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1章 梳理金兰湾

    一战定乾坤,不提缴获的俘虏物资,单单是俘获的战船便令四海之人手舞足蹈。

    葡式盖伦武装商船两艘,这玩意在四海来说就是战舰,更换四海的制式火炮之后便可战力倍增。

    阮氏舰船十八艘,中小战舰也就罢了,其中有大型战舰四艘相对完好,改造之后可堪比福船使用,是运粮运货载人的极品。

    将近日落,扬福号,扬禄号返回,随同而来的还有数十艘四海商船,明生顾不得军士乏累,集合众将,重新分配船只之后,亲率大军杀向金兰湾。

    不料却仍是晚了一步,待赶至驴岛之时,早已人去楼空,只有几个金兰湾的探哨在风中凌乱,阮葡联军消失无踪。明生也无可奈何,已经尽量在封锁消息,但总是有漏网之鱼,料来有逃脱的船只报信。

    进得金兰湾之后,金兰城也是人影皆无,阮氏陆军也已然遁走。

    郭世荣,李天奇二人眼含热泪,拜倒在明生面前请罪,而更多的军兵百姓则是喜极而泣,这特么的死里逃生啊,顿顿喝稀粥已经三日余,若是再不来人,或死或降未可知,总之是没有好结果。

    “都起来,有甚可哭的,早叫你等多多囤积粮草,怎的这个传家的本事都忘了?我四海何时因为米粮饿死过人?真真是给本少丢人。”

    明生用力拍了拍二人肩膀,肃然道“此番可记住了教训?”

    见二人拼命点头,明生扶起二人大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你等也未败,就这点人手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大功一件。走!更本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几人携手揽腕寻了一阴凉处相谈。

    待二人将事件的经过讲述一番之后,明生不恨阮氏,本就是仇家,杀来杀去的很正常,却是恼恨占城这墙头草,说好的盟友呢,说好的守望相助呢?

    可仔细琢磨一番,他四海才是真正的外来户,人家没伸手帮着邻居揍你已经不错了,还想怎的?话虽如此,但这笔账明生却是用小本本记下了,早晚要向两国讨要。

    郭世荣,李天奇见少爷带过来的舰队如此庞大,也不由喜上心头,一边安排人整理城寨,一边了解舰队的详情,待清楚情况之后,这二人不由犯了混劲,找到明生理论。

    “少帅!怎的金兰湾只有四哨人马?连同家眷也才堪堪千五百余人,您也看到了,这阮氏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要闹幺蛾子,没人玩不转呐。”郭世荣鼓着腮帮子言道。

    不待明生答言,李天奇又补刀道“你好歹还有所补充,俺顶着南洋移民总管府的名头,可只有三哨人马,如今更是一人未补,少帅这说不过去吧?”

    “都滚,滚,滚,且容本少想想。”

    都特么的是白眼狼,刚刚还跪在地上嚎哭,害的本少裤腿满是鼻涕,转身就骂娘要东要西,本少又不是神,能给你变出人来?

    不过二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中南半岛的土著战斗力确实强过南洋岛国不少,以明生这点人手,很难降服一国,不过相安无事还是可以试试的。

    将那倒霉提举阮文经提到面前,明生笑然道“本少送你回家如何?”。

    阮文经吓得裤裆湿润,跪地嚎啕道“少帅饶命,饶命啊,小的可没有参加什么叛乱,更没有同暗探勾结,这些郭总管都可以作证。”

    “……哭个甚!是真放你回家,嗯,顺便给本少做一回使者,去顺化告知阮主,派人前来和谈!”

    明生一封书信交于阮文经,又释放了几名阮氏兵丁随行,一艘舢板将其打发走,至于阮氏是否来人谈判,几时来人?这也不是明生所能控制的,随缘吧。

    转头专心处理金兰湾政事。

    首先是民政,事实证明军官主理民政就纯属扯淡,这一年下来,土地也未开垦几亩,如今又被阮氏糟蹋一番,现下相当于从头再来。

    本来城池的进度不错,可惜失守之后,被阮军拆的不成样子,木质的建筑损毁殆尽,只留下石质的建筑若干。

    还是要军政分治,大头兵还是专注开疆拓土的干活。

    虽说金兰湾此时人口尚不及旌义县的镇城,但明生也划分为市级,任命刘俊臣为市长。

    这厮是刘昌的远房本家,是个有能力的,任人唯亲同任人唯贤不是对立的,这东西完全可以兼顾,你能力再是牛赑,可同老子有仇,怎么可能会用你,不将你弄粪坑淹死已是仁义之举。

    金兰湾原有百姓五百余户,以广东的渔民居多,如今又迁来近四百户军兵家眷,计有民九百户,合计四千五百余人。

    疍民的生活习惯独特,明生也不能强行更改,大明恁的牛赑也没有降服他们,就说他们的性子得有多犟,还是顺势而为比较稳妥,更何况打渔也是一门营生,同种地没啥子区别,故此对他们的政策也就比较灵活。

    其一,疍民在船上还是在岸上生活可自由决定,但子女必须按四海法令就学,不服者驱逐出境。

    其二,贷款购船,疍民出海捕鱼,每次都是玩命,船小经不起风浪,这特娘的可不行,左右缴获的船只够多,那些稍大一些的舢板稍稍改造一番便是上好的渔船。

    其三,赐予土地,继续做渔民者赐予宅基地,贷款营建居舍,不愿为渔民者,待遇同普通民户等同,该赐予多少土地一亩不差。想要两者兼顾?也可,但田地只能分发半数,想要更多要自己花银子买。

    军兵家眷就不必提,一应待遇早有旧例,按部就班即可。

    “少帅,可否就地招募汉民?属下听闻阮氏,占城都有不少宋明遗民,若是能收拢过来,也是我四海的一份助力。”刘俊臣在协同明生处理民政的同时,也时不时的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毕竟将来自己才是这里的主事人,趁着少帅没走,还是及早拿个章程为好。

    “可!也不只宋明移民,一些混血,甚至是原住民也是可以的。”

    明生点头言道“只是有一点,一切要以我为主,原住民数量要适当,要教授官话,移风易俗,切记不可为了人口而将自己的根本忘了,祭祀以英烈碑为主,祠堂为先,道观为辅,此地信仰庞杂,你需将信仰纳为一体,你可清楚了?”

    刘俊臣拱手,不由疑惑道“属下愚钝,这占城信仰庞杂,听闻每个部落都有所不同,如何将其杂糅在一起,而且以我为主?还请少帅明示。”

    明生招手间请过一名道长,年约五旬,道号道尘,也是一道观的观主,笑言道“道长,还请为刘市长解释一番,你二人今后还需通力合作,将金兰湾经营稳妥。”

    道尘稽首,唱了一声“无量天尊”之后苦着脸言道“封神!以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为尊,满天神佛皆以之为首,将南洋诸信仰纳入体系之中,封官授爵。呃,贫道说的可对?”

    道尘说完,偷眼观察明生的脸色,这厮无耻下作,这么损的主意都能想出来,不入道门真特么的是浪费人才。

    刘俊臣一脸懵逼,嘴巴张合几下,琢磨一番之后,一脸为难道“属下大概齐,差不多明了,只是如何施为,是否有法条可供参考?也好熟读之后,再配合道长施为。”

    道尘鼻子抽动几下,从袖袍中拿出一画本,郑重其事的交与刘俊臣,言道“此汝家少帅所赐,贫道已经熟读,你可精研之。”

    刘俊臣接过之后,愕然见到封面几个大字《西游记》。

    刘俊臣一脸懵逼,这画本他读过哈,这老道看似一脸正派,怎的恁的老没正经,刚要开口询问。

    明生瞪眼道“没错,这是本少给的,不要问,再问就揍你!回去好好品读,但记着一点,玉帝要佛道都能管,他最大!”

    言罢,便不再理会刘俊臣,对道尘稽首道“道长,还请择地建观,哦,对了,顺便给金兰湾看看风水,今后少不得麻烦道长,您带着徒子徒孙便在这里落地生根,等明年将您的家眷一并送来。”

    道尘欲哭无泪,这特么的是回不去大明了,怕是将来要老死金兰湾。

    民政上稍稍提点即可,自有刘俊臣去琢磨如何行事,军事上却是不能不令明生深思,北边的邻居不安稳啊,是个刺头。

    此战虽胜,却是将葡人,阮氏彻底得罪死了,即使逼迫阮氏妥协求得一时安稳,将来还是免不了一战,按照历史的轨迹,现在的占城地盘迟早是属于安南的,头顿也是如此。

    葡人更不用说,讹诈了人家两艘商船,对这些抠搜商贾来说,不恨死你了才怪。

    加强金兰湾的武备迫在眉睫。

    第一是推翻之前的传统四方城设计,比照荷兰的棱堡模式,先将堡垒修筑起来,待堡垒建成之后,再考虑城池问题。

    毕竟如果连军队物资都保护不了,何谈平民?有着近两千五百名战俘,料来这堡垒可一年而成。

    第二是启用府兵制,募兵与府兵结合,以壮大金兰湾的防卫。

    府兵制历史悠久,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俗称拉壮丁,平时为农,战时为兵。这就要求金兰湾的壮丁也要保持一定强度的军事训练,如何不影响生产,又能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这着实也是一门手艺,抛出问题,丢给郭世荣,刘俊臣二人商议具体如何施行。

    第三是船只划拨,将讹诈而来的两艘葡式盖伦,一艘划拨到金兰湾名下,一艘划拨到移民总管府名下。

    这就足够了,四艘夹板船还想咋的?又留下缴获的小型舰船十艘,至于如何分配?你们两个自己撕逼,本少不管。

    四艘阮氏的大型战舰却是没有给,没必要,仅仅两个总管府手中的船只都用不完,怕是有很大一批要改做渔船。除非金兰湾遽然间人口暴增,不过这看似暂时不可能。

    第四是加强炮火,两处炮垒的铜炮拆下,重新配备到舰船之上,炮垒一体更换为铁炮,一层二十四斤铁炮五门,二层十六斤铁炮五门,两侧的炮垒便有二十门火炮。这样的火力,便是奋进级战列舰也要躲的远远,不敢招惹。

    安排完诸事,明生不再耽搁,便准备启程继续南下。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