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3章 掀桌式谈判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2963/498652963/498652987/20200310080406/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胡杨和戚扬跟着埃尔斯走进了医院。几分钟后,他们在会议室中见到埃尔斯口中的专家。

    在这些老外的面孔中,胡杨能认出的大约有一小半。搜集这些人的资料并不算太费劲。这些多是欧洲一流的专家,所以也都是各种专业性报刊杂志的常客。多买一些近期的医学刊物就基本能掌握个七七八八。

    因为时间有限,管冲才掌握了一半左右,不过也就够用了。

    胡杨用几个关于“兔子”独特数字,简单的证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专家们就公开了“兔子”的配型的结果。

    成功是在意料之中,但看起来对面那些人都很兴奋。照惯例接受了祝贺之后,专家们询问起了“兔子”的身体状况。

    关于这部分,胡杨没有任何隐瞒。从基本的身高体重心跳血压,到每日作息和食谱都做了介绍。

    对于胡杨的食谱以及身体训练安排,所有专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些提前的准备是在为整个移植手术争取时间。供体越早准备好,手术也就会越快进行。

    胡杨说了他的部分之后,就轮到专家们了。首先他们大致的介绍了蔻蔻的身体情况。关于病情基本没有正面提及,只说了与移植相关的部分。

    作为一个医疗领域的外行人,向一群专家有准备的发言中寻出蛛丝马迹的可能性,完全低到可以被忽略。所以胡杨也没有费心去分析。

    他只抓住了其中一个关键点。那就是专家们一直在说的,始终都是骨髓移植。自始至终他也没有听到相关抗排异药物。

    这就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准备骨髓移植之外的手段。也就侧面证明,蔻蔻·海克斯现在的身体状况还不错。至少还没有糟糕到胡杨最坏的预期。

    按照惯例,胡杨在计划这件事的时候也有最坏和最好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就是蔻蔻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了不光需要骨髓移植,还需要其他器官移植的程度。这对供体和受体双方都是最糟糕的。

    首先这代表了蔻蔻的身体情况已经很不乐观,同时对供体“兔子”来说,相应的风险也会提高很多。

    对供体来说,骨髓移植的过程中只有极个别的情况下,才有极低概率产生严重后果。只是过程会比较疼罢了。

    而如果是的器官移植的话,那风险可就要直线上升若干的层次。不光手术的整体风险提升若干本,另外还有相关法律问题。在德国做器官移植手术是有法律限制的。

    虽然这里有着欧洲八十年代最顶尖的技术。但依然只是八十年代的一流而已。在胡杨“上辈子”的时代,器官移植依然是难度最大的手术。

    在初期,最大的难点是配型成功。配型成功也仅仅只是开始,从一个躯体移植到另一个躯体,还要保证器官成活。就算前两大关都过去,还有手术后排异反应这一关要过。

    要过了全部三关,才算是一次成功器官移植手术。就算是在技术更加发达的二三十年之后,概率也从没有超过70%。

    放在现在,胡杨始终认为这个概率没有理由超过50%。

    幸好,事情并没有向最坏的情况发展。现在蔻蔻的身体条件还没有糟到那种程度。

    按照专家们的意思,最后再进行一次系统检查之后,就可以进入手术的准备阶段。

    骨髓移植手术与器官移植手术,虽然名词非常相近。但手术难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除了过程的疼痛感会更强烈一些,骨髓移植手的术过程基本不会有什么危险。

    都是一流的专家,发生意外的概率极低。当然,低概率也是概率,所以海克斯家族会为供体购买专门的保险。

    基本上,他们已经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那么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补偿金的数额是多少。

    这各部分是在专家离开之后,由埃尔斯作为代表来谈。他提出的各项条款,在胡杨这边来看都算是很合理甚至可以说优厚,但胡杨真正想要的并不是经济补偿。

    所以他很礼貌性的表示对这些条款的满意之后,又说道:“我还要增加一个条件。”

    埃尔斯略微显得有些意外,以他多年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他判断对面这个年轻人并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在他认为已经谈妥了所有条件之后,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增加新条件?

    “原则上讲,在没签字之前是可以增减条件的。”

    “最后一条件,我要和海克斯的当家人玛斯巴·海克斯面谈。”

    这句话就像一瓶打碎在地板的风油精,瞬间让屋子里的所有人的清醒了过来。

    玛斯巴·海克斯,知道这个名字并不奇怪,当代的希腊船王,你可以从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这个名字甚至是照片。

    但胡杨的要求是面谈。

    面谈就是面对面,不是通过电话,或是通过其他人。要真正坐在同一个空间中。而这涉及的问题就不仅仅是谈条件,还会有安全的问题。

    海克斯家族使用雇佣军作保安的,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胡杨甚至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过去一定发生过什么严重事情。当然除了这些雇佣军之外,胡杨还有更重要理由。

    这个理由,他会在面谈的时候才会说出来。

    埃尔斯很直接的拒绝:“这个条件,我没办法答应你。”

    这种反应胡杨并不意外:“我希望你能谨慎的思考,是否立刻拒绝我的这个条件。稀有血型的配型概率有多低,刚刚那些那些专家应该已经提到了。再找到一个能够配型成功的人,在概率上有多低。”

    埃尔斯说道:“我们可以在补偿条款上增加...15%你认为怎么样?”

    胡杨微微摇头,直接站了起来:“那么我很遗憾。”

    礼貌的告辞之后,胡杨头也不回的带着戚扬离开了。说走就走的态度,让所有人都感觉很意外。埃尔斯甚至都来不及挽留胡杨,他们就已经走到了门口。

    当然,胡杨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来不及反应。谈判就是博弈,这就是博弈的一部分。

    胡杨的这种行为,在谈判老手的眼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掀桌”。说的是通过这种“不谈了”的表现,达到增加筹码的手段。

    有时候这种手段很好用,不成就散的压迫感之下,很多谈判者会选择妥协,从而放弃手中的已有的优势。

    埃尔斯很显然是一个有经验的谈判者。在他眼中胡杨就是在“掀桌”,所以他的对策就是什么都不做。这就是“掀桌”最怕的应对方式。

    “掀桌”如果再自己回到谈判桌上,那就谁完全彻底的被动。因为说到底,“掀桌”的人也还想要达成交易的

    但胡杨一直到走出那扇门,都没有露出一丁点犹豫或停下的意思。

    因为这原本就不是胡杨的什么谈判技巧,而是真的“掀桌”。从一开始他不认为自己的这个附加条件,会在第一次见面就得到正面回应。

    他今天来这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确认的“兔子”的配型已经成功,还有蔻蔻的身体情况以及专家们的治疗计划。

    现在目的达到了,自然就可以离开了。“掀桌”只是为了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罢了。

    胡杨他们的离开并没有被阻拦,但车开出去之后不久,戚扬就提醒胡杨后面有人跟踪。

    对这个发现胡杨一点都不意外,要是真没人跟着他们,那他才需要头疼。

    胡杨问道:“发现了几批?”

    戚扬回道:“两批。”

    胡杨瞥了一眼后视镜:“包括那个白色头盔的骑摩托车骑手吗?”

    沉默了片刻戚扬说道:“不包括,他们也是?”

    胡杨说道:“跟踪也是很有学问的一个项目。跟踪的单位有主有辅。像今天这样,汽车就是主。这样的单位可能会有很多个,有长线,有短线。也有各自负责一段的。这就要看设计跟踪计划的人对于目标活动路线的预测。而摩托车就是辅。负责衔接前后两个单位之间的过渡期,降低或消除目标对跟踪单位的警惕。刚刚那辆摩托车只出现了不到半分钟,你能记住他已经很不容易了。”

    戚扬问道:“那您是怎么发现他的?”

    胡杨说道:“有个小破绽,在我们第三个路口。我让你突然减速,避让一个可能过马路的小猫。那辆摩托车在我们后方大约五十米的地方。也跟着减速了。个距离上,以他当时的车速是没有必要减速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在等待我们做出选择,是直行还是转弯。”

    戚扬冷静的提出疑问:“可这也可能是为了安全驾驶。”

    胡杨点头:“没错,可能就是这样。但是骑500cc重机上路的人,会在意安全这种事吗?”

    戚扬无言反驳:“额,有道理。”

    胡杨既然能发现有人在跟踪,自然就不会直接去与管冲他们接头,也不会直接会自己的住处。他们很自然的领着后面一群人进城里转悠。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