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时进九月, 金风四起。

    天气凉爽起来, 萧月白那自幼而来的弱症却又复发了。

    这一次, 她病的厉害, 一倒下去竟连床也下不得了, 请了许多大夫看诊, 都没有什么效验。

    太后与贵妃在宫中知悉,各自忧心不已,调拨了太医院医术最为高明的太医前往为萧月白诊治。

    太医到成王府看诊过, 思忖了一番,便到寿康宫回话。

    “太后娘娘,皇贵妃娘娘, 成王妃得的这病甚为凶险, 且会扑人,只怕是不宜留在成王府中养病。”

    太后才念过经, 正在西窗下炕上盘膝而坐,听了这消息, 眉头一皱,向皇贵妃道“没想到月儿这丫头, 这次竟病的如此重。”

    皇贵妃便问那太医“你说王妃这病会扑人, 她得的到底是什么病”

    太医回道“臣今日为王妃看诊, 见她面色发红, 时有高热,问起近侍,亦说王妃夜间常有咳嗽, 且有痰液。臣以为,王妃这患的怕是伤寒。”

    这话一落,太后与皇贵妃一起变了脸色。

    伤寒在本朝,祸害实重,曾有一年京中竟有百余人因患此疾而亡。

    太后便道“如此说来,她当真是不能留在成王府中了,需得另择一处安稳所在,让她养病方好。”

    皇贵妃则忧虑道“博衍同她是新婚,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怕是不依。”

    太后语态坚决“这病非同小可,却由不得他了。再则,又不是拆散了他们,这亦是为了他们好。”

    皇贵妃便不再多言,想了片刻,遂说道“嫔妾当初住过南安寺,倒是个僻静所在。人少清幽,适宜养病。况且,有佛祖护持,月儿必定能逢凶化吉了。”

    太后凤眸轻眯,点头“如此,也好。”

    口谕极速到了成王府,陈博衍固然不舍,但也只能遵照执行。

    他吩咐了下人收拾行囊,自己则走进了上房。

    明珠与琳琅两人正开箱收拾,萧月白依旧卧于床上,见他进来,扎挣着想要坐起。

    陈博衍在床畔坐了,将她扶了起来,低声道“我舍不得你。”

    萧月白偎依在他胸口,抬眼就瞧见他下巴上乌青的胡渣,不由抬手轻轻摸了摸,说道“有日子不收拾,连胡子也长出来了。”说着,又抚摸着他的手背,浅笑道“为了一世的厮守,眼下分别这几日又算什么咱们连一辈子都等过来了,还担心如今么”

    陈博衍苦笑道“你倒是比我更爽快些。”

    萧月白直起了身子,捧着他的脸,明澈的眼眸里映着他的身影“不是我爽快或者心狠,只是既已到了这个地步,咱们都只能走下去了。”

    陈博衍摸了摸她的头,言道“这道理,我自然明白。月儿,你好似长大了许多。”

    萧月白先是一怔,旋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都已嫁做人妇了,当然不能再似小女孩儿一般的撒娇了。博衍哥这样说,我很高兴呢。”

    陈博衍叹息道“然而我就是喜欢你小女儿的样子,喜欢你撒娇的样子。”

    萧月白嘴角微勾,笑道“那好呀,我便向你撒一辈子的娇”

    两人亲密笑语,外面人便来报说车马齐备。

    饶是陈博衍再如何不舍,也只得送她出门。

    萧月白乘上马车,透过窗子,望着丈夫,满眼的痴迷不发一言,良久将腕子上的手钏抹下,放在他手中,说道“月白在南安寺中,静候夫君大功告成的好消息。”

    陈博衍接过那手钏,却见正是上一世萧月白在南安寺里与他一夜鱼水之后送与他那串。两人成婚之后,萧月白便将这手钏讨了回去,而今又交到了他手中。

    他出神不语,萧月白已吩咐启程。

    车轮转动,转瞬便已行出了一射之地。

    萧月白自车窗里探出头来,看着那逐渐远去的男人身影,以及成王府朱红的门扇,影影绰绰的飞檐翘角,心中忽然涌起一阵酸涩。

    明珠替她披上了斗篷,轻轻劝道“娘娘,外头风大,还是别看了。”

    萧月白这方坐正了身子,却只是怔怔不语,鼻子却渐渐酸了起来。

    当着陈博衍,她不敢表露什么,怕更增伤感之情,但心中却是着实的不舍。

    眨眼到了南安寺,那寺中主持早已获悉,亲自出门迎接。

    萧月白下了马车,与她见过,微笑道“主持师傅,一别半年有余,谁想我竟又来叨扰了。”

    主持水月双手合十,恭敬道“贵人踏足寒寺,鄙寺上下蓬荜生辉。”

    她心中暗暗庆幸,当初弟子与安国公府二少爷偷情那件事并未闹得难堪,这小姐如今做了成王妃,还能到这里来养病。

    当下,水月毕恭毕敬的将她引入寺内,亲自送她到了住处。

    萧月白一见仍是自己之前所住的庭院,便笑道“故地重游,倒也是缘分。”

    水月赔笑道“贫尼思虑,王妃是来养病,还是住过了的地方更习惯些。王妃如有所需,尽可打发弟子来知会贫尼。”客套了一番,方才离去。

    两个丫鬟忙忙的铺好了床铺,替萧月白换了衣裳,服侍她歇下,才去收拾行李。

    明珠一面归置衣裳,一面说道“年初咱们从这儿走,临到年末又住进来,这一年就在这南安寺打转了,真不知是个什么缘法。”

    萧月白托腮凝神,淡淡说道“是啊,不知是什么缘法。”

    琳琅沏了一碗香片上来,问道“娘娘其实并没得什么伤寒,何苦要遭这场罪呢舍不得王爷,又要住到这尼姑庵来”

    萧月白啜了一口茶,眼眸微垂,说道“这话,不要出去说。”说着,她抬眼一笑“对外,要传的我病的越重越好。”

    宫中,陈恒远收到奏报,腾的一下自椅子上一跃而起,厉声问道“成王妃病重,挪去了南安寺消息可确实”

    底下人回道“奴才看的真切,成王府一大早便预备了马车,搬了大件小件的行李出来。不一会儿的功夫,成王便送了成王妃上了马车。奴才跟着马车一路出了城,亲眼瞧见成王妃进了南安寺。”

    陈恒远便在地下转来转去,又问道“她得了什么病,竟然要去南安寺静养难道成王府竟无处养病那又为何不回安国公府”

    那人答道“小的也探听明白了,说是成王妃患了伤寒,很是凶险,太后娘娘恐她传人,方才令她搬去南安寺。”

    陈恒远搓着手,暗道不曾想这时候,她竟病得如此重,我却该如何是好

    原来这些日子,有清和道士在皇帝跟前迷惑君心,他得意忘形,便打定了主意,要将萧月白夺来,遂指使那道士编造言辞,硬将萧月白说成什么天命福女,有辅佐帝王之相云云。

    然而皇帝尽管日渐荒唐,又笃信因果鬼神之说,却也并非绝对的呆傻,于这些话一直将信将疑。

    而近来,御审司向御前递交了几分秘报,上面写些什么,除皇帝外并无一人知晓。

    但皇帝却对于那道士的身份似乎起了怀疑,虽并未将其驱逐问罪,但见面之时已不再称其为上师,亦不再招他演算卦象,谈论天道。

    这让陈恒远十分着急,如若此事穿了帮,他这太子之位也不必坐了。

    而这个节骨眼上,萧月白偏又得了伤寒这样传人的恶疾。在周朝,人染恶疾便是不详之兆,更遑论是会传人的疾病

    她若当真是什么天命之女,怎会得上这等病症

    这尽管荒唐,但在迷信的人眼中,就是道理。

    陈恒远深知皇帝性子,出了这样的事,只怕他是再难相信清和道士的话了。若他再要追查下去,于

    他心中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又把清和道士传来,关起门来同几个谋士,密谋了一日夜,却也没商议出个什么法子。

    这般过了两日,陈恒远正在寝宫中闲坐,心腹太监忽然跌跌撞撞跑进来,慌张道“太子殿下,大事不好。清和道长被皇上拿去了。”

    陈恒远大惊失色,起身喝问“皇上不是去了园子里怎会突然要拿清和”

    那太监道“果然如此,是园子里派了一列卫士过来,将清和道长拿去的”

    陈恒远万念俱灰,跌坐在地

    他本就是个莽撞之人,之前全仗着胡欣儿与他出谋划策,如今胡欣儿身死,孝靖皇后留与他的臣子也大多被他撵走,他也想不出来什么解困之法。

    半晌,他忽然一咬牙,满脸扭曲狰狞“罢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京城西郊玉山上的皇室园林,于这日深夜忽起大火。

    火光冲天,直将整个玉山照的亮如白昼。

    而腾腾火焰声中,竟还夹杂着刀兵相撞之音,以及凄厉的惨叫声响。

    这场火直烧到了隔日天明,方才被人救了下去。

    正心殿中,皇帝坐于龙椅之上,怒视着殿下被绑缚之人。

    陈恒远满面焦黑,衣衫破损,一身狼狈,被捆绑结实,跪在地下。

    他垂着头,一字不发。事到如今,他还能说什么呢

    他怎会想到,皇帝不过是去园中消闲小住,怎会带的如此众多精锐兵卫,几乎是将京畿护卫军调来了一半。自己的人马才踏入园林,便落入天罗地网,苦做困兽之斗。

    一夜过去,他手下已损伤殆尽,只余他自己,被擒到了皇帝跟前。

    皇帝怒斥道“蛇心豺性的孽畜竟然敢干出犯上谋逆、弑父杀君的罪行”

    陈恒远垂着头,一声不吭,任凭皇帝的叱骂如雨点一般落下。

    皇帝痛骂了他片刻,忽感疲倦不已,叹息问道“这皇位迟早是你的,你到底为何要行出这大逆不道的勾当”

    陈恒远忽然狂笑,他抬头,双目通红,目呲欲裂,怒道“迟早是我的父皇,你敢说你心中从未动意要把皇位传给老四”

    皇帝语塞,这念头他不是没有动过。

    陈恒远又怒道“从小,皇爷爷、太后娘娘、父皇你们这所有人,动辄博衍长博衍短,什么都是他最好,他是人中龙凤。老四既然如此好,你们当初为何不将他立为太子,好叫我干脆死了心”

    皇帝气的双手发抖,斥道“这般,就是你来弑君的理由么”

    陈恒远大声道“若不是清和被父皇抓来,我也不至如此”

    皇帝疑惑道“清和”

    陈恒远破罐子破摔,索性就把如何在一勾栏院找到这落魄道士,如何同他勾结为奸,如何弄来迷药令皇帝夜间噩梦白日幻觉,以至病倒,又如何将他弄进宫来取信于皇帝等事一五一十倒了个干净。

    皇帝真没想到自己这个长子、太子竟然算计自己到了这般地步,几乎被他气晕过去。

    只听陈恒远又道“儿臣只是不能明白,既然老四谋反是铁板钉钉,为何御审司竟会查不出来,难道不是父皇你偏袒所致”

    皇帝到了此刻,已被这儿子犯下的罪行、扭曲的心性气的七窍生烟,再加上他自己倒出清和道长之事,他已不再信陈恒远口中的每一个字。

    听了陈恒远这言语,皇帝冷声道“你自己唆使妖道来诬陷你四弟谋反,既是诬告,自然并无证据。

    你四弟清白无辜,御审司查不到证据也是理所当然。你自己做下的事情,自己心里不清楚么又来耍什么花样”

    当初成王陈博衍被人指证私藏龙袍,私自打造兵器,有谋反之嫌,便是清和道士那所谓卦象所显,更甚至于连这些物件儿藏于何处,都算了出来。

    那时,皇帝对这道士奉若神灵,他的卦象更是信任有加,便下旨令御审司前往搜查。

    如今,陈恒远既供认出清和道士是他同党,那此事必然也是他同清和道士密谋所为。

    陈恒远怔了怔,正想说些什么,身后却传来一道清朗嗓音“皇上,臣已审问明白,清和尽都招了。”

    陈恒远回头,只见陈博衍一袭甲胄,长身玉立,步履生风,大步走上殿来。

    作者有话要说  马上就完结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