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章 正式投产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8882/500088882/500088912/2019121910020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关于周校长的身份,胡杨是特意提醒过项凌江的。让他不要猜更不要查,所以项凌江一直就把他当做是一个真的校长。

    与校办工厂的合作细节,早已经谈妥了。今天就是正式合作的第一天。原则上的华夏科技和校办工厂的合作模式的委托加工。

    由华夏科技购入原料并负责销售。校办工厂方面负责加工,并提供场地储藏成品。每一件的加工费是五毛,包括焊料、人工、电费和设备损耗。

    至于这些刀片出售之后华夏科技能够获得多少利益,就与代加工的工厂没有关系了。

    项凌江去丹东是很早以前就定下来的,所以这边现在的实际负责人就是赵小白。项凌江随时都可以离开。

    除了先锋农机厂的旋耕刀片之外,他们还联系到另外三家生产厂。两家在河北,一家在吉林。

    两家河北的厂子是按照八毛一片收购,而吉林的是九毛。这一毛钱不是差在质量上,而是运费。

    其实这些的厂子生产的旋耕刀片质量上基本差距不大。问题也都是原料钢的质量不达标。而这也几乎是个全国性的问题,根子其实还是在的原料上。

    钢铁的原料自然就是矿石。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这个我们上小学就知道了。但丰富的同时,品级也很重要。

    中国国境内探明铁矿规模很大,但问题是品位都不高。而同时中国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是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可以直接投入炼钢炉炼钢的铁矿石旧称“平炉富矿”,可以直接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旧称“高炉富矿”,都带个“富”字。这些富矿最好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它们的含铁量都在70%以上。

    贫矿,或者是有害杂质较多的铁矿,则需要先经过选矿,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铁矿石的分类十分复杂,可以按主要成分、有害杂质、结构形态、脉石种类等许多角度来分,每种角度都能分出许多种,工业上选用哪一种,对应于什么样的工艺流程,有非常多的讲究,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都有专门的科研力量,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我国储量庞大的贫矿。但这的确是一个大难题。

    而在八十年代,进口高品位的富矿都专供大国企,产出的钢铁也都是计划内调拨的紧俏物资。

    一般的企业的不是不想用好钢,是根本就买不到。北方的中小型钢厂出产的钢材,杂质主要是硫。在设计焊料配方的时候,也专门考虑到了这一点。

    所以在收购刀片的时候,暂时做两个大类的区分。一种是使用杂质主要为硫的原料钢的刀片,还有就是其他。

    现在开始收购的只有三家,但已经联系的有十一家。短期内货源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把成品及时卖出去回笼资金。

    不过这事胡杨还真没太放在心上。他现在正一门心思的给自己培养一个合格的司机。

    进攻驾驶对车辆的损伤还是挺大的,为了避免把车弄坏,午饭前就还了回去。原本是准备的吃了饭,下午换辆车继续。但听说了上午表决的结果之后,胡杨立刻去找了罗鹏程。

    看到胡杨,罗鹏程直接问道:“你怎么看?”

    胡杨直接说出了路上想出的答案:“不出意外,是日方派出了游说团。”

    罗鹏程皱起眉头:“游说团,难道他们还能把结果彻底翻过来。”

    胡杨微微摇头:“这个结果应该是个意外。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一票没关系才会投的这么轻易。这个结果肯定会让他们警醒。下次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乱投了。但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日本对我们国家的国情了解要比德国人深得多。”

    罗鹏程微微点头:“你说的对,有时候我们就是太忽视这些台面下面的东西。日本游说团我以前就知道,但真的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能量。”

    胡杨却说道:“现在开始警惕也不算晚。未来游说团的力量会远比现在还要大。”

    罗鹏程意外道:“还要?你说来听听。”

    胡杨说道:“现在的游说团所能触及到的层级并没有多高。但以后肯定会找到办法,让自己本身的层次升高。如果换做是我,我肯定会把目标放在大院子弟身上。”

    罗鹏程说道:“又是大院子弟!怎么最近什么事都能和大院子弟扯上关系。”

    胡杨倒是明白罗鹏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本身不是大院出身,所以不太了解大院的孩子们。也就不能准确的估计他们那个圈子有多大的能量。

    “没错,大院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中绝大部分在成长中,父母教育都是缺位的。当他们长大,便会渴望证明自己,所以他们也更容易被诱惑。没有比他们更好的选择了。”

    罗鹏程听了胡杨的话,似乎是有所触动。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会之后说道:“这些大院孩子,恐怕以后少不了要与他们打交道。”

    胡杨点头赞同:“现在这才刚刚开始。”这是胡杨的心里话。此时的大院孩子才刚刚开始利用从父辈那里继承的东西换取利益。

    大院孩子的圈子很固定,所以他们一开始并不能准确的意识到自己拥有什么。

    需要与没有特权的人比较之后,才能真正认清自己的位置。而当他们发现自己要比九成九的普通人更强大之后,他们才会真正的开始利用自己的“强大”,并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未来十年中,中国有超过七成比例的各项批文都是从大院子弟的手里流出去的。

    当然,这些胡杨是不能告诉罗鹏程的。首先,就算告诉他也改变了任何事。其次,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胡杨看来,这种情况可能算不上公平,但他们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改革的推进速度。

    按照正常的手续,想要得到一纸批文需要漫长的审批手续,动辄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而这些到了大院子弟的手中,很可能只需要十分之一甚至更少时间。

    就在这时,大院出身的刘宏伟走了进来。看到胡杨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故作镇定的走了过来,开口说道:“罗主任,名单基本确定您看一下。”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纸放到了罗鹏程面前。

    名单上一共九个名字,还有所属单位和职位的信息。罗鹏程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然后拿起笔把九个名字分别做了三种标记。

    罗鹏程解释道:“这三个应该不是临时起意。这五个下次应该会改回来。这最后一个我不确定。小刘给我安排一下,我要和这个副厂长聊聊。”

    刘宏伟有些不解,但领导的意思还是要照办的:“我一会就去和他的秘书联系一下。会面时间安排在晚上您看合适吗?”

    罗鹏程点点头:“这个时间可以。但你注意一下,不要让他们误会这是一次正式会面。基调要轻松一点。”

    刘宏伟说道:“明白了,我这就去办。”下意识的看了胡杨一眼,才转身离开。

    他以为自己眼神很隐蔽,但无论是罗鹏程还是胡杨本人都清楚的捕捉到了这个细节。简单来说,还是道行太浅。

    从西安号回来之后,罗鹏程和胡杨交流的距离感明显拉近了很多。

    罗鹏程问胡杨:“小刘今天对你得态度有点奇怪啊。”

    胡杨也没隐瞒:“昨晚上替他们大院的头儿给我传话,被我给怼了回去。现在估计那边还没给他回信。”

    罗鹏程说道:“看来新条件没有能打动你。”

    胡杨一摊手:“只是把价格提到五万,的确不足以打动我。另外可以确定,这次背后的推手就是日本的久保田农机。还特意找了两家小公司作为掩护。”

    罗鹏程说道:“久保田农机,这公司我有印象。去日本考察的考察的时候,我还到过的他们的一个分厂。当时好像正在进行产品检测。他们的工程师的工作态度让我印象很深刻。”

    胡杨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是面对产品检测的态度,

    许多国产企业一碰到检测审定等时,就各类找关系务求把结果弄的漂亮。而久保田的人每次都存眷“差数据”,看哪些数据是非常的,为何会呈现这些麻烦,要如何改良。

    正是这种态度上的差异,让日本企业的产品一代比一代优秀,同时也逐渐将我们甩远。

    当然,也不是所有日企的都这样。胡杨记忆中,后世也曾经爆出了几次关于日企的大事件。个顶个都是超级丑闻。

    罗鹏程问胡杨:“那你现在是什么打算?”

    胡杨说道:“先把他们拆开。他们现在这种模式下,根本没有合作的可能。我最理想的状态,是分别与他们双方合作。”

    接着胡杨把自己的计划,大致说了一遍。罗鹏程思考了一会之后,感叹道:“你这胃口可不小。”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