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花魁的断腿残废哥哥19

    ·

    钟子然捡起不知道什么时候掉落在脚边的剑。

    程光瓦亮,很是锋利。

    他甚至能在光亮的刀面上,看到了自己的脸。呃,他的笑容似乎有些瘆人。

    钟子然把脑里突然浮现的想法甩掉,他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向前走了一步,直接把剑刺向了李文韬。

    李文韬一时不慎,被刺破了心脏。

    钟子然对医学还是挺熟悉的,心脏在哪里,他闭着眼睛就能知道。

    李文韬大口大口地吐血。

    “你……”为什么在这里?还有,你的腿,不是断了吗?

    他诧异,然后不甘地闭上了眼。

    就差那么一步,就一步,他谋划了那么久的东西就要到手了。荣华富贵,就要……

    “反派死于话多。原来真的是真理!”

    钟子然感慨。前几世,妹妹们最喜欢跟他说这些不知道哪里来了的理论,当时他只是笑笑。但是随着他在这几个世界游历,他发现,有些话,真是有道理。

    李文韬若是不多话,直接把太子给刺了,那他死得还不算太冤枉。

    太子劫后余生,长舒了一口气。此时,瑞王的人马终于到了。

    瑞王的人,比盛将军带来的人更多。皇城军在瑞王部下的帮助下,快速逆转了局势。

    但就在局势刚被控制的那瞬间,一直护着太子的一个士兵,突然向太子发难。

    在太子差点被身边叛徒所伤之时,唐朝阳及时以身为肉盾,上演了一场苦肉计,得到了太子的赏识。

    钟子然见状,颇感安慰。

    看来,以后太子就算是顾及到瑞王的势力,要平衡局势,但也不会压唐朝阳的仕途了。

    唐朝阳有个瑞王父亲,执掌边疆二十万大军;有个探花世子兄长,将来会继承瑞王王位;有个未来皇后的嫡姐,将来生的孩子,会是未来的皇帝。瑞王府的权利已经强大到了能威胁皇权的程度,故而为了制衡,皇帝是不可能再让瑞王庶子在朝堂上占据重要位置了。

    唐朝阳是知道自己先生苦心的,在昏迷之前,他看了钟子然一眼,见到了他满意而欣慰的笑容,终于放心,晕阙了过去。

    等叛变稳定了下来,瑞王才能腾出空,向钟子然道谢。

    事前,钟子然把自己近期对朝堂局势的假象,跟唐朝阳说了,唐朝阳回到家中,又把他的猜想和瑞王说了。瑞王通过调察,发现京中的确来了很多不明身份的人。

    他也感觉,事情似乎不妙,想要找皇帝拿主意,但那时候,皇帝昏迷不醒。

    瑞王无法,想要和太子沟通交流,却发现太子身边有叛徒。他没法跟太子说这事。

    事情到了紧急时刻,瑞王没有办法,只能铤而走险。

    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他私自调动了京城周边的士兵,在太子大婚当日,加强东宫的守备。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大不逆。

    因此,在他解决完李家的余孽,辅佐完太子登上皇位后,就及时把军权交还给了新帝。

    他一个武将,只知道对皇帝忠心,这些权利争斗比不得文官敏感。还多亏庶子跟他说的。而根据庶子所言,这个建议是钟子然告诉他的。

    经过上次的事情后,瑞王对钟子然更加推崇。他的话,瑞王特别重视。

    经过再三考虑,瑞王辗转反侧,最后还是决定把军权交了回去。

    没想到,新皇接受了军权,但转身就给了瑞王世子皇城军统领的实权。

    这可比边疆二十万大军更加实惠。

    以退为进,这一招着实好。

    瑞王这一手,不仅没让瑞王府实力受损,还让瑞王府从危险的位置退到安全地方。

    在不少老官员想要趁着新帝弱小时,争权夺利,瑞王这个中坚力量直接后退,给了新帝军权,让他在和官员们的博弈中,处于优势。

    新帝对瑞王一脉本就有好感,经李家反叛一事,好感再次积累,现在更是因为瑞王交军权,好感度已经爆棚了。在新帝心里,瑞王比他母族更值得信赖。

    新帝政权稳定了,在论功行赏的过程中,钟子然这个杀了李文韬的人,也受到了褒奖。

    不过,钟子然拒绝了新皇的加封,他向皇帝要了皇室藏书的复制本。

    可以说,目前整个王朝,除了一些历史悠久的家族,钟子然的私人藏书是最多的。

    在新皇加开的恩科中,钟子然一举成为了这一科的状元。一时间,名噪天下。

    但是,他以身体不好为由,再次拒绝了新皇的恩赐,只提出,希望新皇能够帮他在全国开设大型图书局。

    这个图书局,跟现代的图书馆非常类似。

    进入书局的人,每次需要缴纳一枚铜币。若是要借书回去,就得用抄写好的书换,

    软软听到这个“书局”的运营情况时,就觉得,有些奇异,有些熟悉。

    钟子然没有理会外甥女试探的眼神。

    这个外甥女并不是那么谨慎的人,在他看来,甚至还有些蠢毒。

    她应该是从现代穿越来的,身上或许还有些神奇的东西。比如,空间。

    钟子然不仅一次看到,软软手中突然出现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食物,哦,还有七巧板,积木……

    家里有什么,钟子然这个宅男,再清楚不过。多出来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多亏绵绵这小家伙对他的喜爱,他们俩无话不谈。妹妹让他保密的事情,他都告诉了钟子然。妹妹给他吃的糖果,他也第一时间分给舅舅。

    钟子然想不知道软软的情况都难。

    兴许是有钟子然在一旁盯着,这些年,软软都非常安分。虽然经常拿出些“奇怪”的东西,但没惹出什么大事。

    钟子然的明德学堂,经过十年的发展,规模壮大,已经成为京城有名的书院。比起当年的四大书院,也丝毫不逊色。

    再加上,这些年,早期的八个学生都考进了二甲,唐朝阳更是成了状元,成为了官员。这样高的成材率,让明德学堂声名在外。

    图书局的出现,也让整个王朝的读书气氛日盛,寒门学子变得越来越多。新帝任用这些寒门学子,让自己的政权更加稳固。

    钟子然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愈加清贵。当年他写的话本,成了学子们手里的必备书。

    黄金斋和行舟斋,依旧还是钟子然出书的首选。不过他这些年没再写话本,写的都是经注。

    这一日,钟子然从学堂回来了,看到妹妹脸色苍白,神色恍惚,有些担忧,“你怎么了?”

    钟露强笑:“没事。我只是太累了。躺一躺就没事。”

    累?

    “那你赶紧回房休息。”

    钟子然给王婆使了个眼色。

    王婆朝钟子然点点头。

    一个小丫鬟把钟露带进了房。

    随着钟子然的崛起,他把这个偏僻巷子的大半房子都买了下来。一大部分用来做学堂校舍,剩下的小部分,付杰明开铺子用了两间,还有两间用来给自家人住。安排得明明白白。

    当年无人问津的偏僻外城巷子,如今成为了学子们学习的好去处。

    围绕着这条小巷子,住了很多书生学子,耕读人家。房价飙升。

    以明德学堂为中心,商业圈建了起来。

    不过,各种商铺、小贩的叫卖声,都一致避开了学堂上课的时间。他们摸清了学堂每日上课的日程,都是在课间休息,或者放学后,休沐时,才会开始扯着嗓子此起彼伏叫卖起来。

    钟露和付杰明这对夫妇,最喜欢在没事的时候,往街上那么一溜达,看看这,买买那,最开心不过。

    不过,钟露依旧还是保持着出门打扮低调的习惯。偶尔到内城,还会为自己“化妆”,故意扮丑。

    虽然已经年过三十,但因为生活舒心,钟露的相貌保持得非常好,跟十四岁的软软站在一块儿,他们就像是姐妹俩一样。

    钟子然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妹妹露出那么惶恐的神色了。

    “到底怎么回事?”

    钟子然看着王婆,王婆一直跟在妹妹身边,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

    王婆揪着衣服下摆,她刚才从夫人房里出来时,夫人再三交代,一定把这事不能告诉舅老爷。

    钟子然也不催促。

    王婆经常这样,一方面觉得自己的主人是钟露,主人的吩咐,她不能说,说了,她就是背主;另一方面,又觉得舅老爷是家里的镇宅,有些事情,不能瞒着他。

    钟子然等了很久,王婆纠结得衣角都被揪破了。

    “刚才在一家胭脂铺,夫人遇到了一个女人,那人唤夫人‘仙露’,夫人听后,脸色大变,然后就跑回来了。”

    每次都是如此,王婆纠结完后,还是会把事情告诉舅老爷。

    因为,整个家中,没人不听舅老爷的。

    而且夫人说过,她得听舅老爷的话,把舅老爷的命令放在她的命令之前。

    她把事情告诉舅老爷,只是听夫人的话而已。

    钟子然的手指在茶杯边缘敲击,一下一下。

    他没想到,那么多年,居然还能碰上知道妹妹过往的人。

    “这事情,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钟子然朝王婆摆摆手。

    他得去那家胭脂水粉铺子看看了。

    按照王婆所说,钟子然找到了那家胭脂铺子。

    这是一家新开的铺子,据说店家是从广陵来的。

    钟子然看到了王婆说的那个女人,她大约三十上下,风韵犹存。

    花了一桌的吃食贿赂,钟子然从小乞丐那里知道了那女人的信息。

    她和夫婿从广陵搬到京城,男的据说是个家道中落的纨绔子弟。两人开的铺子,那些胭脂水粉据说都是女人自己做的。

    钟子然问不到更多的信息,打算先回去安抚妹妹,实在不行再让金砚到广陵走一趟网,网,,...: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