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八章:雨打风吹去

    长陵城外发生的事,长陵城内无人知晓,眼下,正是好戏开场时。

    本是艳阳高照天,吴陵和一众兄弟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暖意,只有森寒逼人。

    他们已经打退了三次威海帮的攻势,折损人手上百,这放到战场上或许不算什么,但眼下已属惨烈。

    吴陵身上绑着绷带,血已浸透,手中的战刀也换了两把,眼下这把,恐怕还要再换,毕竟上面的豁口已经不能再支撑着杀下去。

    刀比别人快一分,狠比别人多一点,在这时,活下去的几率便要大上许多。

    若无意外,他并不想掺和这些事,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威海帮的人显然不想让他们活了,所以,只能持刀。

    打到现在,可以说没有那个兄弟是完好的,或多或少都身上都带着伤。

    若非会中三头老虎决裂,这威海帮恐怕不敢如此行事,但事实已定,再多想也是无益。

    眼下不单是要打退威海帮,还要分出一部分人手对付大当家,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吴陵有时也在疑惑,是不是跟错人了,若是当初跟着大当家,情况是不是要比现在好很多?

    远处再度传来喊杀声,吴陵长舒一口气,之后提刀站起,随着他的还有五六十号人,不管如何,上面的事,就交给上面的人去解决,他们只需负责杀敌就好。

    因为三虎会和威海帮的大战,城南一带,已经是行人稀少,大多都呆在家中足不出户,避免被殃及池鱼。

    唐顺贵此刻坐在书房,仔细的梳理着手下人送来的消息,他以为还要几天,没想到那位太守已然动手,他便只能招架。

    其实对方好像也没用什么阴谋诡计,就说了一句话,三虎会和威海帮,只能留一个,接着纷争便起。

    人家身为太守,牧守一方,背后更靠着朝廷,好像也不需什么阴谋诡计。

    反观他们,不过是长陵城的一流帮派,在长陵郡或许已经是一方霸主,但若是放在大岐境内,其实算不得什么。

    这次联手杨家,定要将这位太守拉下马,但是对方好像已经不想再玩下去,打算掀桌子了。

    杨家已经派人疏通关系,四处打点,他们虽然比不得何、董两家,但底蕴也是有的,黑白两道都有人,只是一位太守要动,他们想要支撑,实在不易,即便是对方初到任上,手下人还未肃清,但人家坐在那个位置,自然有其办法。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强梯。

    三虎会、威海帮、杨家乃是大头,其下面各种枝干极多,一旦全部倒下,恐怕会波及整个长陵郡,但太守大人是铁了心要做,便不在乎那么多,更何况这些人到了,便会有新人上位,这种事情,在哪都不缺。

    杨家虽暗地里派出人手,但好像都没太大作用,听说吴太守是定要将谋反的罪名扣到他们头上了,一旦坐实,便是抄家灭族。

    杨家家大业大,有些生意,确实是见不得光,但这种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是万万不能摆到台面上,不然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商人逐利,已然是天下人的共识,而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杨家家主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杨家能走到今日,其手段也远非外人想象,若是这吴知礼真要王八吃秤砣铁了心,那么他便来个鱼死网破,这一身实力,可不是花花架子,灭族是个死,杀上太守府也是个死,自然后者爽快。

    杨家即便覆灭,也不会让这吴知礼好过。

    长陵城水面下的暗流涌动,并未惊起多大的波澜,各方角逐,全看手段本事,若是败了,便下场,换新人。

    这长陵城从大岐开国至今便存在,不知多少新人换旧人,这片土地下,埋葬的累累尸骨都可堆积成山。

    但自古至今便是成王败寇,从来只听新人笑,哪里识得旧人哭。

    此刻操纵了一切的吴知礼正漠然的注视着这一切发生,他敢动手,自然是有底气。

    在其一侧,站着田凡清和卢茂二人,他们在这,便是为了防止有些人狗急跳墙上门来宰了这位太守大人。

    如今身负实力者比比皆是,只是强弱而已,一旦激怒,那些强者打上门来,恐怕就不是什么稳坐钓鱼台了。

    纵观天下,莫说是一位太守,便是那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有头颅滚落民间。

    前有凤云王朝皇帝御驾亲征被一武夫闯阵击杀,后又大元中兴之主身死御花园,除此之外不胜枚举。

    一位太守在百姓眼中乃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可以说是代天巡狩都不为过,但在那些可移山填海的人物眼中,亦不过是一指的事情。

    大岐身死的太守也不少,直到先帝时,这种情况才逐渐减少,而后当今陛下更是启用‘王刺’,负责监视大岐境内,无数枭雄被传首,也有的被吸纳,成为忠实的朝廷鹰犬。

    而在田凡清和卢茂眼前这位,比起其他太守要尊贵多,毕竟人家老丈人是当朝吏部尚书,而且本人更是得到过陛下的一句夸赞之语,不保护好,他们只怕也得跟着这家伙一起去死。

    吴知礼右手负后,看着眼前眼前的长陵城,出声说道:“杨家只怕是要孤注一掷,三虎会那边分崩离析之下今夜,至于威海帮……便先让其多活几日,这些囊虫吸食长陵郡数年,也是时候反哺了。”

    田凡清虽说只是王刺的一员,但上可直达天听,本事实力也不容小觑,在王刺中也颇有手腕,对上这位大员,也不会太如何卑躬屈膝。

    “太守大人这可算不得阳谋。”

    “呵呵,自然不算,不过是以势压人罢了,但他们却不得不听,大岐如今国力蒸蒸日上,不复昔年山上人可随意插手庙堂、境内全是门阀豪族林立,我以大势压他们,他们也该识趣点,若是早早退下,我也不会赶尽杀绝,不过现在看来,他们并不怎么识趣。”

    “大人不怕杨家动用通天手段,在朝堂上参大人一本?”

    “不过些许小事而已,陛下并不在意,如今大辽欲要和我大岐一战,此战本可多年以前就定,谁知拖到现在,陛下绝不会让任何人扯后腿,这杨家敢向大辽贩卖军械,已属死罪,我不过是替陛下除去这些吸血虫,到时所得银两尽充国库,战事一起,支撑一年应该不可能,不过半年想来可行。”

    “大人心中谋划,远非我等所能及。”

    “小伎俩,都是小伎俩。”

    “输在下斗胆一问,大人为何不动何家,若是将何家连根拔起,能支撑战事一年。”

    田凡清出声询问,至于董家便不作此想,毕竟董家和这位大人的老丈人关系极深,吴知礼上任后,董家也在一旁帮衬,自然是动不得。

    吴知礼笑道:“你也说了,单一个何家就可以支撑一年战事,就这份底蕴,我若动,恐怕对方伤筋动骨,我则是自身难保,人还是得看清自己,眼高手低,那些青楼楚馆高谈阔论的读书人最爱犯这毛病。”

    “大人真不怕杨家杀上门来?”

    “他们没这机会了,前几日或许有,但现在,没了。”

    吴知礼嘴角上翘,成竹在胸。

    田凡清不明所以,但四个时辰后,他便知道了。

    在杨家上方,出现了一道红色的身影,而在其对面的,则是杨家家主杨慎。

    杨慎在这长陵郡,除去其杨家家主的身份之外,其本身实力都算是金字塔上的那一小搓,只是眼下却是凄惨至极,被那红色身影随手一掌,直接从城内打飞出了城外,而其后陆续御空的六名杨家人,戒备一剑斩杀,干脆利落至极。

    田凡清下意识的说道:“却半烟!”

    前几天他们还在长陵城中见过,没想到她居然会出手,这吴知礼也太牛气了点吧。

    虽说烈凰军负责的便是这些事情,但重点还是山上仙家宗门,至于山下,插手的倒是不多。

    却半烟的盛名莫说在大岐,就是半个天下都有所耳闻,传言那大梁王朝的皇帝便要纳其为妃,若是大岐应允,大梁成为属国亦无不可。

    不过被当今陛下驳回,只说道:朕夺天下,兵甲即可,用一女子换取,朕不屑为之。

    那大梁使臣立刻就灰溜溜的返回,这事便到此为止。

    不过大梁皇帝好像不太高兴,这次大辽出兵,便有他们的影子。

    而那女子却半烟,若非还需统领烈凰军,只怕要孤身一人赴大梁,用手中长剑,和那穿龙袍的家伙好好说道说道。

    这些事,民间亦有流传,不过版本极多,让人难辨真假。

    田凡清看着远处的那逐渐消失的红色身影,低声道:“大人厉害。”

    吴知礼摆摆手,“没什么厉害不厉害的,不过有些人情而已,眼下她已然出手,以后就只能仰仗两位了。”

    田凡清道:“不敢。”

    卢茂则一言不发,他的手下已经埋伏在太守府四周,若是那杨家真敢来,定让杨家知晓王刺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