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再坚持一日,朕的大军就可..

    柴绍的话音刚刚落下,在场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表情都是突然变得非常复杂。

    因为他们分明感受到,一股股灼热之气向自己猛烈袭来,比之刚才的温度还高了数倍有余。

    便是站在距离大火处,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的南城门上,那强烈的灼浪依旧使他们无法再继续支撑下去。

    再在这里待上一个刻钟,他们的身体,也极有可能会被烤伤。

    随着各个街道都被滔天而来的大火逐渐蔓延,整个长安城都开始灼烧起来,冲天而起的火焰,最高处足有几百米高。

    南城门处的灼浪越来越重,众人渐感不支,那在李世民身边,与柴绍同时被禁军营救下来的虢国公张士贵,却是沉静说道:

    “此处距离火场尚远,这灼热之气,已经使我等无力抗拒。可想而知,在火场中心的他们,将面临怎样的生死煎熬?”

    张士贵的话语,隐隐有些颤音:

    “在这样的火力旺烧之下,便是有精钢所铸的意志,怕也是会被融化的吧?”

    …

    李世民望着城内的大火,目光沉凝。

    渭水河畔那一战之后,十万百姓丧生于突厥铁骑之下。

    李世民便为自己,设了一条终身将要践行的诺言。

    那就是,倘若再遇到此类情况,自己必须走在百姓的最后面。

    今天,他做到了。

    使他想不到的是,此刻仍在火场中杀敌的他们,却是永远都走在了自己的后面。

    自己本以为可以保护天下人,却不知自己依旧是那个要人被保护的对象。

    …

    “陛下,我们撤吧!”

    见李世民怔在原地,一动不动的望着火海,仿佛忘记了一切一般,在一旁的禁军统领马周提醒道。

    边说着,边是用衣服擦拭着额头上汩汩而起的热汗。

    在他身旁的其余所有人,都被大火带来的滔天灼浪,烤得满脸通红,汗流浃背。

    …

    “地图…”

    李世民回过神来,猛的说道。

    禁军统领常何,便快速在旁边一个台子上展开了地图。

    此刻,天已经全黑。

    但是在被已经烧红了的长安城的火光映照之下,这里恍如白昼。

    众人围住地图,李世民在地图上点点画画。

    “河东道的屈突通,河北道的翟长孙所部,若不出意外,此刻应该到达了这个位置…按原计划,南城门的守军突围成功之后,将从东南道路,斜入河东道与屈突通的大部汇合,算算时间,此刻应该已经快到豫州河东郡了…”

    李世民一边分析,一边抬头看着禁军统领马周说道:

    “突厥剩余兵力,大概还有多少?”

    “刚才在火场中,并未看到颉利老贼,想必从北门而入长安城的时候,颉利老贼就已经兵分了两路,一路由北城门直入长安,已经被我们烧死在城内,一路绕城墙而走,向南追击我军…东城门的突厥军已经全军覆没,这一把火,总共大概烧掉了四万突厥军队。此刻,以微臣预估,突厥至少还有四万兵力可用…”

    马周如是说道。

    “南边突围成功的消息,本就瞒不了不久,颉利分兵并不意外,算算时间,他们也快到南城门了,众将听令…”

    常何、马周、柴绍和张士贵,旋即都是单膝跪下。

    “尔等引600禁军,向东南方向行进,迅速跟进我撤退的大部队,其余人随朕,沿西南方向行进,直入益州…”

    听到这句话,在场的四人便都猛的警觉,并一下就知道了李世民想要做什么。

    皇帝是想,亲身将颉利可汗往反方向带,以避免其向东南方向行进…

    在明白皇帝的意图之后,禁军统领常何,便是猛的求道:

    “陛下龙体金安,那撤退的三十万众百姓和文武百官,还在苦苦等着陛下前往统领全局…臣,愿伪装成陛下,往益州方向撤退,将颉利可汗的兵锋带离出去…”

    李世民若有所思,一副迟迟无法下决心的表情。

    “陛下请放心,益州天险,物阜民丰,沃野千里,益州守军据天险而守,颉利可汗必也不敢冒然进攻…”

    常何说到这里,向旁边的士兵使了一个眼神。

    便有两名禁军士兵,取来李世民平常所着之皇袍,还没有等李世民下达命令,那两名士兵就将皇袍套在了常何的身上。

    “臣,愿与常统领同去…”

    身前的张士贵,突然慷慨请命道。

    李世民说刚才那句话,当然不是真的要亲自以身犯险,吸引颉利的火力往西南而去,而是要试探这些人的反应——让他们前往。

    见常何与张士贵慷慨请命,也算是达到了自己的兵分两路的目的。

    这便是李世民的驭人之术。

    为帝王者,须慨然赴死在前(哪怕只是伪装),为臣子者,方可为其肝脑涂地于后。

    这是李世民的帝王之术,这也是其能征战天下,打造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所在。

    常何和张士贵此去,吸引颉利可汗的注意,分散其进攻力量,当然就只有死路一条。

    没有谁比李世民更清楚。

    而他两人,当然也是清楚的,但依旧选择了慨然赴死。

    此等精神之伟壮,让人敬服!

    …

    “你二人,只需拖住颉利可汗到明天晚间这个时候,朕便可组织河东道的大军向西反扑,前来灭杀颉利并营救你等…”

    李世民躬身扶起二人,面容中流露出对两人生死的无比担忧之色。

    “臣等,谨遵圣命!”

    常何与张士贵,异口同声的说道。

    ……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