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章 私人银行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2963/498652963/498652987/20200310080406/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很多人都认为银行这个词是个舶来品,但其实银行最早就是出现在中国。换个名字大家立刻就会感到熟悉,以前叫银号。

    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的总部在一座并不算起眼,但绝对有历史的建筑里。在巴黎这个地方,品味是被认同和接受的必须品。

    就如同这位客户经理身上这套西装,就是来自某位著名裁缝的高级定制。

    虽然胡杨怎么看都太像是一位顾客,但这位经理依然非常职业的走过来,说道:“先生您好,欢迎光临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我是的经理阿尔贝·加缪,请问有什么是我可以帮您的?”

    胡杨用法语说道:“我在贵行的香港分行开设了账户,请问在这里可以办理业务吗?”

    无论是胡杨地道的口音,还是他说的内容都让这位客户经理感到惊讶。但他依然保持了足够的专业,惊讶的表情和态度都只持续了片刻。

    阿尔贝重新恢复专业,说道:“先生请跟我来,关于您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查询一下账户情况。请问我应该如何称呼您?”

    胡杨说道:“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称呼我HU就可以。”

    经理微微侧身:“好的HU先生,这边请。我的办公室在那边。”

    胡杨说道:“谢谢。”

    账户当然不是胡杨自己开的,是管冲在香港的分行的开的。香港那边的活动资金,一大半都存进了这个账户。除此之外,年前还从沈阳调了一笔钱也存进了这个账户。

    胡杨并不清楚距离数额,但相信让他在这边每顿都能吃得起龙虾,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经理将笔和纸推到的胡杨面前:“请写下您的账户号码。”

    胡杨昨天打得长途电话,就是为了确认这个账户号码。提起笔,毫不犹豫的写下了一串数字。胡杨很刻意的用了花体,数字写出来不仅整齐而且华丽。

    阿尔贝称赞道:“HU先生字写的非常好。”

    胡杨将纸和笔推回,说道:“整天和数字打交道,这只是取悦自己的方式。”

    阿尔贝微笑着说道:“我非常同意。那么请稍等,我立刻为您查询。”

    十几分钟后,阿尔贝一脸笑容的放下电话:“HU先生让您久等了,账户情况已经确认,那么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胡杨笑着说道:“关于业务我正好有一些问题想要咨询一下。”

    阿尔贝轻轻点头,说道:“我很荣幸能够帮到您,那么茶还是咖啡?”

    胡杨说道:“咖啡,谢谢。”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胡杨离开了这家私人银行。口袋里多了两个信封。

    一个信封里装着两张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为他开具的票据,另一个自然是装满了现金。主要是的英镑和德国马克。

    这两个国家也是接下里考察团将要去的地方。

    来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是胡杨在巴黎最重要的行程。这件事做完之后,剩余的都是自由活动时间。

    现在是当地时间十点多一点。对于巴黎来说,现在还是清晨。街道上的行人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都是外国游客。

    所以胡杨也像个游客那样坐车来到了香榭丽舍大街。感受这个浪漫之都的艺术分氛围。

    在这条大街以及周围地区,集中了很多名声在外的优秀餐馆。拥有米其林标志和星星也不在少数。

    法国菜在西菜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把中国菜和法国菜作为东西方饮食的代表。

    胡杨对这种看法基本认同。作为代表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说两者等同或者相近。那胡杨是真的不太认同。

    西餐固然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但中餐的博大精深真不是一个菜系可以比拟的。法国菜再好,也就相当于川鲁淮粤这样的大菜系中的一个罢了。

    带着这份民族自豪感,胡杨抵挡住了沿途所有餐厅的诱惑。“片叶不沾身”走完了巴黎最繁华的地方。

    按照记忆“以后”的记忆,胡杨找到了一家十几年后他曾经光顾过的小店。

    在欧洲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里,都有很多这种小店。他们出售的货物通常种类不多。有限的种类之中,也会专注于某个特定品牌。而且一卖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这家小店的特色是出售黑皮诺酿造的红酒,以及与之搭配的芝士和火腿。

    相比流行的赤霞珠,胡杨更喜欢黑比诺酿造的红酒。搭配GRUYERE芝士,会留下一段美好的时光。在传统红酒区里,黑比诺算是小众。如果想要买到品质不错的黑皮诺红酒,就必须找这种专注于此的小店。

    一瓶酒,一磅芝士,陪伴胡杨度过了在巴黎余下时间。一个人的住一屋的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和其他人分享这些。

    下一站,德国。

    这次不坐飞机了,法国和德国是接壤的邻国。从法国乘坐法铁公司的火车去德国,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德国,法兰克福是考察团此行最重要的一站。出发之前,团长田震召集全体成员开了动员会。明确精神,端正思想...

    一提到德国就绕不开几个关键词。严谨、刻板、认真,大众还有梅萨德斯。

    德国的工业水平是毫无疑问的世界一流水准。德国制造的出品,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不仅加工精度高、质量上乘,而且经久耐用。

    德国制造大致具备了五个基本特征: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胡杨认识的老师傅不少,几乎都很推崇德国制造。大到机械设备,小到锤子镊子。都比其他国家进口的东西要好上一个档次。

    很多老技工手里,都有用了十几年的德国工具。

    既然是把德国作为最重要的一站。自然是要对德国进行充分研究的。德国的工业很有意思,与我们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德国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德国的贸易出口乃至整体经济发展都得益于这些中小企业。

    为扶持中小企业,德国政府采取了“限大促小”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限制大企业在国内的竞争优势。

    这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帮助德国保障了大量就业,使德国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中产阶层,有效缩小了贫富差距,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许多中小企业雇员不足百人,但这些公司累加起来净产值能够占到全国总量的一半。

    当然,这不是我们要学习的部分。考察团这次的目标,是高精度加工设备的出口,购买特种合金的配方、新型材料方面共同研究的可能性。

    这最后一条,是临出发前才加上去。这种意外的变化,毫无意外的也是和胡杨有关的。

    管冲会不定时的把各种资料邮寄给胡杨。就在元旦过后的第二天,他收到的最新资料中提到了欧美新材料的研究情况。

    所谓新材料,当然是相对的新。这里主要指的是指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的研究。

    不夸张的说,材料是所有工业研究的基础。有很多研究都是因为材料性能无法达到要求是停滞不前。特种合金、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永磁材料等……每当材料领域有了一次新的突破,都必将伴随着一个工业领域的整体跃进。

    中国在材料研究方面,是整体性全面落后的。不光有历史原因,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理由:没钱!

    任何一种材料研究都是需要大量的实验,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烧钱的过程。而且是仿佛无底洞般的持续投入,在最终结果出现之前,丝毫见不到任何会回报。

    咱们国家底子薄的时候,是研究不起。而有点底子之后,人们的心却开始浮躁了,现在是等不起了。

    胡杨的未来计划中,在材料研究这块将会有很大的投入。但不论如何,都都需要国家层面的投入。

    不过胡杨倒是不对这次考察抱太大希望。提出这个部分,其实更多是为了这次考察会进行的谈判提供素材。

    这其实是一种很基础的谈判技巧。我心里的底价是五十,但我说出来的会是一百。老祖宗管这叫,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不能要什么就直接说什么,要说一个比这个东西好的,然后慢慢往下谈。

    这回出国考察被赋予的意义不少,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是很难在这期间达成什么实质上的协议。这是铺垫、是造势、是前戏,都是为了未来。

    到了德国,胡杨就没有之前那么清闲了。德语翻译是他在考察团里的正是头衔。火车进入德国境内之后,胡杨就到团长田震那里报道。然后立刻得到了一大叠需要翻译的资料。

    看着是不少但其实胡杨的压力并不大。这些大多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了删减修改,只需要把这些部分弄好,然后保证上下文通顺,还有不要有自相矛盾的BUG就可以了。

    真正需要完全提起精神对待的,是口译的部分。按照惯例,这次依然从大使馆调来了两个翻译,他们会分担胡杨非专业性质的日常交流。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