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1章 宁德初印象

    这是胡杨第一次来这个城市。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所以他给自己找了两个地陪。

    分别是管冲和孙福生各自找来的人的。所以毫无意外的,一个是退役老兵,一个是有高等教育背景。前者曾经在福建某海军部队服役,后者则是从厦门大学毕业之后,在宁德实习过。

    胡杨在火车上跟他们会合,老兵叫杨淼,看名字就和水有缘分。女的叫周梓倩,已经在管冲手下待了一年多。按照管冲给手下的分级。她已经到了第四级,是可以给予充分信任进行单独活动的。

    有人他们俩在,胡杨也可以放心的迷瞪几分钟。这几天都在换成换乘各种交通工具,着实也是有些疲惫的。因为戚扬和简友德都不在身边,所以胡杨睡得其实很浅。火车稍有减速胡杨就有所感觉,于是睁开了眼睛。

    看到胡杨醒来,周梓倩立刻说道:“我们还没到,这是为了给其他火车让路。”

    不需要胡杨开口就知道胡杨会问什么,这个小姑娘很机灵。

    胡杨轻轻点了点头,坐直身体往窗外看去。火车果然驶入了个支线岔路并逐渐停了下来。

    不远处立刻就有一群人跑了过来。看他们手里拿的身上挂的,应该都是卖些吃喝的小贩。从他们移动的速度来判断,恐怕胡杨他们现在乘坐的这列火车,会在这里停上一段不短的是时间。

    如果停车的时间短,他们肯定会脚不着地的跑着过来。

    胡杨转头问周梓倩:“这里通常停多久?”

    周梓倩依然是立刻回答道:“最少二十分钟,据说一个小时的情况也有。这条线上可以用于错车的岔路有七个。所以我们最快也要四个小时才能到宁德。慢的话,五六个小时也不奇怪。”

    胡杨又问道:“只有这一条铁路线?”

    周梓倩点头:“就只有这一条。而且是从古至今的只有这一条铁路。”

    胡杨顺着她的话头问道:“怎么说?”

    周梓倩继续说道:“这条铁路据说清朝的时候就有,就是这条路线。之后百年都没有在改过,都是在这条路线上不断的维修升级。”

    胡杨说道:“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应该不至于没钱多修一条铁路吧。”

    这时旁边没有说话的杨淼开口说道:“很有可能不是钱的问题。”

    周梓倩也点头表示赞同:“根据我们搜集的资料来看,是地质问题导致没有第二条铁条路。”

    这就说得通了。地质问题通常都伴随着各种很难解决的困难。就算不看那些资料也猜得到,在一个多山的地区修建铁路肯定需要建很多隧道到和桥梁。这就涉及到复杂的勘测、评估,以及施工等问题。

    看来宁德的陆路运输条件,可能还比胡杨预计得更差。

    胡杨扭过头来问杨淼:“老杨,对于宁德港你有多少了解?”

    杨淼回答道:“去过两次。总体建设感觉和大连港差不多。一共有五个泊位,其中500吨级码头泊位3个,3000吨级码头泊位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个。但今年的实际吞吐量却还不如大连和青岛。”

    胡杨总结了一下:“也就是说硬件上还可以,但来的船要比大连港和青岛港少很多。”

    杨淼点头:“是这个意思。”

    胡杨想了一下说道:“那看来问题应该并不在港口,而且别的地方。”

    等了将近半个小时,一列四十节的火车才从旁边驶过。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们所乘的火车又错了三次车,才赶在天黑之前到了宁德站。

    胡杨注意到每次错车过去的都是货运列车。

    住的地方已经预定好,同样预定好的还有一辆等在出站口的出租车。宁德很早就有电话订房和电话订车服务了。

    宁德毕竟是一座超过百年的港口城市,虽说发展稍差那是跟其他著名港口城市相比较。客观的说,宁德比大连也就是稍差那么点而已。

    传统港口城市的特点就是与国外接触比较多。会有很多国外风格的建筑,同时也会受到一些国外影响。这电话订车就算是其中之一。

    在八十年代,出租车可不像现在这么多。很多老外到了这里因为语言不通,出行都会非常的麻烦。这个电话订车服务就很能解决问题了。

    接电话的人肯定是懂外语的,老外把上车时间和目的地告诉电话那边的调度。然后调度再用中文通知司机。上车之后不需要交流,会直接送到目的地。

    如果需要去多个地方,那就是一次性全都的列好,然后再挨个儿的去。前提是中途不能修改计划。因为车费是直接交给司机的,改了路程这个收费也得要改。那两个语言不通的人是很难把价钱谈拢的。一般来说都是定好价之后就不改了,无论中途发生什么事。

    因为收费比较高的原因,通常国人是不太会电话订车的。所以司机师傅在看到是他们三个上车的时候,多少是有点意外的。

    确认了名字无误之后,司机师傅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开始了聊天模式。可能全国出租车司机都喜欢聊天吧。

    照惯例询问三人从哪儿来,想要在这儿干点啥,顺便再介绍一下风土人情,特色小吃和去处。

    胡杨没怎么开口,闲聊这事就交给坐在副驾驶的周梓倩。说倒对一个城市的了解,也很少有什么职业能超过出租车司机。正好可以通过聊天多搜集些关于宁德的资料。

    只听了几句,胡杨就确定周梓倩是学过聊天的。也就放心的让她去聊,而胡杨自己则被这位司机师傅开车的手法吸引了。

    看了一会儿之后,胡杨开口问道:“师傅您怎么称呼?”

    司机师傅说道:“姓李,木子李。”

    胡杨接着说道:“李师傅您这车是改过的吧?”

    正在开车司机李师傅一乐:“小伙子看来也是会开车的。”

    胡杨笑着回道:“还行,上了路也能跑。”

    李师傅说道:“我这右腿有点不利索。所以这脚底下的东西都稍微调了一下,这手上也改了点东西。不过你们放心,我自从开出租之后可是一次都没出过事故。”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在开出租车之前是出过事故的。

    如果放在平时,这个话题就会到此为止,但今天胡杨却一反常态的追问。

    “我能问下,您以前是开什么车的吗?要是您觉得不方便,那就...”

    李师傅很洒脱的说道:“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就是出城的滚头领那块出的事,车翻了。我还算运气好的,只断了条腿。再往后家里人就不让我再开大车送货了。亲戚朋友的借了点钱,买了这么辆出租车。你还别说,这开出租啊,也不少赚,而且时间还比以前自由不少。”

    胡杨紧跟着又问道:“滚头领是个什么地方?师傅能跟我说说吗?”

    李师傅下次打开了话匣子:“这个滚头领啊,是咱宁德出城的必经之路。这宁德港卸下的货,只有两条路离开宁德。一条是铁路,你们刚刚坐车过来,肯定遇到好几次错车。我听人说啊,咱宁德每出一列客车,就得沿路让过五列货车。”

    周梓倩点头附和道:“还真挺多的。”

    李师傅接着说道:“另一条就是从滚头领出去的这条公路。宁德就这么一条省道,那个路况呀....”

    周梓倩机灵的接上话头:“是不是路况不好呀?”

    李师傅撇了撇嘴:“也不能说是不好,路政那帮人也真不能算是吃白饭。但那条路是真的难开。几乎每年都会听说有人在那边出事。”

    滚头领,胡杨对这个地方立刻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没等胡杨继续追问,李师傅就说了一句:“咱们到了。”

    说着车就开进了宾馆的院子,他们今天目的地到了。

    胡杨突然提出:“师傅明后两天我想包您的车,您看需要多少钱?”

    司机李师傅转过身看先给胡杨,一脸意外:“包车?两天。”

    胡杨很肯定的点头。周梓倩也马上劝说道:“李师傅您看这遇到就是缘分。您车开得这么好,我们这两天也要用车,正好您也算棒棒我们。这个价钱您不用担心,肯定不能让您吃亏。李师傅您看一天一百块行吗?”

    这个数额明显让李师傅眼神一亮。出租车司机收入在当下绝对算高的,但这一百块对他们来说也肯定是笔大钱。福建省平均工资过百也是要到九零年之后。

    两天就赚够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诱惑肯定是非常足的。

    李师傅琢磨了半晌,说道:“一百块可是不少,是要包一整天?”

    胡杨补充说道:“只有白天,晚上我们不出门。”

    又假装犹豫了两分钟之后,李师傅才点头同意:“那行,明天早上我就来这接你们。”

    周梓倩说道:“太好了,咱们就定九点。”

    李师傅点头道:“好,就九点钟。”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