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0章 这个数据有问题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2963/498652963/498652987/20200310080406/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胡杨没有掩饰他对这个名字的反应。如果他连周朝先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那才是奇怪的事情。

    许是注意到了胡杨的反应,周安雄主动微笑着冲胡杨轻轻了点了下头。胡杨立刻也给予了回应。双方的动作都不大,但在这个场合里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试想,考生认识主考官,这是不是个大问题?

    周安雄并不是坐在最中间的那个。所以接下来,开口说道:“这个小朋友我是第一次见到,但早就听说过。所以为了客观公正。那这一轮,那我就不参加讨论了。”

    毫不掩饰的说出这层关系,显示出他的心胸坦荡。主动避嫌,简直就是高风亮节。胡杨感觉只差一点就要被他感动了。

    坐在中间的那位,身前的名卡上写着田震。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总会让人印象深刻。人如其名,同样是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人,明显看出在部里是有话语权的。

    田震说道:“既然安雄同志提出了,那这一轮面试他就全程旁听,最后也不参加投票。贺秘书,这一轮你临时加入小组表决。”

    被点名的秘书一边记录一边说道:“好的,田部长。”

    “胡杨同志,请坐。接下来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不要紧张。”

    这段话应该每个进来的人都听到过。但显然之前那三位都没有做到。坐下之后,并没有人立刻提问。大家都在翻看面前的文件,确切的说是胡杨的档案。

    即便之前已经看过,现在也会装模作样的重新翻一下。为的就是制造这种气氛,给被面试的人施加压力。

    沉默中显得格外漫长的半分钟之后,才中有一个人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听完这个问题之后,胡杨也大约明白了外面那三位,为什么会是那个样子出去的。直接拿出大隈公司那边发过来的产品资料。英文和日文两个版本都有。

    他们选择一页,给胡杨两分钟准备,然后马上就就这一页的内容进行翻译并回答提问。

    “胡杨同志,你要是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开始计时了。”

    “好的,可以开始了。”

    这种方式还真是很贴近实战,总算没有太让胡杨失望。可能这只是一次理由不明的面试。可能是为了突击检查这些人的能力。也可能只是某位领导心血来潮。

    但从这种模式本身,还是说明能拿主意的人,还是能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的。

    什么事都怕外行人领导内行。但现实中很多因素都决定了,只能由外行人来领导内行。这几乎是个普世的问题,不是一两人和一两件事就能改变的,所以就先放在一边。

    说回谁领导谁的问题。其实领导本身就是一种专业能力。或者说,作为一个要领导好内行的外行,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至少决定面试内容的人,不是一个把形式看得比内容更重要的人。毕竟在未来长度不确定的一段时间里,要在这个领导的手底下干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一页纸的内容没有多少,胡杨几眼就能扫完。胡杨已经想要要如何装出努力阅读的样子。但很快他就发现,这页日文资料的内容有问题。

    资料的内容是数控机床的技术参数。乍一看没有什么特别,但因为胡杨之前研究过大隈公司的资料,所以他发现这些数据中有一些问题。

    不同版本的数据,在换算不同单位和翻译成各种语言的过程中,是会产生一些误差。但这种误差肯定是要被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尤其是在精密的数控机床领域,连千分之一都不应该有。

    而这些数据已经远远超出这个范围。这已经不能算是误差了。尤其是其中有关加工精度的数据。胡杨非常清楚的记得,这个数据是这类设备在理想状态的最大值。

    也就是说,这个数据只有参考意义。而写出来的时候,也一定是要加上完整前缀的。要清楚的指出,这是最理想状态下的最佳数据。

    大隈公司的三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确是现在世界上最好数控机床之一。但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说的话,那他们的三轴联动已经具有了其他欧美厂商五轴联动的水平。

    这不可能!

    三轴联动到五轴联动,这是数控机床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技术门槛。

    虽然五轴联动和七轴联动在理论上,都是三轴联动的升级版。但把这个理论变成实物的过程非常困难。

    而一旦冲破这个门槛,就代表可以精确加工复杂曲面。而这同样也是核工业、航空、航天等等领域中最大的技术瓶颈。

    大隈公司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那如果他们是故意,那居心何在呢?

    看到胡杨脸上的表情,对面这些考官都以为他是被资料难住了。虽然资料上部分体现了胡杨过往的表现。但他毕竟看起来太年轻。

    秘书看了一眼腕表,提醒道:“胡杨同志你还有一分钟时间。”

    胡杨突然抬头说道:“我有个问题可以问一下吗?”

    在规定时间用完之前提问的,胡杨还是第一个。几个考官互相交换了眼神之后,还是由田震开口:“与考题内容有关的,我们不会回答。而且我不会让秘书停止计时,你还要问吗?”

    胡杨毫不犹豫的点头:“我想知道这份资料,就是大隈公司提供的原文吗?”

    田震看向他的左手边,坐在最边上的那位面前名卡上写着魏宝刚。从他的位置来看,应该是个技术型的中层领导。

    魏宝刚说道:“你手里拿的就是大隈公司资料的复印件。”

    胡杨又追问了一句:“我的意思是,大隈公司发的原件就是这个?”

    后面追问的这一句,其实并不太符合上下级之间交流的规矩。可以看得出,魏宝刚眉宇间有那么一点不悦。

    但因为今天他的位置在最末位,还轮不到他表现出个人情绪。所以只能再次回答:

    “是的。”

    “这份资料的好像有问题。”胡说眉头微皱说道。

    魏宝刚看了一眼其他几个领导,确认了他们的意见之后说道:“这个问题与考题内容有关。”

    胡杨这时也感觉自己是有点心急了,于是说道:“那这个问题先放着。我没有其他问题了,可以开始提问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田震突然开口说道:“这份资料有什么问题?”

    虽然不解田震的用意,但其他几人也都停了下来,等着胡杨的回答。

    既然问了,那胡杨也就干脆的说道:“这上面的数据有问题。”

    田震副部长问道:“数据有什么问题?”

    胡杨说道:“我研究过大隈公司的资料。他们的产品数据没有这么漂亮。这应该是理想状态下的数据最大值。但这里并没有进行标注。”

    坐在周雄安身旁的那位说道:“最大值也是数据,这有什么问题呢?”

    很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官员思维模式。挑一个最大值报上去,有什么问题?又没有撒谎瞎说。别说这里没有瞎说,就是一些所谓艺术性的夸张手法,在他们这类人看来也都是合理的。

    胡杨很直接的顶了回去:“当然有问题。理想状态下最大值连参考价值都很有限。一台精密加工机械的常态数据才是最重要的指标。这里根本没有特别标注。这会产生后果严重的歧义和误导。

    田震问道:“比如呢?”

    胡杨心里一动好像发现了什么,但嘴上依然说道:“按照这个最佳数据,大隈公司的设备已经能部分替代五轴联动数控设备的加工。也就是说,可以在特定情况下高精度加工复杂曲面。

    我想诸位领导应该明白,精确加工复杂曲面意义吧。而实际上,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理论中。我们根本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相信了这个没有进行任何标注的理想数据,那就可能抱着买金子的心情,买回了银子。”

    田震看向魏宝刚:“是这样吗?”

    魏宝刚是搞技术,他当然能听懂胡杨的意思,更清楚这其中的利弊。被领导点名之后,魏宝刚在心里权衡了一下之后,才说道:

    “其实我们也觉得大隈公司的提供的资料中,有一些数据过高。已经发函请对方重新确认了。”

    这话里虽然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胡杨,却也算变相认可的胡杨的话。

    田震点了点头:“小胡同志的说的不错,这个数据没有进行标注说明的确是不严谨。大隈公司今早已经重新发过来了新的,经过更正的资料。等一下办公室胡主任会把新的资料送给各个部门。”

    果然!胡杨就觉得这位田震显得太冷静了。虽说老一辈领导,都追求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然境界。但这位从头到尾连点瞳孔波动都没有。

    如果真是境界到了这个程度,那就太厉害了。所以胡杨更愿意相信,这是因为他已经提前知道了所有变化,所以才能如此淡然。

    果然,他就是唯一知道所有秘密的人。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