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五十二章 全肉席

    第四百五十二章 全肉席

    根绝秦茳以往的经验,不同位面时局的变化,导致每个人的命运以及身份各不相同。但这些人或者是存在的,比如李平,沐乘风,魏顺等。

    之所以要到福生客栈,是秦茳的直觉,直觉告诉他,不一定没有何刚这个人,但是来打探金夏结盟的事就没有了。现在的金国和夏国虽然也有结盟,却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各自为战。

    但像是很多普通人,高寒,高欢可能就不一样。也许高欢就在这个客栈,也许高寒和沐乘风这一系有牵连,这些都是自己的推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沐乘风一定会来。

    在沐家小院的井下,就听到了沐乘风来宁武,在县城里走了一圈,能够稍微算的上低调却也能维持的酒楼客栈并不多,福生客栈就是其中之一。

    店门口的闲汉一边往里招呼着客人,一边打发着停在店门口讨要钱粮的乞丐,见秦茳和大虎二猴走近,忙从台阶上小跑下来:“这位小爷,您是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你这有没有空房间。”

    “有!有,您来的巧了,楼上刚腾出几间,可以由着您挑。”伙计堆着满脸的笑,弓着腰将秦茳朝里面请。

    “不用挑了,就二楼东南角那间!”秦茳迈步走进福生客栈。

    多熟悉的地方,只不过比自己穿越位面破落了一些,大厅里有七八张桌子,都是供客或者往来行人堂食的散座。

    “呦看来这位小爷对这么这还挺熟的,你来的可不太巧,那间刚好有人订了,要不然您看着换一间?”

    “就那隔壁吧,不会也有人订出去了?”被订出去是正常,这酒楼里那个位置二楼三楼都是最好的位置,不过三楼年久失修,当初秦茳在穿越位面没给福生重新装修的时候,三楼经常下雨漏雨,所以秦茳一来就选了二楼。

    “没有,没有,那就二楼西南第二间,我带您上去瞧瞧去?”

    “不用瞧了,先弄点吃的过来,两荤两素三碗削面!”秦茳找了个亮堂点的地方坐了下来。

    “好嘞,这位小爷一看就是飒利人,那我就安排给你做去?”伙计说着安排,人却站在桌子边等着。

    秦茳笑笑,回头看了一眼柜台里面高欢,“我问你,那个可是你们掌柜,是不是姓高叫高欢?”

    “是叫高欢,不过是我们掌柜家的姑爷,掌柜的前段时间病了,姑爷帮忙照顾着咱这客栈。”

    “那就对了!”秦茳笑笑掏出银子放在桌上:“这些是这两天住店压在柜上的,店饭钱的账一并从这里面走。”

    “好嘞,我这就给您办去。”伙计接了银子转身去了柜上,交给高欢银子,又冲高欢指指秦茳做这桌。

    高欢朝这边看看,拿着银子端详了几眼,放在秤上称了称重,又用夹剪剪了一角儿。见这银子是成色饱满的足银,心下微微有些骇然,住店的人用银子的不少,整定足银的确实不多,还这么大方的押在柜上。

    “你去安排吧!”打发了伙计,高欢将银子收好,然后拿着一本住客册来到秦茳面前。

    “这位公子!在下高欢,打扰一下。”

    “高掌柜,有何指教?”秦茳笑着看着高欢,这边的高欢倒是混的不错,都成了掌柜的姑爷了,头上一块头巾包着头,竟也穿起来儒服,小胡子留在有两三村长,到像是个掌柜的先生。

    “本来呢,给钱住店天经地义,不过这兵荒马乱的,官府有规定,这住客都要登记籍贯来处,姓名,同行几人和身份。麻烦您配合一下。”

    “哦!这不是应该的吗,高掌柜,坐!”秦茳指了自己对面的空位。

    高欢在秦茳对面坐下,提起笔看了看秦茳:“公子贵姓高名?”

    “免贵,姓秦名茳,茳是草字头下面江河湖泊的江。”

    “公子仙乡何处,汾州汾阳杏花村。”

    “好地方,好地方,那公子汾阳来?”高欢抬头看了一眼秦茳。

    “当然不是,从汾阳还能这么悠闲来?那不是和门外那些也差不多了?”秦茳仰头指指了外面,

    门外逃难的流民,正被门口的闲汉摆手打发着。

    高欢迎合的笑了笑:“这倒是,蒙古军这次攻进了汾州,打进来战火纷飞,撤出去烧杀抢掠,就算是有些家产的也都被洗劫一空,怎么会像公子这般,这般 ....”

    “悠闲?”

    “对对,悠闲。那,公子从何而来?”

    “马营海!”

    “马营海啊,不远不远....”高欢说着不自觉撇了一眼二楼东南角的那间客房。

    今天这已经是第二位从马营海来的住客了,马营海自己还不知道吗?穷乡僻壤的,而且这几年山贼成患,听说从陕西扯撤下来蒙古兵也经过了那里,怎么这地方还有这么多有钱人?

    看着银子的成色份量,该不是这都是那些余匪的赃物?再看看秦茳,一表人材文质彬彬的一个少年公子,也不像是劫匪,再说这店说到底自己也是外姓人帮忙,这年头赚钱是真的想这么多干嘛。

    心里想着这事,落下的笔没停,高欢接着问道:“客官打算住几日,同行几人。”

    “我的两个随从,大虎,二猴,最多三日便要返回。”

    “那我就写个三日,到时候店饭费算过,若有盈余在退还秦公子。”高欢说着收起纸笔,起身朝秦茳微微行礼。

    “高掌柜的客气,我还有些事跟你打听。”

    “秦公子您说。”

    “我想问下有个叫高寒的你认识吗?”

    “高寒?奇怪,怎么从马营海来的都找高寒?!”高欢随后嘟囔了一句,朝二楼东南角那间又看了一眼。“认识,高寒是我表弟,也在这店中帮些忙混口饭吃。怎么,秦公子你要找他?”

    “不找!”秦茳笑了笑。

    “几位的菜来了!”伙计端着个托盘走了过来,一盘牛肉一般蒸鱼算是两个荤菜,另外两个素菜,盘子都不很大,加上削面却也足够三个人吃的。

    “那秦公子慢用!”

    “高掌柜忙您的!”

    秦茳拿起筷子,大虎二猴才敢动筷,两人狼吞虎咽的吃着面和各自眼前的素菜。

    “长身体的时候,多吃肉!”秦茳夹了两筷子牛肉分别放在两个人碗里,切片的牛肉只那一盘子底,给他两个夹过盘子里还剩下两三片,秦茳夹到自己削面碗里。

    两个少年对视一眼有点沉默,吃饭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大虎都有点哽咽的说道:“秦公子,你对我们太好了。”

    “嗯,还行吧!你们算是有福,这是现在这年月,这要是倒退几百年,在宋朝的时候,按照宋朝的法律,擅自宰杀耕牛是违法的。”

    “咦?那我们老祖宗吃不吃牛肉,我常听柳伯说,咱们祖宗都是宋人,吃牛羊肉是金人的习惯,不过,我们想吃也吃不起,这么好吃的东西,为啥老祖宗不吃啊?!”二猴吐露吐露的吃着面好奇的问道。

    秦茳扫了一眼这客栈大厅,大厅里七八张桌子,生意不算太红火,却也不冷清,至少有三四桌是有人坐着吃饭的。

    一桌是两个官差打扮的,只是要了两碗面。另外一桌是像是住店的一家四口,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男人像是读书人,衣着朴素却不算太寒酸,看样子是投亲访友的。还有一桌坐着三个中年人,似在嘀嘀咕咕的讨论着什么。

    秦茳低声说道:“咱们中国人早先是吃牛肉的,但到春秋战国,牛成了战略物资,用来耕地,不许杀来吃。秦朝时,杀牛是罪,少说也判一年半,牛老了必须交给官府,官府说能杀才可以杀。对于私自杀牛,官府还鼓励检举揭发。

    像咱们地处中原,对于于农耕民族来说,牛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有时显得比人本身还重要。因其有助于人,终年劳苦,又通人性,所以不忍杀食。食者,良心受谴责,便想到会遭到鬼神的报应。过去,苏州人不食牛肉,牛死后常将其抛人苏州河里。

    《白蛇传》里有一情节,话说许仙被老师处罚,只好将白蛇送到学堂门口的苏州河里。白蛇在苏州河里天长日久,吃不上东西,饥饿难挨。正巧当时有条耕牛死了,而苏州有不食牛肉的习俗,就将死牛抛人河里。白蛇见了,拼命啃吃,最后还钻进牛头里,把河水搅得翻翻滚滚。人们还以为真龙出现,急忙摆案祈祷。

    宋代人洪迈在《夷坚志》中也多次记载了这种禁食牛肉的传闻。如“食牛梦戒”一篇,说泰州一人因酷嗜牛肉而梦被拘斥,从此戒食。

    至于为什么金人会吃牛羊肉呢,这金人的祖先是契丹人。史书记载,契丹人的生活环境是“草敕野居”,契丹族乃游牧民族,除发展畜牧业外,射猎飞禽走兽以供食用,是其早期的主要谋生手段,肉类是契丹人餐桌上须臾不可离的主食。

    契丹人所食的肉类主要是牛羊肉、骆驼肉,其中的骆驼肉做成骆糜,即骆驼肉羹。辽太祖的皇后述律平曾说:吾有西楼羊马之富,其乐不可胜穷也。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驰兵于民。”

    开始的时候,秦茳说的小声,到后来宋使路振出使辽国,享用的契丹美食 骆糜,熊肪羊豚雉,兔之肉为濡肉,牛鹿雁鹜、熊貉之肉为腊肉,,契丹招待外邦使臣,摆出的国宴无异异全肉席!”

    大虎二猴两人听着,口水吧嗒吧嗒的都掉到了碗里。那两名官差离得近,也都放下筷子朝这边看着,偶尔咕咚咽下口水。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