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季无忧如今算是站在悬崖边上,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必须维持住与皇室的平衡,既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又不能让皇室过于忌惮,同时还得保证自己这身“真佛转世”的外衣不被人扒下来。

    没一会,季无忧睁开眼,折腾了这老半天他是真的块累死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找个厢房躺下休息,再吃些东西,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晕过去。

    或许宝相大师和季无忧是真的心有灵犀,他还正想着此事呢,宝相大师就亲自来问他接下来考虑在哪修行。

    季无忧自然懂他的意思,他选择来相国寺就是计划好在这里出家的,便投桃报李说了几句相国寺佛缘浓厚,是最佳的地点之类的。

    宝相大师当然是万分高兴,当即便要把自己的院子让给季无忧。

    对季无忧来说,主持所住的院子虽最豪华,却居于中心地段,人来人往过于吵闹也不方便他搞小动作,故而他一脸高深莫测得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着相了。”

    宝相大师立时深感惭愧,对季无忧的崇敬又上一层楼,恨不得焚香叩拜之。

    季无忧看着这个和他爷爷一样大的高僧,眼睛闪亮亮得盯着自己,任脸皮再厚也有些心虚了。

    最终季无忧选择了后山中一种有百年菩提树的无名院子,并亲自将此院命名为“菩提院”。

    而季无忧入院就后告诉众僧,自己准备将佛祖真言与听自己在佛祖教导时的感悟编绘为佛经,传授世人。僧众们听到他要攥写佛经,当场跪了下来,各个热泪盈眶满心向往,让季无忧不由汗颜。

    “写佛经”是季无忧想到能活过今晚最好的办法,如今他放出话要编佛经,自然不会再佛经没编完前“原地飞升”,皇家今晚要动他理由可不好找了。

    在这个架空的时代,佛经许多与他们世界的不同,不少有名的佛教经典都未问世,这也是季无忧有把握装佛子最大的原因。

    因为自幼跟着爷爷抄佛经,他对各佛经和有名的佛偈佛诗自然是滚瓜烂熟。

    只要将这些东西源源不断拿出来,待他的声誉高到皇家也不敢轻举妄动后,他这个假佛也能成了真佛!

    也正如他所料,正隆帝回宫后听着侍卫们细细回禀,第一反应就是,杀!

    但随即又想到那众目睽睽下的“神迹”和充满禅意的佛偈,他又有些犹豫。这万一是真的,自己杀害神佛,会不会引来天谴?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暗卫传来消息,那“圣僧”说要编写佛经!

    正隆帝一个人坐在龙椅上,脸色几经变换,不知过了多久,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挥挥手让暗卫退下。

    或许他真的是老了,要放在他年轻的时候,遇到这种事绝对第一时间灭杀之,以防动摇江山。而现在,他怕了。他怕报应,也怕死,对鬼神更是真心的敬畏起来……

    季无忧这一夜都没有合眼,直到第二天的太阳逐渐升起,霞光透着窗子照进他的房间,他眨了眨满是血丝的眼睛,安心地笑了。

    第一回合的较量,他赢了。

    ***

    在这一场万众瞩目的出家过后,全京城都轰动了,甚至在短短几日传遍了天下,无人不知有一“真佛转世”入驻了相国寺,来相国寺上香和请求拜见的人络绎不绝。

    “话说当日,圣僧在全京城百姓的跟随下步行来到相国寺,于佛前吟了那首惊天动地的佛词,言毕只见其身忽放万丈霞光,在场的众僧与百姓霎时只觉心头一晃不自觉跪倒在地!”

    “嗬!”众人聚精会神地听着说书人的描绘,不由心生向往。

    “就在这时,那相国寺的大雄宝殿上似隐有佛光,圣僧朝着那佛光口诵真经一步一叩首,额间鲜血直流也恍若未觉……忽有人闻见幽然馨香还不明所以,后定睛一瞧才发现那圣僧脚下竟开出朵朵莲花!”

    台下发出阵阵吸气声。

    “那莲花朵朵寸大,红艳如血,霎时满室幽香沁人心脾。而圣僧身披佛光脚踩红莲,一步一拜来到佛前,据闻殿上如来像眼珠一动望向圣僧,面露慈悲之色……”

    台上说书人绘声绘色得讲述当日之景,台下百姓心神荡漾只恨自己无缘得见,二楼各包间中尽皆权贵世家自然比无知百姓的怀疑更多些,尤其年轻子弟对此事嗤之以鼻。

    “什么真佛转世,不过哗纵取宠而已。”一身着显贵的弱冠少年面露不屑之色,他家虽是平南大族,却向来不被京城世家看在眼里,故而自京城传来什么各世家皆亲眼目睹趋之若鹜,他便尤其厌恶这劳什子“活佛”。每日必踩上几脚,似乎这样便能将京城世家一并踩在脚下。

    “此言差矣,听闻那圣僧原是永宁候次子,又刚中三元状元皇上似乎也有意降公主,谁无事偏舍了这大好前程跑去出家,他图什么?”另一少年到是信此事多一些便反驳道,“据说他可是在鹿鸣宴上当众出家的,如果是假的岂不是欺君之罪?”

    “表弟,李兄,此事真假自有,”旁边青年语气温和,伸手一指上空,“定夺,朝廷和平南王尚未表态我辈自然不便多言。”

    那两人虽年轻气盛却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当即住嘴换了个话题。

    同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竞相上演,传闻是越来越夸张,官员世家信者不信者皆因朝廷未发话而暧昧以待。

    百姓却无那么多心思,几乎都是相信的。毕竟这见证者众多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据说相国寺高僧们都承认了,何况那圣僧本来是侯爷的儿子当朝状元又差点就能当驸马,如果不是佛子转世谁会放弃这样的身份去出家啊!

    “真佛转世”可以说是现在全天下最大的八卦了,谁出门与人谈天不提上几句,频繁程度堪比“吃了吗”。连受圣僧喜爱的菩提也一夜成为广大佛学爱好者们的心头好,各家女眷都琢磨着往自家佛堂里种菩提树,百年以上的菩提更是一树难求,身价百倍。

    相国寺也成此事的最大受益者。

    为此,宝相大师自然感念,何况他本身虽灵活聪慧擅于变通,但同时更是一个虔信又深谙佛法的人,故而对季无忧也是万般憧憬与虔诚的。

    不仅将寺里百年积淀的好东西一波一波往菩提院送,更是恨不得能日日随侍左右,只为能多得圣僧几句教诲。

    季无忧自然没有接受后一项,甚至他以闭关为名拒绝了所有的求见拜访,安安静静得呆在菩提院里默写佛经。

    由于特殊的第六感,季无忧能感觉到身边充满打探的目光,他知道这院中布满了皇家的暗卫,院外也极多各家权贵的探子。

    既然现在自己的小命已经算保了下来,季无忧也就不急了,终于过上了清净的日子。

    他每日规律的很,卯时起床,下山到莲池边打坐。

    看似打坐其实是补眠散心,后山空气好环境好迎着微风补眠或看鱼赏花都不错,还能锻炼身体。

    辰时回院子用饭,在菩提树下念念佛经。

    下午则回房间默写《金刚经》。

    因这个架空的时代,佛经许多与他们世界的不同,不少有名的佛教经典都未问世,这也是季无忧有把握装佛子最大的原因。

    他知道自己每天写的东西被动过,也能感觉到那些监视的目光里,善意和敬畏越来越多。选择第一本写《金刚经》是他认真考虑过的,结果比他所想象中的还顺利。

    皇宫中,暗卫正在向皇帝报告季无忧的行程,并呈上一张纸。

    纸上是季无忧今日所写的佛经,当然暗卫也不敢动“活佛”的东西,只是趁其不在时偷看几眼后默写出来给皇上。

    正隆帝反复研读这几日的经文,越看越觉得玄妙。

    其实对于季无忧是否是“真佛转世”这事他也不好说,他心里期盼这是真的,如此,他或许能向其请教获得世人都渴望的长生,甚至成仙!

    同时身为一个好名又有些迷信的皇帝,他自然知道在自己执政期间出了一位“活佛”对自己是多大的好事,这可不就是上天也认可他的才能与地位吗?!如果是假的,他也就不用担心“冒犯神灵”,有威胁时暗自除去便是了。

    这几日来他也算想通了,那“活佛”之事的真相已经不重要了,他需要做的是敬重与防范。如今,他与宝相大师的念头惊人的一致。

    “真佛转世”这事,不是真的也必须是真的!

    “果然是真佛显世啊!”皇帝的声音里带着激动。

    “恭喜陛下!”夏守忠立马跪了下来,笑着拍马屁,“此乃大盛之幸,陛下之福。陛下英明神武,上天才派真佛降世,以彰福泽!”

    “哈哈哈哈哈!”皇帝面色红润眼神发光,似乎已经见到大盛千秋万代自己在后世受万民尊崇称千古一帝的景象。

    后宫众人自然也有耳闻,各宫皆已供上佛像,人人不论虔信与否都装出一副一心向佛的模样。各皇子们更是在如此,不是腰间戴玉佛就是手上缠佛珠,每每与人交谈必念叨几句佛言。

    其中尤以太后最为虔信,她本就是崇佛之人,听闻此事便要亲自去拜访“活佛”,还是正隆帝和皇后几番苦劝才打消她的念头。见太后颇为不高兴,正隆帝只得答应老人家,无论如何在她今年的千秋大宴上将圣僧请来,与她谈论佛法这才使她恢复笑颜。

    本是来看望老娘,结果得此差事正隆帝也有些郁闷,便提前与皇后告退了。走前,太后还连连叮嘱正隆帝,让他一定要尊重活佛,万万不可怠慢。

    “今年是母后六十整寿,皇后要多上心。”正隆帝和皇后已经很久没有心平气和地交谈了,今日倒难得有机会独处,宫人们远远缀在后头,帝后两人就着月色边走边谈论起千秋宴。

    “自然,宴上菜品歌舞臣妾都亲自过问,必不让陛下与母后失望。”难得能与正隆帝交心,皇后自然不会错过,“长乐那孩子还与臣妾说,想亲自排段舞蹈,为母后尽些孝心呢!”

    长乐公主是皇后唯一的女儿,她此生就这么一个宝贝虽前两年已出嫁,但想日子过得好还是得让皇帝多多喜爱看护才行。

    “长乐是个好孩子,皇后教导的很好。”正隆帝拍拍皇后的手,这么多年了,他虽对皇后没有多少情爱却还是敬重的,“皇后也辛苦了。”

    皇后眼含泪光,正准备说些什么,却被一阵悦耳的琵琶声打断,紧接着便是少女清灵的嗓音伴随节奏缓缓而歌。

    “这是谁在唱歌?”正隆帝一时听住了,不由好奇。

    “回陛下,前边是淑妃的韶华殿。”夏守忠上前回道,“听闻淑妃宫里新住进一个美人,自入宫便病了去年淑妃见其可怜,把她挪到了自己宫里照顾,约莫便是那个美人在唱歌吧。”

    “陛下……”皇后不甘心得再次开口,却被正隆帝阻止。

    “嘘。”正隆帝示意皇后别发声,安静得听完整曲歌声,眼神渐渐亮了起来,“皇后先回去吧,朕改日再去看你。”

    说完,正隆帝便带着夏守忠往韶华殿而去。

    皇后看着他头也不回的离开,眼里的光芒渐渐熄灭,脸色也逐渐扭曲,“淑妃!”

    ***

    另一头。

    季府二爷乃真佛转世,当众出家之事虽已过去了三天,对季府的人来说依然没回过神。

    那日季无忧的神态显然和平时完全不是一个人,加上那些“神迹”和佛偈,不说侯夫人对此事深信不疑,就连向来和老二过不去的大少爷夫妇及不太信佛的永宁候都不敢说那是假的,毕竟那些东西是他们亲眼所见,而相国寺的众位得道高僧也纷纷表示这位乃“真佛转世”。

    连皇上也口称圣僧活佛,显然是信了的。

    “母亲,这些日子因二弟出家,各姻亲同僚都纷纷上门打探,我们府中该如何应对?”大少爷见父母都不说话便第一个开口。

    “什么二弟,那是圣僧!”侯夫人立马呵斥他,侯夫人自来便厌恶这个庶长子只以往自恃身份不太与他计较,而她又最是虔诚,涉及“活佛”自然不会给季珠半点面子,“老大以后再不可对圣僧不敬!这圣僧托生在咱们季家,可真是三生有幸!”

    季珠一脸不甘,但想到那日亲眼所见,也不由怕上三分,口称“是”。

    “唔……”永宁候想到表妹昨日派人给他送的信,思索一阵开口道,“那季……那圣僧既为我季府生养一场,于我们季府自然是有利无害的。明日夫人带着季婉去相国寺一趟,看能不能见到圣僧。”

    “是!”侯夫人也早有此打算了,不光季婉,自己的宝贝女儿季宁也一块去说不定能得活佛赐福呢!

    “母亲,儿媳……”季杨氏迫不及待开口,如果得见活佛可是好事一件!

    “住口!”侯夫人自然知道她在想什么,“圣僧还不知道会否见我们,何况人多了惊扰圣僧修行怎么办?”

    说罢,侯夫人也不管大儿儿媳难看的脸色,与永宁候行了一礼便自顾离去了。

    <p/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