一人深深的壕沟蜿蜒曲折,地雷、机枪、迫击炮、152mm榴弹炮、沙袋、海思科折叠式金属网防爆墙、钢筋混凝土碉堡等等,这些构建出一道道功能齐全,令攻击者胆寒的防线。

    从我们那里收到怪物死亡还不到一个月,你们就把这里打造的和铁桶一样了?!卫平上校通过望远镜看着沙滩上的防线,感觉自己看到一只刺猬,一只全身布满钢铁尖刺的刺猬。

    如果想要敲开这道防线,我们大概需要黑色小队渗透进来确认重要火力点位置,巡洋舰或者级别更高的战舰对该地发起不间断炮击,压制敌方有生火力,然后改装渔船进行冲滩,放下陆战队登陆,在不考虑人员损失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完成登陆,卫平上校看着眼前的防线,军人的惯性思维驱使他思考如何将其摧毁。

    推演的结果不尽人意,但如果我们想要对教会发动钳形攻势,这里的港口又是必须用到,得好好想想怎么在谈判桌上取得更好的进展,并让这里的势力忠诚于我们。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这里的怪物是怎么死的,人民复兴委员会到底是什么?

    “这是什么情况?”陈瑞斯看着挂在港口旗杆上的红旗喃喃道,他感到自己的任务可能要成为一个无法完成任务。

    在这个世界之中,大部分组织的旗帜都是以现实存在或虚构的生物作为蓝本,这其中除了祈祷自己能够像旗帜中的生物一样,也有一定纪念意味在其中。

    就像铁马会的旗帜,蓝底旗帜上如同闪电的灰色笔画勾勒出来的马头来自当年美瑞肯联邦第一骑兵师的军旗。在灾变发生时,该骑兵师在师长带领下,集结最后一个装甲团的兵力准备去偷袭罗斯帝国的侧翼,于是十分侥幸的全员存活,后面一路收拢两方残兵,解决怪物,这便是铁马会的起源。

    通过解读旗帜的纪念意义,开设有旗帜与刺青辨认学的铁马会能够对大多数组织追本溯源,并推测各个组织间的联系。

    不要小看这一学科的用途,精于此道的铁马会人员能够通过旗帜与刺青,在短时间内分析出对应组织的财力、主要活动范围,以及与其他组织的联系——有些经验欠缺的家伙在被派出来搞黑色行动时,只是将原隶属组织的旗帜稍加涂改便充做己用,让铁马会毫不费力地找到原主,并得到宣战借口。

    旗帜与刺青辨认学是铁马会手中仅次于枪炮的第二武器,让铁马会能够快速了解敌人特点,设计对应战术。然而这无往不利的武器在遇上人民复兴委员会的旗帜后,不可避免地折戟沉沙。

    首先这旗帜上面没有一只动物,所以铁马会的旗帜与刺青辨认学的内容大部分失效,陈瑞斯只能按照最后一章的内容,将旗帜上的图案进行拆分和解读。

    首先是中央这个圆形,虽然变化很大,但结合海图分析,这应该是世界地图,但把世界地图当旗帜,他们是想干什么?标榜自己是全球性组织?开什么玩笑,天无二日,这个世界只有美瑞肯联邦一个太阳!我们要为重建美瑞肯联邦而奋斗!

    解读人民复兴委员会的旗帜才开始,陈瑞斯便皱紧眉头,最终目标冲突,看起来自己的铁马会与眼前的人民复兴委员会之间不会相处太好。

    接下来是麦穗、橄榄枝和齿轮,前两者所对应的关键词应该是丰收与和平,这两样确实可以撑起整个世界,但这个齿轮是什么意思?他有什么资格作为承载丰收与和平的底盘?

    如果肖符知道陈瑞斯心中的疑惑,一定会和蔼的告诉他,这个齿轮代表的是所有工人,广大的无产阶级,他们是创造一切财富的劳动者,永久和平的缔造者,世界的主人。

    可惜的是肖符并不在此处,而陈瑞斯也未曾接触过相关书籍,只能从自己接受过的教育来分析齿轮的含义,最后得出齿轮意味着工业、钢铁、力量,这能够带来和平与丰收,也能够统一世界。

    铁马会的舰队在引导下停泊在港口之上,水手们由专人负责安置,铁马会的外交使团则被邀请着坐上红警基地为他们专门安排的公交车。

    一行人驶过两旁皆是沙漠的马路,惊叹于脚下路面的平整,之后又经过红警基地开设的农场,讶异于两边农田样貌的截然不同,一边只有连绵的大片沙地,上面整齐的排列着能够获得木粉的灌木,只能看到几个半大小子在戴眼镜的中年人(工程师)领导下巡查农田,一路上不知道谈论着什么;另一边的情况则符合铁马会见过的大多数,田埂将沙地切成大小不均的小块,可以看到许多年轻强壮的幸存者在上面劳作,浇水、除虫,将肥料倾洒在作物之上。

    “为什么要搞出两种不同的模式?全部像右边那样搞不行吗?”陈瑞斯指着右侧布满田埂的沙地,向带领他们的红警间谍问道。

    “这与我们的政策有关,在你左手边的是农民生产合作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有专家指导,采取标准化的流程,至于右边,那都是私人承包了部分土地,搞他们朝思暮想的精耕细作。”红警间谍回答道,后半句的语气颇为不满,似乎是在鄙夷那些单干的家伙。

    “给那些农民块地,他们会用你想不到的热情种出食来,何必管那么多呢?”陈瑞斯套话道,对方语气既然不满,那就用温和的语言去引导,让他透露更多。

    “在合作社里面,工作能够被细分,那些不需要费什么力气的工作可以让女人和孩子来,费力且机械的工作则让男人上,现在被这么一搅和,唉。”红警间谍叹息道,这其中的话半真半假,进行合作社与承包制双路线的确让大量劳动力离开合作社,但这并不会影响红警基地的生产计划。

    目前第一批拖拉机手已经在合作社中培训完毕,即将为合作社带来机械化,这可是比所谓的私人承包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人力要求极低,只需几个人便能完成大片土地的耕种,将更多劳动力推向其他行业。

    更何况红警基地手上还有真正的增产神器——化肥,这种东西虽然被各大环保专家狂喷,但不可否认,科学技术才是粮食增产的第一动力。

    由工程师们调配的专用营养液混合着水通过滴灌进入植物之中,眼下效果还不甚明显,但未来可期。

    原来如此,你们的合作社因为双路线没有男人了,难怪,陈瑞斯点点头,很显然,情报差让他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之后陈瑞斯又与红警间谍继续聊天,试图通过旁敲侧击来获取更多关于人民复兴委员会方面的情报,然而盟军情报员的的专业水平还是不错,回答起来不露一点破绽,让陈瑞斯无功而返。

    铁马会使团就这样一路坐着专车来到英垂斯汀镇设立的宾馆,在第二天带着饱满的精神走进人民复兴委员会的办公大楼,与等候多时的人民复兴委员会成员进行“友好协商”。

    在这期间,还有个小插曲——在刚进办公大楼,前台挂着的五个鲜红的大字让铁马会的成员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走错地方。

    这是五个内容相同,但笔迹截然不同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有没有搞错?我们费心费力管理着他们,他们应该好好服务我们才对!”有铁马会成员指着前台上的红字,当场叫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