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章 油水甜头,用人哲学!

    张天闻言先是一愣,随后也反应过来陈子平或许是不太了解县衙里的官吏体系,顺势出声讲解起来:

    咱们大宋朝各地的县衙里头,衙役通常都是分成三班的,也就是俗称的三班衙役

    听完张天一番讲解,陈子平这才明白过来。

    古时候所谓的三班衙役,可不是像现代工厂里那种三班倒的轮值制度,而是分别指衙门里职责不同的三个小组。

    其中第一个皂班,通常是由穿黑衣服的皂隶组成,主要就是供县令驱使使役。

    在县衙内时,主要负责值堂,也就是电视剧里升堂时负责大喊威武的那帮人。

    要是县令公务出了衙外时,他们就会跟随县令出巡,充当仪仗卫队的守护作用,负责打头阵廓清道路、分隔开围观民众。

    平日里县衙里如果有要采买东西之类的跑腿活儿,那也都是皂班常干的事情。

    简单的来说,就相当于普通公务袁,啥打杂的活都干,就是没啥油水捞。

    而第二班,则称为壮班,大多都是些从民间挑选的身体健壮的壮丁。

    这壮班的衙役,常常是用来守卫仓库、监狱和县内主要道路的看守,有些时候还会被派遣去护送押运过境的银饷、人犯等等。

    换个角度来看,壮班的衙役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武装警察,算是章丘县辖下最为强大的一股官方力量。

    至于这最后一班衙役,就是电视剧里头最经常能看到的捕快。

    它原名应该叫做快班,主要是供州县官驱使办事以及侦缉密探,因此多选取反应机警、手脚敏捷的人充任。

    这种快班经常会被派往乡下各处催征赋税,平时闲暇无事时也会在县城里负责巡街治安,当有案子缉办时才要执行传唤和拘捕的职责。

    因此他们与百姓接触的机会,相比起其他两班衙役来说也是最多的。

    只听得张天凑到陈子平耳边低声说了一大通后,终于来了一句总结:

    姑爷您别看他们一个个都穿得人模狗样的,可是要是真论起这办事能力,他们两个人都顶不过我老张手下的一个人!

    说着说着,张天也顺手朝着远处拿着那柄造型奇特兵器的那人一指,撇嘴说道:

    王海那家伙如果坑到了钱,哪里搞得到那柄精铁打造的‘留客住’?

    要不是他们跟着王青平日里到处去游荡巡街,吃卡拿要收到了不少油水,他们哪里能配备得上那么水亮的武器!

    虽然张天的话语中满是轻视不屑的语气,可是陈子平还是能感受出他心里的几分羡慕。

    毕竟巡街治安这样的活计,一听就是油水丰厚的工作。

    每天在这章丘县城几条商业坊间闲逛上一圈,不仅嘴巴肚子吃得饱饱的,就连腰间的荷包也能塞得满满的!

    兜里有了钱,自然衣着打扮就会光鲜亮丽,手里的武器也高级了许多,不屑于用官府配备的基础铁尺,换上了更为趁手的腰刀弓箭。

    在古代这种冷兵器交战的时代,兵器越长自然威力越大。

    普通衙役标配的那些铁尺锁链,就如同小米加步枪的低配,属于只要你当了‘兵’就会发的基础装备。

    可是如果你想要用上朴刀弓箭之类的好武器,那就得自己花钱去找铁匠打造了。

    陈子平听到这里,心中很快就对县衙里的派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了。

    以张天为班头的皂班虽然经常跟在李恪非的身边,能混个脸熟得到县令的赏识,可是职位却都是些站岗放哨的跑腿活,既辛劳又很难赚到些什么外快。

    而跟着县尉王青混的快班衙役,因为是靠巡街收取保护费之类的油水,哪怕只是个小人物也能钱途大大的,混得又轻松又更有面子。

    这也难怪跟随王青的衙役变得越来越多了。

    一边钱多多,一边累兮兮,是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陈子平心里暗自琢磨,自己既然已经入赘了李府,那和李恪非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老丈人手里的权力越大,陈子平的地位才会越发水涨船高!

    那么陈子平都不用多想,势必要争取帮老丈人招揽到更多的手下才行!

    陈子平暗暗忖度,决定待会到了命案现场之后一定要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让老丈人能出一波风头!

    由于命案现场距离李府本就不远,前后也就是说了几句话的工夫,一群人就已经赶到平安坊的街道上。

    隔着十几步的距离,陈子平就远远看见了几名衙役把守着的现场角落,周围零零散散间隔着有几个路人在驻足旁观。

    古人可不像现代人那么八卦,什么热闹都要去凑一下,哪怕是凶杀案也都好奇围观得水泄不通。

    信奉鬼神之说的古人在听说住所附近有命案发生时,全都当即畏若蛇蝎一般选择关门闭户,压根就不想沾染到尸体的晦气。

    只有一些混不吝的二流子或者闲汉们,才有那个胆子远远地张望着现场的情况,以便日后酒桌上吹牛时有更多的谈资。

    而现场那三名守护着命案现场的衙役看到到来的一干人等,也当即换上几分讨好的笑容,远远地就已经点头哈腰地打起了招呼:

    李大人!王大人!

    随即便赶紧让开了身位,准备让李恪非和王青等人靠近察看。

    可李恪非听到这几声招呼声,眉头却不经意间皱了起来。

    官场里头的称呼那可是很有学问的,讲究叫大不叫小,喊高不喊低。

    此时官居本县县令的李恪非和县尉王青同时在场,那打招呼的时候就必须先和县令李恪非问好,然后再去和官职低的王青问好。

    可这几名衙役下意识地把李恪非和王青两人连在一起打招呼,这岂不是说他们心中觉得两人的身份地位是一个级别的?

    李恪非想到此处,心里顿时有些不舒服起来了。

    反倒是王青被三名衙役连同李恪非一起称呼,感觉十分受用!

    他喜笑颜开地朝几名衙役挑了挑眉,心里顿时觉得有些飘飘然起来了!

    不知不觉中,他迈出的步子也跨大了不少,隐隐约约都有些要超过李恪非、抢先走近现场的意思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众人身后传来了一声高呼声!

    慢着!!!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