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章 卖给你们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8882/500088882/500088912/2019121910020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胡杨的拒绝很干脆。却也并不出人意料。在场的其他三个人,都不感到任何意外。

    二十万人民币,在这个时期的中国真的可以算得上一笔巨款。作为参考,一名普通工人的工资,每月是二十到四十之间。

    如果找第三方估价的话,把华夏农机整个打包也卖不出二十万这个价。

    但是,这件事并不是简单买下一个厂,或是一些旋耕刀片的问题。这一点他们每个人都已经很清楚了,否则也不会有这次面谈。

    朝日美惠继续问道:“那胡杨先生拒绝的理由是想提高价格,还是要增加其他条件。”

    胡杨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这件事,你能做主吗?你的权限有多大?”

    朝日美惠微微皱眉:“二十万,这个权限还不够吗?”

    胡杨轻轻摇头:“坦白说,真的不够,而且差得很远。”

    朝日美惠追问:“请您解惑。”

    胡杨伸出两根手指,说道:“我要说的有两点。首先,我绝对不会让任何日本企业在中国形成垄断。其次,我准备把华夏科技以及合作企业生产的旋耕刀片卖给你们。”

    说完第一点时,朝日美惠瞪圆了眼睛,而周朝先面露惊讶。而当胡杨说完第二点的之后,包括项凌江在内,眼神中都有掩饰不住的震惊。

    项凌江一直以为胡杨的目标是临近几个省的农资委。他万万没想到,胡杨竟然还准备卖给日本人。他不认为胡杨会在这种事上开玩笑。但这个想法,实在是让无法立刻相信。

    连项凌江都会有这种不信的想法,其他两个人就更加不可能把这当做一句认真的提议。

    周朝先略显不屑的说道:“胡杨同志,这个玩笑可不怎么可笑。”

    朝日美惠还保持着基本的礼貌:“恐怕您并不清楚,我所代表的企业....”

    胡杨直接打断她,说道:“久保田农机。”

    朝日美惠周围的空气好像被一下抽空了,让她发不出任何声音。

    胡杨语气平淡的继续说道:“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农用机械制造公司。这其实并不难猜。随便弄两个子公司推到台前,不可能瞒过所有人。而通过下游垄断倒逼上游的手段,也不是你们第一次用。”

    短暂的震惊之后,朝日美惠竟然很快的冷静下来。这倒是让胡杨对她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但同时对她的身份,则更多了几分怀疑。普通的公司员工能有这么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是通过专门培训的商业间谍之类,倒是很合理。但从细节上看,她有不太像。

    周朝先在这段话中受到的震撼,至少看起来一点也不会比朝日美惠少。

    几个关键词,垄断,下游倒逼,日本第一,久保田农机。

    能成为一个大院的孩子头,不光父母要在这个系统内是佼佼者,本身也绝对要足够优秀才行。

    胡杨为他提供了这么多关键词,他当然能发现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东西。但胡杨认为应该不是“垄断”或者“下游倒逼”。

    如果周朝先和日本人合作到现在,还想不到这两个关键点,胡杨会对他很失望的。

    不过还好,他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发现女友在欺骗他的纯情少男。伤心,愤怒,还有一丝委屈。

    客观的说,诠释还是很有层次的。可还是犯了初学者都有的问题,情绪转折太突兀,用力过猛戏有些过。

    有句个词特别合适现在:就怕空气突然安静。

    就在这时,包房门口出现一个脚步声,紧接着便是敲门声。

    脚步声和敲门的节奏胡杨都很熟:“进来。”

    打开门,走进来是简友德。他的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递给项凌江之后便安静的退了出去,但没有离开,而是守在了门口。

    项凌江打开纸袋,从里面抽出一叠文件。文件看着挺厚实,但从他和胡杨的角度来看,只有上面三张是有用的,其他都是办公室里的普通文件。

    胡杨看向对面两个人,很贴心的问道:“需不需要给二位一点时间,或者私密的空间?看起来,你们似乎应该有一些私密的话题要聊。”

    周朝先马上表态,义正言辞的说道:“我想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合作最基础的条件应该是信息对等。而日方却隐瞒了重要的信息。我们的合作已经没有条件继续维持下去了。”

    又是这么就急切,胡杨看了项凌江一眼,后者抽出第二张纸递给了胡杨。

    接过这张传真件快速扫了两眼,胡杨眉头一挑。一抬头正对上周朝先的眼神,胡杨瞬间就全明白了。

    果然,京城大院里出来的孩子头,怎么可能连桌都没上就丢盔卸甲。

    胡杨将目光转向朝日美惠:“可以问美惠小姐一个问题吗?”

    朝日美惠轻轻点头:“请。”

    胡杨用聊天的语气问道:“久保田生产一只旋耕刀片的成本是多少?”

    朝日美惠很直接的拒绝了这个问题:“这设计本公司的机密,不方便回答。”

    胡杨哦了一声:“既然不方面回答,那我们就猜一下吧。”

    看着手里的纸,胡杨说道:“久保田的旋耕刀片是在九州岛生产的。三条生产线,设计年产量六百万片,满负荷的话可以达到八百万片。现在还在运行的生产线有几条,两条?”

    胡杨摇了摇头自问自答道:“我猜是一条。”

    朝日美惠脸色木然没有说话,但沉默约等于默认。

    胡杨接着说道:“三条生产线,只有一条运行。但设备依然需要维护。同样为了保证以后的生产力,工人也不能全部遣散,只能大部分都分流到其他岗位上。这会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也就是变向的提高了成本。总结起来就是产能下降成本提高。”

    朝日美惠刚想说话,却被胡杨直接打断:“不过这些对最后的成本影响都不大。其实我真的想要问你的是,你知道日本的人力成本是中国的多少倍吗?”

    朝日美惠眼神闪,但依然努力保持镇静:“抱歉,我并不清楚。”

    胡杨并不买账:“你当然清楚,你们公司的整个管理层都清楚。否则也不会这么急着要垄断下游市场。你们都很清楚,要不了多久,你们的市场份额会被挤到角落里。因为你们本土的人力成本是我们国家的三十倍以上。”

    三十倍是这个时期被认可的数字,但其实并不准确。如果把社会福利,物价水平等等因素都考虑进去,其实会超过四十倍。

    这是一个很惊人,甚至可以说惊悚的数字。尤其是对第一次听到的两个人来说,令他们完全无法继续控制自己的震惊的表情。甚至在这一刹那,他们都产生了羞愧的感觉。

    胡杨感受到了他们的情绪,但他却什么都不能做。

    人力成本的巨大的差距,在未来二十多年里都是中国最重要的竞争力。

    “世界工厂”这个头衔,在历经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中叶的美国,60到80年代的日本之后,终于落到了中国的头上。

    在现在这个时间结点上,战后高速发展日本与刚刚改革开放中国相比,真的就是有这么大的差距。

    但这同时,这也是最大的差距。

    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工人的收入水平增长变得非常缓慢。而同时期的中国,国民收入则在快速提高。二十年内就会追回到个位数。

    虽然知道胡杨那个年代,中国的人均收入依然没有追上日本。但在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成为了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1984年,中国GdP排名世界第95位。

    但这些胡杨现在没办法说给他们听。此时正是日本经济下滑前的鼎盛期。现在唱衰日本,别人会把他当做疯子。

    胡杨小口抿了一口酒:“如果,我是说如果啊。我通过制造旋耕刀片得到了第一桶金。然后我就将这个技术公开,或者低价转让。你说会不会让日本的刀片在中国彻底绝迹。”

    胡杨一摊手:“当然,旋耕刀片的业务对你们公司来说并不是重要的利润点。或许,你们会愿意舍弃掉这块鸡肋。”

    朝日美惠也已经放弃了表情管理,思考了良久之后才再次出声:“请问您想要什么?”

    胡杨笑着说道:“我说了,把我们生产的旋耕刀片卖给你们。而这事儿,你做不了主。”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