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3章 培养野心家

    可惜钱老汉又被坐蜡,新一期报纸发行一日后,便有人上门前来询问。

    此人是个中年汉子,钱老汉却是认得,原是瓦窑的一个工匠。

    可惜自打四镇一城之后,四海商社便没有大兴土木,只留一砖窑一瓦窑勉强维持着,总有修修补补的地方要用,其他的窑么,自然是停掉了,人员裁撤,老老实实回家种地。

    看过报纸之后,得知又要大兴土木,这汉子便心头长草,土地虽也足够自家花销,但终归不富裕,去当工匠么?又心有不甘,在窑厂做了两年也没混个一官半职,出苦力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乎一个大胆的想法油然而生,何不自己开个窑厂当掌柜?野心如星星之火,烧的这厮一夜未眠。

    于是大早上便来市政厅询问。

    明生热情接待,笑咪咪问道“贵姓?何事?”

    这汉子心怀忐忑,期期艾艾的说道“小人性秦,名宝,会烧瓦的手艺,这个钱协理是知道的,小人曾在窑厂做过事。”

    明生见钱老汉点头,便说道“可是要做工?做工很简单,去门前的报名点报名就是。”

    汉子挠挠后脑勺,脸色涨红,言道“小人,小人不想做工,想开窑厂!”

    明生不由眼前一亮,笑道“你可知开窑厂需要多少银钱,多少人手?那镇子一旦开建,可是半天也耽搁不得,延误了工期,可是要扣货款的,其中风险你可考量过?”

    “小人知晓,做生意哪有不冒风险的,可是富贵险中求,不去做总是不甘心。

    小人昨夜也算过,一瓦窑最低需人手十二人,薪俸,购买材料,租赁窑厂约莫需百二十两银子,等出了瓦,若是货钱给的及时,便能支撑起来。

    可小人没那么多银子,可否以房产做抵?那房子的贷款某是还完了的。”

    钱老汉气哼哼道“你那房子值几个钱?没钱来捣什么乱,滚蛋!”

    汉子面色微怒,紧握双拳说道“请少爷给小人一个机会,若是耽误了大事,某便卖身为奴!”

    说罢,双膝着地,便要给明生磕头。

    明生赶紧起身扶住秦宝,大笑道“你敢以身犯险,那本少便成全你,可你若是延误了本少的大事,便将你一家老小打发道海参崴做事!

    去吧,到门口去签订契约,领了银子赶紧办事。”

    秦宝千恩万谢而去之后,钱老汉皱着眉头问道“窑是咱的窑,何须多次一举,咱们自己找些人手开工就是了。”

    还好钱老汉嘴上留得,没说明生是脱了裤子放~屁。

    怎么可能一样,后世的改革开放是怎么来的,前后对比一目了然,吃大锅饭的好处是人人都有的吃,但人人都吃不饱,这其中关窍太多,明生也没法同老汉一一解释。

    “钱爷爷,小子今天便跟你打个赌如何?”

    老汉撇嘴道“有事说事,别搞什么幺蛾子!”

    明生故作神秘道“小子便赌这秦宝的瓦窑产量一定比咱们自己的那一窑要高出许多,你信是不信?”

    “怎么可能?那窑厂的工匠可是某精挑细选留下来的,你这赌老头子接了。”钱老汉起身怒吼道。

    你这是骂老汉不做事,还是说老汉任人不明?那秦宝一棒子打不出个屁来,就知道闷头干活,手艺也就一般,如何能经营一座窑厂,这里边前后的猫腻多了去了,他一个闷头汉子能理清楚?

    明生也不以为意,创业哪有不冒风险的,只要合理合法,就应该鼓励,后世的天使投资投十个九个亏,可只要成功一个便赚的盆满钵满。当然,明生这个不是投资,因为他没有回报,最多就是收些利息,属于纯粹的政策性补助。

    如是几天之内便有数十前来咨询洽谈之人,或成立伐木队,或租赁砖瓦窑,或建立石料厂等等不一而足,明生会同钱老汉,刘昌老汉逐一甄别,挑拣筛选之后,正式签订契约的有十三家之多。

    为了配合外包的商业模式,明生也是煞费苦心,组织钱老汉在工程协理之下成立验收司,很好理解,就是字面的意思,负责督查各个私人作坊的运作是否合规,产品是否合格。

    钱老汉仍旧对此嗤之以鼻,看似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员,银钱,可最终还是免不了要四海商社擦屁股,明生不否认有这个可能,然而瑕不掩瑜,只要严格管理好负责监督的官员管事,便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刚刚开始这个路数,料想这些作坊主们还走不到以次充好,贿赂官员的地步。

    至于以后么?只能说尽力减少,完全杜绝就没有可能,有人的地方便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只能说慢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制约,从法律和道德层面对此种行为进行监督,这也是明生成立报社的目的之一,舆论也是有效的监督手段之一。

    一步到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仅仅是一家官办报纸,可是今后呢?说不准便会有民办的出现,慢慢来,路总会越走越宽。

    这不是明生的手段高超,而是明生已经看见过前路,提前铺设一下而已。

    短短五天时间,便有一千八百余人应招,虽说大多数都没什么特长,但挖地基,搬砖,和泥也只要一把子力气便可,一天两百个铜板,表现好了还加薪,包吃包住,当然住的是帐篷,有房子还请这么多人作甚。

    秦宝自领了银子,签订契约之后,便急忙赶回家中,联络了两个本家兄弟,以及在窑厂上工时关系还不错的几名工匠。

    几人聚在一起,秦宝将经过一五一十的说与众人,一句话,跟着某干工钱高一成,并承诺赚钱之后提出一成份子算作大家的福利。

    赚谁的钱不是赚,更何况这边给的工钱高,都在旌义县讨生活,孤岛一座,也不担心这厮拖欠工钱跑路,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当晚秦宝便接手了四海商社的一窑厂,此窑早已停工多时,窑里边早已成为各种小动物的乐园,蜘蛛网密布,老鼠,黄鼠狼居然能在一个洞里乱窜,也是一大奇景。

    没什么可说的,全家老少齐上阵,八个工匠,外加可劳作的老少婆娘将近四十多口子齐上,只一日间便将窑洞清理干净。

    人性便是这样,给别人做事之时总觉自己干的多,拿的少,累成狗;可给自己做事之时总觉自己干活不够多,时间不够用,恨不得化身千万,不要说累成狗,只要不死便需挺着。

    这便是差别,明生暗中探查几家之后,便放下心来,这特么都是干活不要命的,老小当壮劳力用,女人当汉子用,汉子当牲口用,这若是还不能致富,便是苍天无眼!

    若说勤劳,我大中华舍我其谁!

    如是半月之后,各作坊渐渐有所产出,在发货之前,勘验队逐一抽检,质量不合格的必然难以避免,但也不是发现一块便不予收货,百分之三的次品率还是要给人家的,毕竟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凭啥要求人家做到百分之百?

    超过这个比率的,对比起!不予收货,作坊需自行勘察挑拣。

    秦宝本就是个谨慎的性子,第一批青瓦出窑之后,便组织人手自己勘察挑选了两次,其规格比四海的要求还要高!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一次通过,笑呵呵的拿了勘验文书,赶着牛车直奔怀严镇送货。

    怀严镇便是明生在旌义县成立的第五个镇,名字来由倒也简单,取《孙子兵法》中为将之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这五字博大精深,明生深以为然,也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莫要小觑了当世之人,穿越众不一定牛掰,也可以随时被弄死。

    话说十几家私人作坊,四海商社还有自己的几个作坊,货到场地之后怕不是要混乱?谁知道哪个是哪家的,万一出了问题找谁去?

    这个古人早已有办法,例如每个窑都有自己独立的模具,模具都刻有窑厂的名号,秦宝的窑厂便刻着一个秦字,一则商家可以打出自己的名声,二则买家也便于区分。

    又过三日,四海商社招募的人手达到两千三百余人,分作三处村寨同时开建,这其中的事宜不要太多,好在协理制度已经运转多年,小问题不断,大问题未出,进度却是相当之快。

    明生在钱老汉,刘老汉面前炫耀一番之后,便不再关注此事,而是回到家中总结两次四海商社大规模建设的利弊。

    万历四十三年开始的大建设是全民动员,说白了就是后世的大锅饭,好处是人多力量大,工程进展速度快,可质量么就谈不上有多好,都是靠着人头堆,你不能要求太高,那样就是砸自己的脚后跟,期间的消耗甚巨,损耗颇多。

    而今年开始的大建设则相当于后世的商业运作,如果说四海商社工程协理是中铁九建,那各个作坊都是供应商,各个施工队便是建筑商,各自做好自己的一摊,工程协理居中协调。契约写的清楚明白,谁都没有什么推诿的余地。

    草草估算之下,费用竟是降低了约五分之一还多,各种原材料的质量上升了不止一筹,工程进度放缓近十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

    可不要忘了四海商社还要收税的,几个循环下来,资本便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明生禁不住吹了一声口哨,下一期的报纸头版有了,便是《重商主义》。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