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4章 奴儿干营威武

    天启三年末,四海已然占据公主港长达九月。

    大半年时间,明生却是未曾东奔西跑,而是身居公主港。

    一则防卫马尼拉之敌,二则督促婆罗洲西线战事。

    这一年。

    大员的大肚国为王宝所灭,并在原有城寨基础上设立彰化市。

    自此,大员中央山脉以西的平原地带俱为四海之土。

    从北至南依次为淡水,桃园,新竹,苗栗,彰化,嘉义,安平,高雄。

    八市九十二镇之地,有民将近八十五万,战兵三营万余人马,牢牢厄守住大明对外贸易的咽喉之地。

    而总督大人王宝尤不满足,已将触角伸向中央山脉以东的几处平原之地。

    按照明生之规划,尚有宜兰,花莲,员东三市未曾设立。

    王宝决定在任职期限结束之前将其纳入掌控之中。

    他的职位已然定型,任满之后将会调往南洋,具体在哪里尚且不知,但大概率会是吕宋,盖因为明生已然下令其筹备新编吕宋营,连同家眷俱都暂时安置在高雄近佐,只等时机成熟便杀向吕宋。

    至于移民已然不成问题,即使济州有大半年未曾向大员运送移民哪怕一人。

    盖因为在四海的号召之下,麾下的商贾每次前来大员,都或多或少运送一些过来,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广东,福建,南直隶的移民数量不可小觑。

    更有四海自家的车马行输入河南,山西,陕西之民,一年已然可移民三万余人。

    这就足以支撑目前四海在南洋的开拓事业,毕竟人太多了也只能积压在大员,船只的运载量有限。

    济州岛无虞,四海民用运输公司的舰船一次便可运送流民五万余人,只往返三次便将广鹿岛周边岛屿清空。

    这就惹怒了皮岛总兵毛文龙,你特娘的将人都搞走了,让老子去哪里征粮?

    这就纯属在耍泼皮无赖!

    这厮就是个杀胚,对民生一窍不通,在他经年征讨后金之下,手下已然有了万余人马,连同家眷不下四万。

    四海每年负责其一半的粮草,可仍旧是不够吃。

    一则是朝廷的补给克扣。

    二则是大头兵吃惯了军粮,好好的地皮放在那里没人开垦,就活该挨饿!

    数次跑到广鹿岛寻得李仲平吵闹,并扬言要向朝廷告状。

    话说春哥也是跟儿子学坏了,要粮食没问题,可你东江又不是一直打架,那船闲着也是闲着,索性你帮着四海去往北直隶拉流民,以人换粮,不然一粒多余的米粮也无。

    爱咋咋地,爱去哪里告去哪里告!

    嗯?这主意不错,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毛文龙面皮再厚可还是要脸的。

    在运送流民的同时还可顺便招兵,巩固壮大东江,何乐而不为呢?

    海参崴却是出了一点状况,孟超的时运不济,所辖底盘同后金交界。

    老野猪皮在收拾大明之后,便将战刀指向了北方。

    其实北方的广大土地对后金而言不值一提,土地虽广,但都是苦寒之地,哪有大明的花花世界好玩。

    但无奈后金缺人,尤其是可靠又善骑射之人。

    老奴虽招揽明人,然而对明人并不信任,又加之明人种地是好手,但不喜征战,不似土蛮那般弑杀,向北征召野人实为必然。

    不料却是遇到了四海这头拦路虎,在不声不响之中整合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部分部落。

    后金大军满山转,却是收获寥寥,未曾弄到多少人口。

    这让老奴如何能忍?怎么哪哪都有这个叫四海的玩意!

    辽南被其折腾的乌烟瘴气,八旗之民不敢入,归附的汉民去了就失踪。

    你出兵,他就在船上远远的看着你,你刚走,他又重新登岸恶心你。

    这海参崴的一波人马尚算安稳,不主动出兵攻打后金,但你特娘的将人头拉光了,让我后金如何过活?

    盛怒之下,令其子代善率五千余军兵进攻双城。

    海参崴隔海相望,绥芬城倚靠河口,有四海的舰船护卫,根本就没办法攻打,也只有双城周边地势平坦,正是骑兵发挥所长之地。

    双方对阵月余,结果代善损兵折将,连摸到城砖都难,在丢下三百余具尸体后狼狈撤退。

    无他,此城被孟超经营的犹如铁桶一般,只火炮便有四十余门,任你如何彪悍,也干不过小儿脑袋大小的铁蛋。

    至于围城就更加不可能,缺粮的是建奴,双城可不缺。

    事实上双城以东便开垦有大片的土地,种植有大量的土豆,红薯,玉黍离等耐寒高产作物。

    现如今海参崴总督府米粮已勉强可自足。

    为了更便于支援努尔干营探索广大的北部地域,孟超在辖地范围内大肆寻找适合开垦之土地。

    还当真让他找到了两处。

    一处位于苦兀岛南端一河口,其地地势平坦,仅有少量的虾夷人定居。

    一处则是虾夷地西部一河口,也是人口稀少,几无人烟之地。

    孟大爷向两处不停移民,现如今已各有百姓三千余人,并有三哨人马驻扎,修筑堡垒,开垦土地。

    明生看着眼前的报告啼笑皆非,苦兀岛也就罢了,那本就是自家的地盘,可虾夷地是怎的回事?那不是日本的地界么?

    打开地图仔细核对之后,明生发现孟超所占据之地应是后世的札幌附近。

    孟大爷这是同建奴打的不过瘾,要找德川的麻烦?

    不对!

    那报告上写的清楚,彼处几无人烟,所以孟超所部才不费一兵一卒占据,也就是说日本的力量尚未渗透到虾夷地。

    那还当真不用客气,这地盘谁先占领便是谁的!

    而且明生深知札幌周边是后世日本的主要产粮地区,经营好此处更可为努儿干城源源不断的提供补给!对四海日后在北部的发展尤为重要。

    只是不知道德川幕府得知后会是一个什么反应,是开战呢?还是发大军同四海抢地盘?亦或者笑看风云,任由虾夷人在四海征伐下覆灭?

    明生笑着将烦恼甩掉,路太远,根本无力同孟超有效沟通,今日写封信,半年能收到都算快的,就不能瞎指挥,由得他去折腾。

    此外,最让明生意外的是努儿干营。

    此部不愧为四海麾下最能吃苦,最能折腾的一营人马。

    自从发现使鹿部之后,营将吴东来用货物同其交换了数十匹可骑乘的麋鹿,并学会了饲养调教之法。

    这麋鹿同马匹比较有几个好处,其一是皮厚毛长,不惧严寒,其二是踏冰雪如履平地,简直是征战北地的不二之选!

    也正因为如此,努儿干营得以在广阔的北地驰骋。

    这厮向西已然到达小海,并且在色楞格河距离小海河口百余里处设立城寨,取名瀚海。

    小海即后世的贝加尔湖,也称瀚海。

    明生无话可说,只能大赞其牛赑!

    这必须要书信一封加以表彰,给钱给地给女人!

    按照报告所言,小海以东以南为蒙古喀尔喀部地盘,黑龙江流域为蒙古索伦部地盘。

    然则大部的蒙古部族已经南迁,努尔干营沿途并未遇到较大的部落,最多的一部也不过千五百余人,有当打之士三百余,其人善射善骑。

    但物资奇缺,可以说出了肉之外无一不缺,尤其是米,盐,茶等基本生活物资。

    吴东来正是利用物资打开缺口,不仅换取到大量的皮毛,更取得了诸多小部族的信任,得以在黑龙江流域设立据点堡垒五座,在额尔古纳河同小海之间又设立堡垒六座。

    地盘大则大矣,但由于同当地的部族只是合作,而不是统属关系,吴东来并不能放心的将据点交给部族管理,而是每处据点都留有二百余军兵驻守。

    及至瀚海之后,已然无力再继续西进。

    报告发至牛头城,一群老憨憨们争论不休。

    建议放弃者有之,地盘再大有个蛋用?又不能有效的建立统治,还不如慢慢西进,占据一地发展一地。

    那内陆之地物资运输颇为不易,几张皮毛所赚根本无法贴补消耗,就是个赔钱的买卖。

    建议增兵者有之,为毛不将当地的部族纳入麾下呢?

    不服就打!

    海参崴周边做的就不错啊,短短几年之间已经归化了数万人,而且已然有人走出海参崴,去往济州,大员营商。

    而明生在去往南洋之前早留有交代,便是一直西进,直至看到白皮红毛的夷人为止。

    要走多远?不知道。

    要走多久?不晓得。

    沿途地形?不清楚。

    一群人聒噪不停,这可难坏了春哥,他也不知道明生为啥一定要占据这些苦寒不毛之地。

    但儿子一定有其道理!支持儿子准没错!

    可自己又没办法做主,这才数千里书信前来,欲要明生拿个章程。

    明生能有什么章程?

    肯定要一路向西啊,哥萨克骑兵能打过来,没道理咱们就过不去。

    更何况本少比沙皇有钱!

    陆路不赚钱就拿海路所赚贴补,这就根本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至于沿线的部落么?还是以招抚为主,打击为辅。

    不过明生所谓的招抚不同于大明,似这等地广人稀之地,必须以彪悍之士行之。

    而天下悍勇之士莫过于秦!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