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三章 高丽战船

    第二天,“泗川军民协防抗战大会”也如晋州那般成立了,所有乡绅都来参加了,官府申明了,哪个乡绅敢不来,就是破坏抗战和私通倭寇,秦大人和李大人就要发兵去抄他家,原来那个县令郑弘就因为这两项罪名被抄家了,据说还要押到晋州审判。同样哪个乡绅敢不成立民兵、不把粮食交由官府控制,也是一样的罪名。

    新晋临时县令、原来的县监朴银根在这个事情上最积极,跳上跳下把各项事宜安排的妥妥当当,他兼了这“军民协防”组织的会长。会上,他按照秦川的教授,竭力渲染倭寇的残暴,特别是控诉倭寇专找士绅下手,不仅抄家灭门,辱其妻女,还刨其祖坟,因为倭寇听说坟墓里有很多陪葬品。这可把泗川的乡绅们恐吓到了,他们以往也知道倭寇的残暴,但那些倭寇都是小股海盗,一般只抢掠沿海的小渔村,对他们这些建有堡坞庄园的地主乡绅威胁不大。但现在倭寇大军将至,这覆巢之下,岂能安生?听说釜山全城被屠了,士绅之家遭遇最惨,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而现在倭寇大军马上要来泗川了,怎么办?跑吗,能跑哪去,不仅家业丢了,而且倭寇还会跟来,只有大家抱成团一起和倭寇拼,没准还能拼出个活路来。现在官府看起来这么有决心、有信心,还有击败过倭寇的精锐的陆军和全罗道李大人的水军支持,大家再不响应,就太不知自爱了,毕竟官府是在帮大家保卫家园,至于钱、粮、民壮,这些不用起来,难道等倭寇来了送给倭寇?

    被秦川请来会场主席台坐镇的李舜臣,口瞪目呆的看着秦川打出眼花缭乱的一套组合拳,然后整个泗川的官绅人士就统统的归附到这个“泗川军民协防会”的组织里去了,乡乡建民兵,村村搞协防,整个泗川实行军管,事权统一,粮食集中,原来的县府衙门倒成了这个协防会的后勤单位了。

    李舜臣还没有完全消化在大会上的所见所闻,就在全场官绅的热烈期待下答应了要与泗川建立海陆协防,共同抗击倭寇。他可是个三品的大官,很多乡绅也是因为他的级别才对秦川产生信任的,结果他就和晋州的徐元礼一样,也被秦川弄来当老虎皮了,秦川干这种狐假虎威的事,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前有尹兴信,后有徐元礼,这次轮到李舜臣。

    下面的乡绅积极响应,让秦川很满意,让李舜臣很震惊,他没想到自己费劲周折也得不来的东西,秦川居然开个会,轻轻松松就让乡绅们自己献了出来。李舜臣暗自思量,准备回到丽水自己也搞这么一出,如果那个丽水县令再不识趣,干脆也安个破坏抗战的罪先抓起来,把他家抄了分一半送上去打点堵口,然后成立丽水抗战协会,把所有的人力物力全动员起来。

    秦川还安排了两个副会长,一个是金永成,也是实际的主事人。秦川这几天就会招募五百民壮从军,他会给金永成留下五十个兵,每个兵带十个民壮,尽快训练成军。新军的粮草军需和武器军械则由朴银根负责解决,至于军饷的问题,他让泗川的官府和乡绅共同出银子,而银子收上来他用,军票发下去士兵用。

    另一个副会长是全罗道左水军一个叫李福的虞侯,秦川说服了李舜臣在泗川留下五条中型战船和两百士兵,而他将会拨给李舜臣两千石粮食和五百民夫,这两天就让乡绅们凑齐,并答应以后也会继续支持李舜臣。秦川还答应在泗川南边海岸线的山上修建烽燧台,随时给李舜臣的水军通报倭寇水军的动态,而秦川则要求李舜臣在倭寇从海上进攻泗川时,能够前来支援。

    李舜臣同意了,还比较爽快的答应了“借给”秦川一些火炮,如果火炮能够帮助守卫泗川,那他也会多一个作战的基地。

    兴高采烈的秦川当即就带着人和李舜臣一起到停泊在船津湾的舰队去搬火炮,他在岸边左瞧又瞧,李舜臣还当他没有见过战船,哪知秦川问道:“李大人,怎么你没带龟船来呢?”秦川是在博物馆里见过真实比例的龟船模型的。

    这倒把李舜臣惊了一下,这龟船已经几十年没在海上出现了,现在被当作高丽水军的秘密武器,这秦川是从哪里知道龟船的?不过他也不好仔细追问,毕竟这位秦大人才给他解决了大问题,于是答道:“本官所辖水军里是有几条龟船,尚在操练之中,轻易不便带出。”

    “那这三艘大船又是什么船呢?”

    李舜臣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这秦川知道秘密武器龟船,却不认识高丽的主力战船板屋船,真是奇了怪了,不过他还是保持着矜持,有礼貌的回答秦川的问题:“秦大人有所不知,此乃我国最大的战船,板屋船。”

    “哦,”秦川的脸稍微有点发烧,自己被那些影视误导了,以为李舜臣率领的全是龟船,哪知龟船实际上没两条,打仗主要靠的正是这种方方正正的板屋船,实际上整个战争期间投入实战的龟船不超过五艘,并没有对战争的进程起到多大的作用。

    高丽的板屋船和倭国的主力战船安宅船外形近似,都是平底船,航速也是一样的慢,但板屋船要比一般的安宅船宽大得多,而且板屋船的船首却要比安宅船底,船首吃水线下还装有的巨大铜质兽脸护板用于冲撞,所以安宅船根本就不敢和板屋船相撞。同时安宅船的上层建筑“天守” 也比板屋船的塔楼占了更多空间,更加不利于战斗。

    火器配备上面,板屋船也是占尽了优势,大小火炮、铳筒、神机箭等等林林总总数十具,而倭国的安宅船一般只配数门大筒(中小型火炮),几乎完全靠搭载的步兵使用火枪和跳帮肉搏来作战(高丽水军肉搏却是弱鸡,自然火器配备得多),火力方面完全被板屋船碾压,而且有的板屋船还配的有古老水战用的拍杆,在战斗中居然也焕发出了新春。

    当然,不管是高丽的板屋船还是倭国的安宅船,在大明的主力战船,福船面前都只有挨打的份,福船是真正的海洋战舰,航速和灵活性是高丽、倭国的战船所不能比的,更兼以庞大的船体和强大的火力(大明水军可是装备着能连续发射的佛朗机炮的),完全可以强碾板屋船和安宅船。

    不过福船也不是当时东亚的最强战舰,西方殖民者的“蜈蚣船”,即配备有数十门加农炮的多层武装帆船,才是真正的海上王者。丰臣秀吉在发动侵略高丽的战争之前,就考虑到自己水军的短板,于是找葡萄牙人购买两艘这样的战舰。但是充当中介的葡萄牙传教士一听丰臣秀吉是想和大明作战,立马就闪人了,葡萄牙人早被大明水师在广东沿海揍得服服帖帖的了,只想老老实实做正经商人发家致富,哪敢串通倭国来打大明,这不是断了自己的财路和生路吗?

    于是丰臣只得让九鬼嘉隆继续建造拥有自主产权的安宅船和更小点的关船。为了壮大水军的实力,倭国也建造了大型的安宅船,叫做“大安宅船”,甚至还为丰臣秀吉本人建造了最大的“日本丸”巨舰。但这些庞然大物根本就没有实战价值,速度慢、转向笨拙,外加目标太大,简直就是巨大的靶子。在两个月后的七月初九,李舜臣袭击停泊在安骨浦的倭国舰队,“日本丸”就被一艘冲到鼻子跟前的龟船一炮打了个大窟窿,而巨大的“日本丸”却拿矮小灵活的龟船毫无办法,最后只能眼睁睁听任这艘龟船扬长而去。

    被邀请上船参观的秦川,当然是搞不清东亚海上这些纷杂紊乱的事,他还是生平头一次登上如此巨大的木头船上,左顾右盼,颇为好奇,当然他最想看到的是火炮。

    此时高丽的火炮分两种,一是发射实心弹或霰弹的传统火炮,按口径和重量分为:地字、玄字、天字炮,天字炮口径最大,相当于大明的将军炮(此时高丽军还没有大明的佛朗机和红夷炮)。李舜臣自然是舍不得天字炮的,每艘战船上也不过只有一两门天字跑,他最后同意从二十来条船上分别拆卸下二十多门地字和玄字的中小型火炮,秦川看到这些火炮都是铜或铁铸造的,还是比较满意。

    高丽战船上还装备着发射箭镞的铳筒,这些武器相当于强弩,有的铳筒还是竹筒制作的,气密性相当不好,秦川估计这种武器射程和精度都非常成问题,打陆战用处不大,就不想要,而是全部都要能发射弹丸的金属火炮。另外船上还有后世高丽影视中吹上天的神机箭,秦川瞧了瞧,就是原始的火箭炮,但即便是后世的火箭炮都保证不了精度,更别说这火箭炮的老祖宗了,打海战靠近了烧船还管用,这陆战吗,只能拿来当烟花放,还不如大明粗制滥造的虎蹲炮管用。

    火炮到手了,秦川还找李舜臣要能铸造维修火炮的工匠和施放火炮的炮手,李舜臣却说能铸造大炮的工匠都是京城器监局的,水军里面的铁匠,只能修修补补一般的兵器,秦川如果需要,他回去后就调几个给他。至于炮手,他现在就能从船上调下来,但教会秦川的人放炮后还是要回水军。

    搞定了火炮的事情,秦川想去历史上的泗川新寨原址一趟,去看看那片土地有何神奇,能让大明军队遭到高丽战争中最大的惨败。他告辞了李舜臣,带着骑兵策马沿着海岸线向西南方奔去。

    在距离泗川西南十余里处,一片高地向船津湾里凸出,正好俯瞰船津湾入口。秦川驱马登上高地,眺望大海,只见残阳如血,碧海连天,大海之中,波涛滚滚拍岸而来,再回首陆地,沃野连片,远方则山峦起伏,远近山川统笼罩在这如血的残阳之中。秦川心中不禁澎湃激荡,如此大好河山,岂容小丑跳梁!

    他决心在此地建立一座堡垒,锁住这船津湾,既然他来了,就不能再让历史上的惨剧发生,华夏的历史,不应该是华夏儿女的鲜血铸就,而应该是敌人的鲜血来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