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章:削夺战功

    萧言与陈宫畅谈一阵,颇有所获,可惜的是他不能久留此地。

    “公台兄,日后有机会,一定要与公台兄彻夜长谈,抵足而眠。”

    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陈宫之后,萧言便带领步骑护送着何苗上路了,这一路上探哨四面撒开,再加上八百步骑威武雄壮,路上自然是没有贼兵敢招惹,平安无事的回到了雒阳。

    “仲策,此番当真是多亏了卿,本将日后定有升赏。”何进拍了拍萧言的肩膀,赞许道。

    “岂敢,为大将军效劳是末将的荣幸。”

    何进欣慰道:“甚好,仲策一路鞍马劳顿,想必也颇为辛苦,快快回家见见妻小,好好歇息一番。”

    “喏。”

    见到何进下了逐客令,萧言自然转身走去。

    萧言走后,何进便没好气的对何苗训斥道:“看看你干的好事!我何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带兵剿匪,反倒让贼兵给困在城中,若是让陛下知道,再被弹劾一番,别说是入京任职,就连河南尹的位置都保不住!”

    何苗对大哥何进的话,不敢反驳,低头嘟囔道:“小弟听说荥阳有贼人,担心贼军威胁京师,故而率兵征讨,这可都是一片丹心啊。”

    “哼,算了,某看汝已经不适合在外地任职掌兵了,还是入京比较好。”何进没好气道:“某会把萧言破贼的功劳暂且安在汝身上,表奏汝为车骑将军,入京任职。”

    何苗面带喜色:“多谢大兄!”

    ……

    数日后,萧言再次被召入大将军府中。

    “仲策啊,说来本将应该感谢汝,帮本将解决了燃眉之急。”何进对萧言笑道。

    萧言拱手道:“末将不敢,能够为大将军效劳便是末将的荣幸。”

    何进笑笑,沉默了一阵后,开口道:“有一事却是要与仲策商量,吾弟何苗虽然不争气,败于贼手,不过毕竟是吾弟,此番某想要将其调入京中任职,需要战功。”

    此言一出,萧言沉默一阵,心中明白过来:何进这是打算把自己的战功削夺给何苗。

    “仲策放心,本将在此承诺,日后定会提拔仲策,只要仲策答应,如何?”

    萧言很快便道:“既然是大将军开口,末将又怎能不答应?”

    何进大喜,亲热的拉着萧言的手:“仲策,本将果然没有看错你,哈哈哈。”

    萧言没办法,非得答应不可,他要是答应了,何进日后说不定会提拔自己,要是敢不答应,得罪了当朝大将军何进,只怕在这雒阳城也呆不下去了。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

    “陛下,皇甫嵩这厮倚老卖老,与凉州贼相持半年毫无进展,分明就是消极怠工。”

    “是啊陛下,皇甫嵩当年在长社、在广宗,不过月余便大破数十万黄巾贼,如今为何迟迟不肯破贼?”

    张让、赵忠等人对汉灵帝道。

    “哦?此言倒也有些道理,不过皇甫嵩乃是朝中宿将,他迟迟不能破贼,想必是有原因的吧?”汉灵帝皱皱眉头,他对皇甫嵩这位当朝名将还是很信任的,即便宠信十常侍,也不肯轻易撤换。

    张让闻言,对赵忠使了个眼色。

    赵忠心领神会,对灵帝愁眉苦脸道:“可是陛下,如今皇甫嵩三万大军驻扎于三辅,整日里的粮财消耗巨大,均出自国库,再这么下去,陛下可就没钱了啊。”

    “什么?”

    听了这话,本来毫无波澜的汉灵帝顿时激动起来:“花费多少了?”

    灵帝爱财如命,耽于享受,甚至于卖官鬻爵来收钱,听到皇甫嵩驻军耗费巨大,不由得心头恼怒起来。

    “陛下,皇甫嵩督军三万,皆为雍凉精锐,明明有破贼之实力,却不肯有动作,这是为何?”

    张让小声道:“仆曾听说,皇甫嵩坐镇冀州之时,曾有人劝他南面称制……”

    汉灵帝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如今皇甫嵩之所以不肯动作,恐怕就是把朝廷供给的资粮化为己用,说不定皇甫嵩已经在和叛军沟通,陛下可得小心啊……”

    “传朕旨意!”灵帝怒道:“立刻将皇甫嵩撤换,明日早朝决定西征主帅之人选。”

    张让、赵忠等人大喜,互相对视一眼,随后对汉灵帝跪地下拜:“陛下圣明!”

    从雒阳出发的快马疾驰向西而去,一路上换马不换人,只用了不到半个月,便抵达了上圭皇甫嵩军营。

    “陛下圣谕!征西将军皇甫嵩久战无功,耗费国家资粮,今撤换皇甫嵩,命其速速回京述职,钦此!”

    骑士对皇甫嵩冷冷道:“皇甫征西,请接旨吧。”

    皇甫嵩面无表情的跪倒在地:“臣接旨。”

    骑士将圣旨放到了皇甫嵩手里,便转身走出了营帐。

    “可恶,朝廷怎能将将军撤职!”

    骑士刚刚走出去,营帐里面顿时沸腾起来,一干军中将佐无不是肝火大动,他们都是皇甫嵩旧将,跟随皇甫嵩征战多年,脾气火爆。此刻听说皇甫嵩竟然被天子撤职,自然是心中不满。

    “好了,久战未能破贼,的确是本将之过,陛下圣意自有裁决。”皇甫嵩沉声道。

    皇甫嵩在上圭已经足足驻扎了半年,未能攻破羌军,自然是有原因的。皇甫嵩的确是大汉朝首屈一指的名将,但是一来他麾下只有三万人,而对面的羌军则是号称整整十万,如今退守金城,要皇甫嵩以少打多,着实困难。

    而且,羌军多为骑兵,来去如风,打不过可以逃走,甚至可以凭借轻骑兵的高速机动力,截断皇甫嵩的粮道,使得皇甫嵩军苦不堪言,因此皇甫嵩经过反复斟酌之后,最终决定,与敌军打持久战。

    皇甫嵩毕竟兵少,而敌军足足有十万人,而且皇甫嵩背靠的是整个汉王朝十几州,十万羌军能够依靠的仅仅只有凉州而已。唯一不利的地方在于,皇甫嵩军的粮草需要长途运输,而羌军则是可以就近征发。

    不过如今既然诏命已经下达,说什么也晚了,皇甫嵩只打算尽快赶到京城,和灵帝说明此事,再度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